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秦人的悠闲生活 > 第一百四十九章 重聚

第一百四十九章 重聚

第一百四十九章 重聚 (第1/2页)

项梁站在人群中,听着周遭的议论,正注目看着挂在城墙上的木板上,木板上写着的话,就像是公子扶苏向反秦人士的宣战。
  
  传闻中,公子扶苏是一个贤明的人,喜读书又爱民,为人诚信且言出必行。
  
  不论这位公子如何地贤明,在项梁认为扶苏依旧是嬴政的儿子,而他的父亲项燕就是死在秦军的长戈下。
  
  当身边相随的楚地名仕都离开之后,项梁身边就剩下了桓楚。
  
  桓楚穿着粗布破衣,戴着斗笠低声道:“这殷通恐怕不可靠。”
  
  听到桓楚的话语,项梁依旧走在闹市中,又道:“桓楚,你且安心。”
  
  桓楚落后一步,跟在项梁的身后,再行礼道:“当初拒绝秦人支教夫子入会稽的就是殷通?”
  
  项梁沉着脸道:“此事还有不少楚地名仕游说,殷通是此地郡守,是他让楚地的名仕赶走了秦人的支教夫子,收了我的的钱财,看似为我等掩护,而他私下又对那些秦人的官吏说是我等楚人私自赶走了支教的夫子,与他殷通无关……其人鼠首两端。”
  
  桓楚一边走着,一边目光看着两侧的行人,道:“当初在彭城的命案,秦人官吏一直咬着不放,我担心殷通会……”
  
  项梁沉声道:“桓楚,你留下来与我们共谋大事如何?”
  
  “我信不过殷通。”他说完,又向项梁行了一礼,就快步离开了此地。
  
  桓楚就这么走了,项梁站在原地送别。
  
  虽说秦人的支教夫子没有进入会稽郡,可今年依旧有不少支教的夫子进入了楚地的其他郡县。
  
  楚地沛郡丰邑中阳里的县府内,一个中年人正在看着眼前的文书。
  
  这卷文书是从咸阳送来的,随之而来的还有二十余个支教夫子,此人正是中阳里主吏掾萧何。
  
  身在楚地的大秦县吏,萧何也会听到一些有关公子扶苏的传闻。
  
  支教的事,萧何没有权力参与安排的,他不过是个主吏掾,帮着县令招待这些夫子,而且这群夫子中,还有一个萧何的一个熟人。
  
  但见到了那些支教夫子,萧何还是十分钦佩的。
  
  这些夫子都很年轻,却能够走数千里地来楚地支教。
  
  此地的县令十分客气地请支教夫子进入县里,进行支教。
  
  此地的民风和谐与会稽郡大相径庭。
  
  中阳里的人们,十分支持公子扶苏的支教令。
  
  当天夜里,萧何去见了一位支教的夫子。
  
  此人正是这些夫子的领头人,稂。
  
  稂道:“许久不见了。”
  
  萧何道:“去年你来支教,却走得匆忙,今年又带来这么多夫子,之前还觉得我们中阳里照顾不周,实在惭愧。”
  
  稂接着道:“本来想要来楚地的支教夫子并不多,但知道楚地有人拒绝支教,他们都要先来楚地看看,明明是来支教的,也从未想过为自己谋私,却被有些人拒绝,都是少年人……他们心里很不服气。”
  
  坐在边上的曹参忙道:“万万不可去会稽郡,听说那里的楚人十分敌对秦人。”
  
  稂颔首道:“我知道分寸,其实明天我就要去琅琊郡了。”
  
  稂又拿出一卷书,递给萧何,又道:“这是近来关中的治理之策,你可以多看看。”
  
  萧何道:“多谢。”
  
  天色入夜之后,稂就带着他的支教夫子去休息了。
  
  萧何打开这卷竹简,入眼的便是关中新历,二十四节气。
  
  曹参道:“要不多留稂几天?”
  
  萧何收起这卷书,望着夜色中的街道,低声道:“不必。”
  
  曹参颔首。
  
  在县里,萧何向来是行事稳健的,只要他说不必做的事情,曹参就不会多言。
  
  而关中或者是别的地方,对萧何与曹参来说都是两眼一抹黑,外界什么情况都只是听说而已,没有亲眼见过。
  
  曹参向来是听萧何的,萧何说什么就是什么。
  
  稂在中阳里住了一夜,第二天早晨就离开了此地,前往了琅琊县。
  
  中阳里是丰邑的一个里,在沛郡丰县治下。
  
  稂坐在马车上,一边书写着他在中阳里的见闻,写完之后让人送去了咸阳给公子扶苏。
  
  今年的酷暑刚结束,当第一场霜降来了的时候,楚地的稻米也开始收获了。
  
  时隔两年,稂再一次来到了海边,以前的琅琊台后方,是一片荒地,除了住在此地的渔民,本就没有太多的人居住。
  
  而现在,琅琊县已被正式建设起来,在此地有三万多人居住,这里的多数人都是造船的船工或是出海的船夫,以打鱼为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