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秦人的悠闲生活 > 第二百三十九章 内治与边防

第二百三十九章 内治与边防

第二百三十九章 内治与边防 (第2/2页)

敬业县没有县令,但敬业县的诸多事都是叔孙通在处置,这么多年一直都是如此,没有变过。
  
  原本,程邈是要将调粮的事告知叔孙通就好。
  
  推开叔孙通的木门,没见到这位老夫子,就见到了两位小公子与章敬。
  
  程邈也经常来这里,对两位小公子与章敬自然是相熟的。
  
  “老夫子可在?”
  
  章敬嘴里正在嚼着面条,回道:“去潼关了。”
  
  见程邈还拿着文书,章敬又道:“是为了调粮一事吧,老夫子走前与我交代过。”
  
  闻言,程邈就知道这事好办,就将文书递给了章敬。
  
  章敬拿了老夫子的印信盖下。
  
  程邈满意地看着文书上的印信,这件事就算办成了。
  
  又与两位小公子行礼之后,程邈就离开了。
  
  在书舍边还有一间客舍,这里是给来往的官吏所住的,有时来了此地就会在这里过夜。
  
  能来这里住的人不多,因此客舍只有王太尉,张苍或者是司马欣能住。
  
  这间客舍内有很多书籍,都是当年公子扶苏留下的。
  
  程邈刚点燃了油灯,正要坐下来,就见门被推开,走入门中的正是小公子礼。
  
  他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面,道:“这是兄长让我送来的。”
  
  见一碗面端到面前,程邈也想起来了他来时并没有用饭。
  
  端起小公子递来的碗,吃着面。
  
  礼问道:“程御史,为何老夫子总是说,秦缺少一个闻名天下的学者?”
  
  程邈道;“当年有一个传闻。”
  
  “什么传闻?”
  
  “有人说秦国有勇猛的将士,有勤劳的农户,还有务实的官吏,但唯独缺少一个天下瞩目的学者。”
  
  “我的父亲不是吗?”
  
  礼会说了一句话,让程邈不知道该如何回答的话。
  
  支教夫子们最早所用的一批书籍,确实是公子扶苏所写。
  
  程邈解释道:“公子所著之书都是诸子百家之言论,公子说过他只是将诸子百家的言论都整理了起来,教给天下人。”
  
  礼道:“诸子百家不在了。”
  
  程邈道:“确实不在了,可以后还会有很多这样的人出现不是吗?”
  
  见程邈已将碗中的面吃完了,礼又十分懂事拿过空碗与筷子,向程邈行礼之后,走到屋外,转身又将门关上。
  
  他还有些矮小,因此关上门时,先将与他的脸一样大的碗放下,将筷子放下之后,才垫脚给客舍的门关上。
  
  程邈坐在屋内,还在想着他与小公子说过的话。
  
  屋外又下起了雨,雨水落在屋顶上的响动,在屋外格外清晰。
  
  当年诸子百家的时代早就不在了,荀子过世之后,其实诸子百家已不在了。
  
  如果真要说当年诸子留存至今的弟子中,恐怕也只有李斯与毛亨了。
  
  李斯该是留存至今的最后的一个法家了。
  
  公子虽说是李斯的弟子,但公子从未说过他是法家弟子。
  
  而公子所施行的理念,反倒多有墨家的影子。
  
  用过面之后,睡意正浓,程邈这才去休息。
  
  昨晚下了雨,天边刚有些泛白,程邈已走出了客舍,深吸一口新鲜的空气,就翻身上马急匆匆去了咸阳。
  
  一路上,马车赶得很急。
  
  马车到了咸阳城的门口已是午时,程邈就下了车急匆匆去宫门。
  
  廷议刚结束,程邈到了丞相府时公子扶苏并不在,丞相也不在这里。
  
  程邈来到自己的座位上,将自己的文书交给了张苍,问道:“丞相与公子呢?”
  
  张苍看着文书道:“去北郊了。”
  
  不过看着文书,张苍长出一口气,道:“本来这应该是我去了,多谢了。”
  
  程邈道:“无妨。”
  
  平时,程邈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总会将丞相府的事都办完之后,确认没有疏漏才离开。
  
  这里若没程邈,多半会有很多人被丞相李斯一纸令下,送去北方修长城了。
  
  昨天兵马调度的文书由丞相与公子送去了北郊,见了皇帝之后,文书就得到皇帝允许送去了北方。
  
  扶苏与老师一起走在林光宫,看着战马正走在草地上,嚼着草。
  
  李斯道:“冒顿近来频频西进,蒙恬以为不是好事,冒顿恐有图谋。”
  
  扶苏颔首道:“冒顿的部族多是当年头曼单于兵败之后的大部落,白羊部已灭了,余下的几部都在冒顿麾下,北伐大战才过去六年,匈奴人与秦军的仇,可不会在这短短几年间消弭。”
  
  大战又要来了,这是李斯的想法。
  
  蒙恬与章邯屯兵日久,灭冒顿的一战也快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