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战损
第七十八章 :战损 (第1/2页)当何文钦他们几个牵着六匹马回到坊区的时候,正看到王铎几个先生正在给都将汇报,于是不敢打扰,候到了一边,只是耳朵竖着,好奇的听着。
赵大正坐在马扎上,听王铎把这两日汇总好的缴获报来。
这两天王铎为了清点物资,劳累得不轻,又吹了点夜风,这会声音沙哑,说着一串串数字:
“主公,工坊内的工匠和都内各队的俘虏都已经挑选完毕,计有各色匠人一百六十四人,苍头仆隶三百二十人,管牲口的仆夫七十九人,还有各类贩子、闾左二百六十二人,此八百二十五人。”
说着,王铎就将一卷姓名册子递给赵怀安,其中匠人那卷录得最清楚,各人会什么,都一一记载上了。
这些人都是赵怀安这两日庇护下来的,代价就是名上花名册,自此以后终身隶在保义都军中。
他们失去了自由,但获得了生命呀。
赵怀安听着,自坐下,他脸上的笑就没停过,这一次他们保义都可算是发了,除了这些丁口,还有各类物资不计其数,现在就是他收获果实的时候。
这会见王铎把册子递过来,他接过便开始翻看。
其中赵大最为关注的还是匠人这块,这是直接能提高保义都硬实力的人力资源,但翻着翻着,赵怀安脸就笑不出了。
为何?
只因为上面写着的匠人技能,养猪、放牛、刮漆、磨镜、打铜、直到翻了两页,才看到有个会打铁,然后赵大再忍不住了:
“老王,就这?咱们一通忙活,你就告诉我,咱们俘的匠人都是会的这些?我要他们有啥用,我要的是会木匠、铁匠、刀匠、甲匠,这些越多越好。”
王铎擦了一下额头上的汗,连忙解释了一下:
“主公,这邛州城里但凡会这些的,之前就被南诏人给刮走了,这七十多个匠人,真正会活的,不过二三十人。”
赵大脸上挂着不高兴,摊开册子,让王铎找出那些个会甲械锻造的,等王铎一个个指出后,他才板着脸说了句:
“老王,以后咱关心的信息放在前头,不然咱一个个找,多费事?”
王铎忙将这事记在心里,以后主公在乎的信息就放在前头。
赵怀安一个个看这些匠人的信息,忽然看到一个名字,蒲嵩,后头写着一个“善制刀”的评语,当即问道:
“这蒲嵩如何?”
王铎记性很好,忙说了这人的情况:
“这人是西坊还留下的几名刀匠,我问过其他人,说这人之前就是邛州有名的打刀匠,之前还有个铺子,只是后来南诏人入城后,就将他们都集中在了这片坊市。”
赵怀安点头,正要让王铎去把这人领过来看看,但想了想,又觉得先听完汇报再说。
于是,将剩下的名单又翻了翻,记下几个会打刀的,和制甲的,然后就把册子放在了旁边。
然后就问王铎:
“除了这些人,那些南诏俘虏呢?有甄别好吗?”
王铎回道:
“留在邛州城的多为南诏杂部,有川西、黔中、甚至一些还来自安南都护府的,人数实不少,但因为主公说过,不会汉话的不要,不会武艺的不要,所以最后甄别只得三十八人,并不多。”
赵怀安点头,他现在档次上来了,和刚来那会不一样了,不是什么人都要的。
这些俘虏也算是精锐了,赵怀安并没有卖给那些商人的打算,而是决定自己吸收。
这几天,赵怀安隐隐约约察觉出一个变化,那就是军心似乎从一个极端到了另外一个极端。
在双流时,诸将见数万南诏军逼近,毫无战心,只一味避战,而现在却反过来了,恨不得立马去追杀那些南诏军。
赵怀安可听说了,昨日不少些军将跑到杨帅那边请战,要去追击雅州一带的南诏军。
可别说这是什么高骈带着援军来了,所以大伙有了信心。
要知道就他们这条战线,人高骈是一兵一卒没派来过,还是之前白术水一战的那些兵,甚至人数还要更少些。
但现在呢?各个战意昂扬,原因何在?
赵怀安自己琢磨着,估计就是因为大伙发现这些南诏军现在是富得流油,那些人虽然没打到成都,但几乎却劫掠了半个川西。
如此庞大的物资和财富如何是短时间能运输回南诏的?这从留在邛州固守的南诏军缴获情况就可见一斑,这还是南诏军中的外围部落。
所以,现在大伙是各个心气高,别说是追击南诏人了,就是打进南诏,也不少人请缨。
赵怀安有时候会暗搓搓地想,这帮丘八是不是就是故意溃退,好放南诏军进来抢,然后名正言顺的再抢回来。
现在军心如此,赵怀安也得未雨绸缪,虽然之前他的掌书记张龟年和他分析过,朝廷是不大可能允许高骈反攻入南诏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