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原来这就是大道之争
第179章 原来这就是大道之争 (第2/2页)很快的,这位云塘关郡守就见到了上幽山风吾真君的门下弟子。这是三位得道阶段的仙人,三人中最强的那一位,更是与那位玄龙真君赛天人一般,触及到了得真阶段的门槛。
得道、得真、得证,此等进阶方式,迥异于“登高望远、情随境变、出尘之想、别有天地非人间”,更无法以蜀山镇龙界的“浩有承德”、“弥罗至真”来参考,因为这是一种古老的合道仙路体系。
至于那一种繁而杂之,得道成仙之后,细分十二种修行方向的体系,其名大罗仙路体系。在困世之中,出现在尧天界的万圣母树仙,其源头便是归属于这一种大罗仙路体系。
而二者在实力上的区分,关键点就在于那一道出尘之想大神通上!
一旦有了出尘之想大神通,那么实力就达到了合道仙路体系中的得真阶段。可要是不具备,那么哪怕是有了出尘之想的境界,也是土鸡瓦狗之流,只能归属于得道阶段。
所以,这位云塘关的郡守给白池景准备的这一份“大礼”,其实在正常情况下,是能够对任何一位这个阶段的登位者,产生巨大阻碍的。
换做是那位“苏百忍”和“宁静仙”,这两位要是与此时的白池景一般,只是外相境修为,那么来了这云塘关,便只能瞠目结舌,无可奈何了。
要知道,此时的云塘关因为有近道之仙的影响,如果敌对营地厮杀的状态下,那么对白池景出手,也是不会立即受到白池景的气运反噬的!
这便是登位之争中的玄妙之处了。
而等到登位结束,无论是敌对也好,还是友方也罢,只要是对登位者的登位有帮助,那么皆可论功行赏,获得上苍之赐。
不过,敌对方和友方,也并非是完全一致,没有区分。
敌对方所获得上苍之赐,要先分出一部分,好用来抵消掉当初的气运反噬。
这就是这位云塘关的郡守,敢如此针对白池景的根本原因所在。
“郡守且放心,家师虽然因为一些原因,不能亲身至此,但家师在我等三人下山之前,赐下了一件宝物。有这一件宝物,哪怕是这位气运非凡,也定然会令其在此处耽搁一段时日。”这上幽山的三位弟子很是自信。
旋即,他们就来到了阵营之外,然后直接将那件宝物祭起。
这是一件楼梯状仙宝。
“此乃太初阵梯!有三万六千种阵法,道友若是能过关,那自身修为必然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此外,这天下间的阵法,道友也将直接掌握半数!不知这位道友,可否有胆来闯上一闯?”这三位上幽山的弟子高声说道。
这三位上幽山的弟子,虽然不知晓那登位之争,但上幽山上的那几位仙人,尤其是那位风吾真君,无疑是清楚的。
因为这位风吾真君,是能去仙极洞听道的。
是以,他虽然派来门下弟子助云塘关的这位郡守一臂之力,但也不会直接针对白池景。甚至,还是以机缘的方式来针对!
说起来,太初阵梯落在风吾真君手里,已经有许多年头了,当年他便是凭此有了前去仙极洞拜师的资格。
然而,这么些年来,他始终无法炼化这太初仙梯,并且这仙梯也一直是没什么异象。
直到昨日,这一太初仙梯大放光彩,哪怕有他的仙道修为镇压,都险些离去,风吾真君才明白过来,这太初仙梯的存在意义是什么。
原来一切都已经是安排好了的!
这让这位风吾真君极其不甘,但他也知晓天数的可怕。那是连近道天尊都不能直接违逆的!
所以,这才有了他这三位弟子这一行。
他这一次,是送宝童子。
但也是这位要登位的太初仙的拦路人!
此事过后,无论这位太初仙能不能成功登位,他都能获得上苍之赐。而只要能积累此等资历,那么若干年后,未尝没有他登位的可能!
此时,云塘关前,白池景见到那边飞出来三位仙人,以为又是和那玄龙真君一般要动手,这让他心中微微有些思量,正准备做一番实验。
因为那玄龙真君当时明显是对他抱有敌意,但怪异的是,居然没有遭到气运反噬。
虽然他能感应到,气运反噬是会落下,但不知为何,迟迟没有落下。
眼下又来三个,正好给他一探究竟。
看看是你个例,还是都会如此。
不过对面三人开口的话,却是令他倍感意外,因为对方这不太像是来与他敌对的,反倒像是来送机缘的。
因为那太初仙梯不仅是无主之物,还一出现,就与他遥相呼应。
而就在白池景这般念动间,他便看那太初仙梯之上,居然飞出来一道五色流光所化的道路,接着便径直铺到了他的脚底下。
这让白池景意外。
然后心血来潮之感顿生,他明白过来,原来这是这片天地为他准备好的登位宝物。过得此仙梯,便可以阵道天尊的名义,占据这世间阵道气数的一半!
而凭此,在登位之后,能与他交手的近道之仙,便不足一手之数!
随着此念出现,原先困扰白池景的些许迷障,也在这一瞬间轰然破碎。于是,就在自身气运的加持下,白池景一下子明了当初针对自己的近道之仙,究竟是哪几位。
西宫弥陀天尊,执掌天下阵道一成气数。
渡厄仙天尊,擅长丹、阵、符三道,此三道各掌一成气数。
天极奉昭天尊,以剑、阵两道登位,其中阵道同样占据了其中一成气数。
尊太素天尊,来历神秘,执掌之道也神秘,不过其中有一道,必然是阵道。这位同样占去了世间阵道一成气数。
原初道天尊,博学无比,剑、符、丹、器、阵等都有所涉猎,其中阵道上,这位也占据了一成气数。
这一刻,白池景终于明白了何为大道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