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不一样的肤施
第109章 不一样的肤施 (第2/2页)当即便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给了睡得死沉的丈夫。
“当家的,这药可真是神啦,小小的一针就让咱闺女退了烧,而且你看她,吃得多香。”
说话间李月如指了指正在大口吃面片汤的女儿。
马图海满脸的宠溺:
“嗯,是啊,红军对咱老百姓真是不错,连这么好的药都舍得给咱穷人用。”
“要不明天,咱们把家里那只老母鸡送给那位医生吧。”
“行当家的,都听你的。”平日里抠抠搜搜的李月如,毫不犹豫点头道
…
同样的事情,发生在陕北各处红军控制区内。
就连很多不是红军控制区域的老乡,都会大老远的慕名而来。
要么是为了购买紧缺物资,要么是为了瞧病。
如今的肤施,早就不是那个贫穷落后的千年古城。
在我党的治理之下,大有成为陕北的经济政治中心之势。
而且为了尽快壮大实力,以应对未来战争,如今枪比人多的红军不断在各地募兵。
除了出身穷苦的子弟,优先吸收进红军之外。
那些有文化,思想进步的士绅子弟,也是红军发展的目标。
肤施城东,林府。
作为本地有名的士绅家族,只因驻守的东北军投降太快,
所以林家上下来不及收拾细软,便被红军‘堵’在了城内。
本以为会像传说中那样,遭受打土豪分田地的下场。
但作为对普通百姓非常友善的开明士绅。
红军对其仍然以礼相待,并未对其财产、田地进行查抄。
本以为双方就此相安无事,但林家长子林志远居然想要报名参加红军。
这让其父林知礼,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
“志远,我花钱托关系才让你留洋,可不是为了让你回来加入一帮草台班子的!”
红军虽说有些重炮,但跟国军综合实力比起来,还是有些上不了台面。
按照林知礼的设想,德国陆军军官学校毕业的儿子,
回国参军,怎么着也应该加入国军才对。
加入红军,能有前途吗?
万一国军哪天再打回来,他们林家还能好咯..
当然,这么想肯定没多大毛病。
历史上国军围剿肤施,我军也只能暂避锋芒。
不过有了苏文的支援,如今守住肤施反而成为了红军最大的克制。
现在部队上下士气正旺,全都憋着一股气。
谁要是敢招惹红军,无异于老寿星上吊,非打得你生活不能自理才行。
“草台班子?”
林志远满脸的不服气,他可是亲眼见到过红军的重型榴弹炮。
以他专业的眼光来看,那些重炮的做工精良程度,完全盖过了同时期的德国国防军。
还有他们手里的枪械,无论是步枪还是轻重机枪,明显就不是国军那些老掉牙的产品。
尤其是士兵们的制式步枪。
只是看一了眼,就知道其完全不输目前德国制式武器,但也绝非是苏联所有。
因此林志远有理由相信,红军要么就是有自己的兵工厂,
要么就是有其他的军火运输渠道。
更重要的是红军的军容齐整,个个精神抖擞,
对老百姓也是极尽照顾,秋毫无犯。
相比而言,国军反而更像草台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