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开乾元年发展计划和方针
第524章 开乾元年发展计划和方针 (第2/2页)那就是不切实际的平地起高楼,得塌——朱允熥对于这些要往后靠的规划能做的,也只是在有余力的情况下,顺带着先铺一铺路基,也就不得了了。
还是那句话,饭一口口吃,路一步步走。
而当朱允熥交代好事情,目光继续这张写有计划的宣纸下面的位置挪动,便来到了「在内谋发展」的第二个大点:【朝局稳定。】
动荡之下,没有人能独善其身,只有稳定的环境,才能讲发展,而这第二个大点之下,只有两个点:
【其一,淮西勋贵。】
【其二,藩王。】
淮西勋贵现在已经出现了不稳定的迹象了,虽然朱允熥屡次三番地稳住了局面,但他也不真是三头六臂、手段通天的,最好今年,能解决掉这个后患。
至于藩王。
无论是考虑到后续的巨大的财政负担,还是考虑到朱允熥往后要做的,需要高度中央集权才能做下去的事情。
这藩,是一定要削的,但朱允熥这并没有被朱允熥列为十分优先级的事。
一来,现在各地藩王情况还算稳定。
二来,现在的藩王才是大明第一代藩王,藩王所占用的财政支出相对于国朝收入来说还只是很小的一部分,远达不到什么所谓的「负担」的程度。
朱允熥缓缓抿了口茶,嘴角虽噙着笑意,可目光之中带着锐利,淡淡地道:“且容他们再快活两年就是。”
说完,他再次提笔。
在这两点的后面,打了个归拢的符号,然后写下了【造枪炮】三个龙飞凤舞的大字。
去年,已经达成了稳定炼钢的计划,同时,「炼丹司」那边的各类火药比例、配方也都一直在进行研究试验,造枪炮的准备条件,算是基本已经差不多了。
实话来说。
朱允熥前世不是造枪的、不是造炮的,他对枪炮的了解,更多的是一些设计、理念、原理上的大致了解。
让他直接手搓,那是不可能的。
任何一个从后世来的人,几乎都是不可能直接手搓出完整的枪炮来,除非带系统,可是贼老天不给啊。
所以……
朱允熥能做的。
就是把自己从后世带来的,一些远远先进于当前这个时代的枪炮设计、理念,传输给这个时代的人,继续当一个「提要求的甲方爸爸」,让这个时代聪明的、有资质的人根据他的启发,进行改进、研究,调试……
古人只是见得少,不少笨,甚至一些天赋异禀的人,只要你能给他一个灵感,他就能给你无限惊喜。
这也是朱允熥一直以来的理念——光靠他自己一个人,干到死都不可能把所有事情干完,也没那个脑子把后世的一切完美复刻,靠这个时代的人们、靠他们的智慧野蛮生长,这才是唯一的正途。
而要想改良这个时代的火器,总得先看看这个时代的火器到底是个什么德行才好。
朱允熥想要把后世的枪炮设计、理念传达给这个时代的人,首先当然得彻彻底底地摸清楚这个时代的枪炮设计和理念,具体发展到了哪个阶段,出现了哪些东西。
如此才能针对性地讲解,给这个时代予以启发。
这也是他为什么让马三宝把傅友文叫回来的原因——他得让傅友文带他去户部仓库晃一晃。
找个专业的给他讲解讲解。
在大明朝,存放兵器的地方有两处。
这第一处,就是在京郊存放兵器的「九库」,实际上,「九库」才是大明最大的兵器库,只是,朱允熥特地出应天府外去一趟,还特地跑去「九库」……
这就太惹人注意了。
而这第二处。
就是户部的仓库了。
户部仓库除了用于存放国家的赋税收入、财政储备之外,同样包括各式各样的兵器在内,虽然数量远不如专门存放兵器的「九库」,但种类也都齐全。
去「九库」兴师动众甚至打草惊蛇,户部仓库则更显得掩人耳目些。
想到这里。
朱允熥抬起头,透过此时被打开着的大门往外看了一眼,既是往远处远眺些许,让眼睛休息休息,同时也是下意识地看看傅友文回来了没有。
不过他并没有看到傅友文和马三宝的身影。
想来自己前面开会差点开晕了,忘了这茬儿,傅友文这货走得有点远。
不过他也不是什么急性子,目光漫无目的地在外面的天空、宫殿四处逡巡了片刻后,便再次低下头,重新研究起龙书案上这张纸来。
无论是百姓的生存和发展,还是朝局的稳定。
这都只是他去年定下的方针的前半段,而后半段,则是针对外部来的。
这两者并非先后关系,而是同等并行的关系,对于外部,则一共涉及了三点。
【其一,以内部发展为基础。】
【其二,出海前的各项准备。】
【其三,提前做好军事力量上的准备。】
这第一点,是承接着前面所有内部发展的结果的,除了百姓的生存和朝局的稳定之外,在提升国内生产力上,去年也已经做出了不少的铺垫,譬如水力纺纱机、飞梭织布机,以及筹备开展一个「温和的工业革命」的前期铺垫,都在余裕之下,擦着边在进行。
第二点,交给了马三宝,在朱允熥一早就有过刻意引导的情况下,他算的上是专业的。
至于第三点……
嗯,干是干下去了,现在估计一大堆人都在心里骂他「独夫」、「固执」、「刚愎自用」、「自以为是」呢。
朱允熥放下手里的笔。
又从头到尾看了一眼,做到心里有数,这才站起身来,走到火盆旁边,随手将这张纸丢了进去……
与此同时。
户部衙门之外。
傅友文和詹徽二人还徘徊于此,没有进去,各自的表情都显得有些一言难尽。
却突然听得身后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
“这是户部的傅大人?还有吏部詹大人,傅大人,可算找到您嘞。”赫然便是当今圣上身边的大红人,马三宝,二人心中皆是一紧。
“三宝公公,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