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部曲
第二十四章 :部曲 (第1/2页)看到孙传秀靠了过来,赵怀安撑手就从辎车上跳了下来,主动迎了上去。
他挥手对孙传秀亲切道:
“老孙,怎么有空到我这了?来来来,正好宋使君刚送了点茶,咱们一起尝尝。”
说着,赵怀安拉住孙传秀的手,对辎车上发呆的赵六骂道:
“老六,干嘛呢?麻利啊!”
边上的孙传秀在听到宋使君那句话的时候,脸上就有了一丝尴尬,现在听赵怀安骂人,忙摆手恭敬道:
“赵君,真不用,在下此来是有一事相求。”
赵怀安见孙传秀是真的有事找自己,就带着孙传秀来到了一处土坡边,然后让赵六他们继续跟着队伍往前走。
孙传秀站在边上,看着赵怀安的队伍推着四车缴获从自己身边过,他终于开口:
“赵君,不知道你这边是否有多余的甲胄可卖。”
看着赵怀安惊讶的表情,他也知道自己说的有些过分,忙解释:
“赵君,我保义军仓促再成,各甲杖器械都是不足,我昨日见赵君你这边颇有军资,就想和你做笔交易。”
赵怀安不说话,心里在想着眼前的孙传秀是不是得了什么人的授意,是看上他这份家底了,但想到那位宋建宋使君对自己颇有照顾,现在应该也不该有不长眼的呀?
想到这里,赵怀安组织了一下语气,坦言对孙传秀道:
“甲胄这个东西各家都当成根本,有谁会卖呢?老孙这个我怕是帮不了你。”
却不想孙传秀一指对面那二十多个汉子,对赵怀安道:
“赵君,正是知道我才找你,我见赵君队伍乏人,特意带了一队寨里的好汉子给赵君,只想换些甲胄、刀刃。”
说到这个,这个大汉嗫嚅了一句,还是恳求道:
“拜托了,赵君。”
赵怀安没想到这孙传秀直接用人来换,这下子他有点心动了,也看向了那二十多人。
和自己队伍里的五寸丁不同,孙传秀带过来的人身量要高上不少,虽然都比不上自己八尺伟男儿,但已称得上是一句“好汉子”了。
想到这里,赵怀安点了点头,对孙传秀道:
“老孙,这样,甲我给你三领,刀与你四十口,都是正经的吐蕃好刀,你看可以吧。”
孙传秀大喜,万万没想到赵怀安这般慷慨,一时间激动地直搓手指。
但赵怀安提了一个要求,就是这些人要是有妻子丁口就一并送来,这样才敢收做部曲。
孙传秀也明白赵大的意思,连忙点头:
“赵君,这些都是这几年避乱入我军寨,与我军寨无甚瓜葛,他们的家眷老小,等我后面回了军寨向军主请示一番,就送与赵君。”
说着,孙传秀抱拳:
“赵君,你对我保义军援手之恩,我保义军必不敢忘,日后但有吩咐,我保义军必全力以赴。”
说着,孙传秀就欢喜地将那二十三个军汉喊了过来。
由不得孙传秀不喜啊,实在是保义军太惨了,多年过去,保义军几乎已经蜕化为了山棚一类的群体,要不是成都那边又想起来这支雄边子弟,都没可能成军。
有了编制,保义军也不缺人。
四年前,南诏入侵川西,附近户口逃逸不少,很多都投奔到了保义军,再加上这些年混不下的其他雄边子弟,一旦有事,保义军直接可以拉出千人来。
但偏偏保义军就是没军资,成都那边压根就没给保义军配发,就给了个空头编制。
而保义军之前都和山棚无异了,如何有甲胄这些重器,而这些东西就是想买也买不到,所以全军上下也不过甲胄十几领,还都是老古董。
就如他孙传秀在保义军也算是斗将了,但他穿的扎甲都还是祖父辈传下来的,就是这样寒酸。
为啥队伍中的忠武军瞧不上保义军呢?就是在这。在军中,你没甲就是没战力,那就是地位低。
一开始孙传秀还打算在宋建那边想想办法,毕竟之前伏击南诏人的战斗,他们是缴获了百十领铁铠的,但都被突将和忠武军给分了。
孙传秀觉得自己也算在救援宋建的行动中出力了,但谁知道连人家人都没见着,真的是受人歧视啊。
最后,还是孙传秀听那个叫任通的突将说了一句,说赵怀安这边有甲,要是能拿好汉子去换,没准能成。
所以孙传秀才来赵怀安这边试一试,而没想到一试就成,真可是大喜啊。
……
看到那二十三个军汉走了过来,孙传秀其实也有点不舍,因为这里面的确都是好汉子,其中有三个人堪称悍勇,只是因为不是寨里的人,之前一直不被当成直属。
可想了想那三领铁铠,孙传秀还是觉得值了,他对一个领头的络腮胡军汉说道:
“韩大、你们以后就跟这位赵郎君,你们的家人稍后也给你们送来,这些都是赵郎君提的,他是个好郞主,你们须好好侍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