第169章 十年大计,百尸成就
第169章 十年大计,百尸成就 (第1/2页)秋斩之人不乏有北境、尧州,或是西南边陲潜入进来的细作,这些人所言未必属实,不过在数千里之遥的北境,却远比传闻中要混乱得多。
从隆平帝即位开始,北境边军便开始不受朝廷管制,亦不服从雍朝政令,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各方藩镇割据的局面。
景兴皇登临大宝之初,倒是有心整顿北境乱象,不过未等他下手,御案上就多了尧州起义军、西南兵变这些糟心事。
有道是虱多不咬,债多不愁,景兴皇面临这种情况,反而气定神闲起来,尧州派人安抚,西南慢慢整顿,北境暂且不提选秀的事倒是迫在眉睫。
景兴皇刚即位没半年,当皇帝的甜头还没尝上几口,可不得趁着‘年轻’,把该享受的待遇都享受一回。
数千里之遥的北境,曾经比乞丐还像乞丐的朱怀安,如今摇身一变,已然成了一方藩镇的幕后推手。
长亭王纵然已经身故,可他的威名在北境非但一直未曾衰减,反而因北境的再度混乱变得更加不可替代。
那些跟随过朱晟出生入死的军将,多数会拿过往与现在比较,倘若大将军还在,北境如今会是怎样一番景象?
而今,突然造访的朱世子,便成了一些将领心中的替代品。
这些旧部势力无疑是长亭王留给朱怀安最珍贵的遗产,只要他能把握住,便能拥有立身之本。
此时,北境七镇,方邑城,都统府内。
“殿下.”
公孙晋刚要开口说话,便被朱怀安抬手打断。
“今后无论身处何地,便是私下里,也不要称我为殿下。”
经过数月磨砺,朱怀安的面容不再白皙,就连体格也瘦了下来。
“以后世上只有朱雍,没有朱世子。”
为了隐藏身份,朱怀安改了姓名,此事只有少数心腹知晓,其余人则一直以为他是都统府都统朱鸿的侄儿。
而朱鸿曾是长亭王朱晟的亲兵。
公孙晋发现自己越来越摸不准朱怀安的性子,依照他原先预想,世子执掌王爷旧部后,一定会迫不及待操练兵马,为父报仇。
可真到了北境,朱世子反而不骄不躁,隐藏起了身份,在军营从小旗官开始做起.
“公子倒是比我想象中要沉稳的多。”
朱怀安把玩着手里的锦囊,目光闪烁道:“非是我沉稳,实是不得已而为之。”
“眼下我在狗皇帝眼里乃是肉中之刺,眼中沙砾,若是我大张旗鼓的操练兵马,他必然会先将矛头指向北境。”
“而今尧州叛乱,西南兵变,蜀地南厝那边也不安稳,只要我们沉住气,此消彼长,多则十年,少则三五年,雍朝根基必定受损,届时才是称王南顾的最佳时机。”
“为将者,静以幽,正以治。公子谋定后动,确实已经有几分大将风范。”
朱怀安摇头道:“我如今只是个小旗官,还当不得重任,更无大将风范,不过若给我足够的时间,我倒是有信念重走一遍父亲走过的路。”
只不过不是为臣之路.
公孙晋离开时,朱怀安再次打开锦囊,里面有张纸条,上面只有寥寥数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