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常温超导体
第104章 常温超导体 (第1/2页)“好吧,这其实也挺正常的!”
楚竹彻底冷静下来了,“我记得,航空母舰的图纸,有几十万页,重达数十吨,堆满了一整个仓库。”
“核聚变装置的繁琐程度,比航空母舰更高,这可以理解!就是……”
楚竹闭上眼睛,思考片刻后,再度开口:“摇光,告诉我,是谁主导……并且,依据星海详解中的哪个或哪些理论,用什么方法构建出了核聚变装置?”
“开始进行检索!”摇光思索片刻后回答,“是神州科学院的张伯海院士!运用的理论包括且不限于楚氏算法、拓扑数学问题全面解析、常温超导机理中的数学难题……”
楚竹一边记忆,一边暗自咋舌。
他没记错的话,这好像就是那位第一个向公众公布,并且对他大肆夸耀的神州院士吧?
好吧,估计是看到星海,就对核聚变有了启发?
楚竹似乎能理解他为什么那么激动了。他把自己带入到张伯海院士的位置上,比张院士还激动!
同时,楚竹也能明白,未来人们为何对他,还有星海这两本书,那般盛赞了。
“所以,我回去之后,直接把这些论文都交给张伯海院士?”楚竹沉思,旋即又摇了摇头。
风险太大了!
如果说音乐、体育这些领域,还能凭借天赋异禀敷衍过去,那么对核聚变的直接推动,必然会引起国家层面的关注!
而楚竹身上的问题太明显了。考虑到未来还会不断穿越,问题只会越来越多。到那时,只有两个选择:
要么死倔着保密,从而引发国家层面的疑虑;要么全盘交代——然后,就会出现之前废墟时间线的情况!
“好家伙,这下子,一根筋变成两头堵了!”楚竹长吁短叹。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我在现实还是个小卡米!可能现在一上来就准备搞核聚变,确实太冒进了……”
楚竹开始反思,随意拨弄着摇光投射的屏幕。他没打算看那百万页的报告,只看目录,可即便只是目录的厚度,都让他感到麻木。
“嗯?”
楚竹动作突然一顿,“常温超导体!等等,这东西……对了,差点忘了,之前的星海详解中,也有常温超导体的若干数学问题的解释……”
楚竹心脏骤然加速跳动。
常温超导体是什么?那被视为下一次工业革命的关键材料!
它的出现,能让电能运输消耗降低到无限接近于零!
楚竹至今仍记得,曾经两个半岛的民间科学家‘号称’搞出了常温超导体,在世界上掀起了多么巨大的舆论风波——虽然最后,那个常温超导体未能复现,令人相当失望。
“就选它了!”楚竹压下澎湃的心绪,“摇光,把常温超导体的制作资料弄出来!对了,涉及的理论也全都整理出来,还有,未来是哪些顶级专家主导研究出了常温超导体的制作方法?”
“在神州著名科学家陆柯柯的主导下,依据星海详解中《常温超导机理中的数学难题猜想与解决方案》这一论文,在三六年初步制作出高温超导体。”
“四零年,在战争的催化下,高温超导体初步实现批量化生产!”
“陆柯柯也因此,在四三年成为神州科学院、工程院双院院士!”
“五一年,在量子计算机辅助下,结合大工业,终于推算出在超高压环境下有限度合成常温超导体的方法……”
楚竹脸上的期待再度凝固。这又是量子计算机辅助,又是超高压环境,还需要五一年的大工业……好吧,看起来常温超导体暂时指望不上了!
“那这个高温超导体……”
楚竹默默查看具体材料论文,内心松了口气。这个看起来可行多了,很多民间科学实验室都能复现——
只不过前期只能在实验室内小批量生产。
在这条世界线上,即便有国家支持,进入工业大批量生产,也足足花了四年时间!
“这个高温超导体,必须在负七十度的环境下才能维持超导性质!嗯,虽然条件有点苛刻,但已经比现今世界研发的那些超导体先进太多了!”
因为当初半岛民间科学家的事,楚竹关注研究过常温超导体,所以他很清楚,即便只是这个高温超导体,也称得上逆天。
说句不好听的……这高温超导体,已然具有战略性意义!如果说常温超导体是下一次工业革命的关键材料,那么这个高温超导体就可以算得上是一个低配版本的下次工业革命的关键材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