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 北上
第二百四十一章 北上 (第2/2页)如果公子扶苏将来也成了皇帝,人们也会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吧。
除了公子扶苏,不论是谁都坐不稳皇位的。
“我没见过尧舜,我觉得世上若真有尧舜这般的人物,就该是公子扶苏。”
“公子扶苏让我读书了,支教的夫子还治好了我爹的病。”
“我们县的夫子不会治病,可他会教我们织布。”
另一个孩子道:“我从蜀中江原县来的,我们县韩夫子什么都会,就连县令都十分依仗他……”
……
韩信听着孩子们议论公子扶苏,他面带笑意,没有打扰他们。
其实不只这些孩子如此,在关中的拥护公子扶苏的人更多,而且只会比这些孩子更热烈。
韩信亲眼见过人们将一碗碗的粮食放在公子扶苏曾经所住的地方,那些粮食可以在屋前堆成一座小山。
每每听那些老农说起当年的渭南,他们总说渭南的新民是在寒冬中一无所有地来到关中的,公子扶苏给了他们许诺过的一切……
运送粮草的队伍走了一段路,距离贺兰山越近,马匹就跑得越快。
众人在草原上过了一夜。
翌日,天还未亮,韩信就喊醒了还睡着的少年们,继续押送粮草。
今天也是这些孩子第一次吃军中的干粮,一大块硬如石头的饼,众人要砸开才能分着吃。
韩信已吃习惯了这种干粮,便继续任由这些少年人好奇地在粮车上争抢粮食。
直到午时,队伍终于到了贺兰山大营。
贺兰山的大营连绵成一大片,从高坡望去牛皮帐篷几乎看不到头。
韩信给马匹解开缰绳,拉着车到了大营前,向这里的守军说明了来意。
而后那些少年被留了下来,韩信却要独自离开了。
“韩将军,我们不与你一起走吗?”
韩信翻身上马,回头看了看这些孩子,又道:“好好练,练好再来跟我。”
言罢,韩信一挥马鞭,战马嘶鸣一声离开了大营。
一群少年人就被一个士伍领着进入了大营中。
韩信之所以不打扰他们的兴致,是因为来大营的路上是他们最后的一段快乐时光了。
韩信的住处依旧在当初的那片牧场,此地战马成片而立,最北方的一个帐篷就是他现在的家。
策马来到帐篷前,韩信见到了正在哄着孩子的妻子,他将包袱放下,从妻子手中接过孩子,问道:“怎么又哭了。”
“你一抱他就不哭了。”
听到妻子的话,韩信再一看孩子,他果然不哭了。
一家人就这么在这里养马,要是匈奴人不来,韩信可以在这里住一辈子,养一辈子的战马,真的。
妻子生了孩子之后,气色一直不好,接生婆婆说这是伤了身体底子,需要喝点补药,韩信就亲自去采买了这些药。
将孩子放在帐篷内,韩信用牛粪点了炉子,煮着汤药。
看妻子正在给孩子量着,多半是要做新衣,韩信看着炉子的火,一边道:“近来兵马调动频繁,贺兰山大营派出了不少骑兵去北方。”
“是匈奴人要来了?”
韩信蹙眉道:“上月丞相府的文书一到,蒙恬大将军派出数队斥候去查探匈奴人动向,多半不是匈奴人要来了,是秦军要北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