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 > 90、文会之天下目光聚南阳(八)

90、文会之天下目光聚南阳(八)

90、文会之天下目光聚南阳(八) (第1/2页)

在一片振奋惊叹欢呼声中。
  
  南阳王终于回过神来,他激动不已,大声笑道:“崔小公子,东莱先生,二位果真盛名之下无虚士!”
  
  “本王佩服!”
  
  “有二位珠玉在前,实在让我等惊艳又惭愧。”
  
  “因此,本王提议。接下来的诗句,大家自行选择接与不接,如何?”
  
  这话,让钦差齐大人、宋知府、叶县令、裴崇青四人狠狠松了口气。
  
  他们已经不敢再接下去了。
  
  生怕自己毁掉一首有可能名扬士林的联句诗。
  
  那可是会遭无数人耻笑、怒骂的啊!
  
  倒是李端,被师兄东莱、和师侄的豪情感染,也有了些思路。
  
  他端起酒杯,同样一饮而尽,笑呵呵道:“那我来接下面的两句:向夕音弥厉,迎风翼更轻。”
  
  这一句,也引发无数人叫好。
  
  虽说和前面四句无法比拟,但李大人作为次辅徒弟,也是有才学在身的。
  
  向夕音弥厉,迎风翼更轻。
  
  意思是:临近傍晚的时候,蝉鸣声会更加激烈。蝉翼迎着秋风振翅,显得越发轻盈。
  
  此句不仅扣题,而且声音、画面都十分灵动。
  
  但这两句,是顺着东莱先生的那两句来的,行文意境很平。
  
  所以接下来,还得再次往上起势。
  
  这个是崔岘擅长的。
  
  因此李端接完诗句后,直接点了崔岘,笑道:“小崔岘,你来。”
  
  夏末凉风起,池面水波荡漾。
  
  亭榭内。
  
  一身红衣的崔岘,衣袍猎猎翻飞。
  
  他被突然点名,也毫不怯场。
  
  反而一扬眉,将手中的杯盏放于案上,脱口而出道:“单嘶出迥树,馀响思空城!”
  
  南阳王激动的站起来,大声道:“好!”
  
  他这一声‘好’落下。
  
  周围的人们才反应过来,纷纷激动夸赞叫好。
  
  显然,气氛玩儿嗨了!
  
  好诗配好酒,崔岘彻底放开手脚,现在接诗竟能想也不想,脱口而出接下句。
  
  这得是多么敏捷的才思,才能将诗词玩儿的这般得心应手啊!
  
  单嘶出迥树,馀响思空城!
  
  意思便是:孤蝉的嘶鸣声,穿透茂密的树林,高亢余音在整座城市中回荡。
  
  文会行进到这里,人们已经彻底无心其他游戏。
  
  读书人们自发站起来,围在亭榭外,看向崔岘的目光中,尽是惊艳叹服。
  
  还有人大声急切道:“记下来了吗,记下来了吗?”
  
  因为实在是太精彩了!
  
  推杯换盏,言笑晏晏间,脱口便是佳作金句。
  
  谁不为其风采心折?
  
  今日文会结束,崔岘之名,必将同《听蝉联句诗》一起,再次震撼整个士林诗坛!
  
  东莱先生站了起来。
  
  他已经很久、很久没有这般尽兴了!
  
  不仅是今日之酒,今日之诗,还是眼前的乖乖徒弟,都让老先生满意至极。
  
  他朝着崔岘赞叹微笑,而后道:“这首联句诗,作到此处,还剩四句。你我一人各两句,作为收尾,如何?”
  
  崔岘笑道:“先生请。”
  
  二十句联句诗,已作十六句。
  
  也该到收尾的时候了!
  
  前文从忧愁、心惊,到宾主尽欢,再到金石之重,白发之轻。
  
  引申到蝉鸣激烈、回荡孤城。
  
  这样一番堪称复杂的心路历程,走到最后,会作何结尾呢?
  
  人们看向崔岘,看向东莱先生,眼睛里满是期待。
  
  也有些紧张。
  
  因为这关乎此首联句诗,是否能平稳落地,作最后的主题升华!
  
  而此时,大家才猛然意识到,八岁的崔岘,已经能和名震大梁的第一名儒东莱先生,共创诗篇了!
  
  这是多么了不起的成就啊!
  
  纵观大梁诗坛,往前百年,往后百年,怕是都不会再出这样一位神仙人物了!
  
  在众人的注视下。
  
  东莱先生也谨慎很多,怕毁掉一首佳作,思索许久,这才道:“嘒唳松间坐,萧寥竹里行。”
  
  咿?
  
  怎地到最后,风味儿竟变得有些寂寥了呢?
  
  嘒唳松间坐,萧寥竹里行。
  
  大概意思是:在激励清亮的蝉鸣声当中,于树荫下静坐,在萧瑟寂寥的竹林里,独自慢慢前行。
  
  明明并未用华丽辞藻,可此句诗一出,却莫名让人恍惚伤感。
  
  一股知天命年纪的寒霜扑面而来,钻进人骨头缝里,让人冷得无所适从。
  
  那是岁月无情的寒气!
  
  再联想东莱先生妻离子丧的悲痛过往,很多人眼含惋惜同情。
  
  大抵这便是诗词文字的魅力?
  
  明明前一刻还在把酒言欢,张扬肆意,可到最后落点的时候,又不自觉布满哀愁。
  
  可怜白发生啊!
  
  纵然是世间名儒,也逃不掉岁月的桎梏。
  
  那么,崔岘会选择怎么接这一句呢?
  
  因为他这一句,是一首诗的收尾句。
  
  所有人都看向崔岘。
  
  但崔岘只看向东莱先生,他起身离席,向东莱先生执弟子礼,而后笑道:“先生,这最后两句诗,岘想送给您。”
  
  哦?
  
  东莱先生笑着颔首,眼神好奇又期待。
  
  崔岘看着自己的老师,稚嫩的脸上满是认真:“我想送给先生的这两句是——”
  
  “但饮枝头露,高洁自得名!”
  
  整个王府文会霎时间一片安静。
  
  所有人都在品味着这两句收尾诗,或者升华主旨的诗,被震撼到失声无言。
  
  万万没想到,小神童不仅善起大势。
  
  连最后的收尾句,做的都如此隐逸清雅!
  
  但饮枝头露,高洁自得名。
  
  接东莱先生上一句,意思便是:
  
  不管您为何寂寥,又为何在林中孤独前行。但您只管饮枝头之清露,因为您高洁之名,早已传遍四方了啊!
  
  至此,这首诗主题彻底蓬勃升华。
  
  这不再是一首简单的听蝉诗。
  
  而是一首言志诗!
  
  且写的恢弘壮阔、又超然高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