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星河矩阵 > 第七章 中国航天

第七章 中国航天

第七章 中国航天 (第1/2页)

在家休息些日子,米棣从哈尔滨乘火车来到大连。在郝秋岩的陪同下,先到了金沙滩海边和大海来个亲密接触。
  
  站在海边,放眼望去,天空和大海好像合在了一起。礁石把浪花的誓言刻成皱纹,却站成了永恒的姿态。
  
  套着游泳圈在大海里随着海浪起伏着,有趣极了。
  
  雪白的海鸥,它们常常停在海边的岩石上,或是在低空中盘旋,海中纯净的倒影,然后划出一道极其优美的曲线。南来北往快速穿梭的游艇,好似海鸥在海面上飞翔。
  
  当双脚踏进冰凉的海水中,就会感到从心底慢慢发出的欣喜......
  
  在大连游玩数日,两个人乘飞机从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到达海口美兰国际机场。九月的海口,天气宜人,入住预订酒店,出来逛一逛。骑墙老楼,穿越历史长河。西天庙,品味人间烟火。水巷口,地道美食聚集地,海南特色一网打尽。
  
  次日下午,乘车来到文昌卫星发射中心。
  
  龙楼镇,是中国首个低纬度滨海发射基地。走进接待处,一位四十多岁的大姐接待了他们。她生的眉眼清秀,脸庞圆润,身材丰满,笑声爽朗。告诉他俩现在下午四点,办理不了什么,具体事情等明天早上上班再处理。
  
  安排到文昌鲁能希尔顿酒店住下。闲来,就将自己扔进去,只呼吸,只睡觉,只发呆,只虚度光阴,一个字,一个数字符号不看也是美滋滋的享受。自己知道,最大的优势大概就是自小清醒,锦衣华服的奢侈非自己所爱,香车宝马的富贵也非自己所求。
  
  米棣望着面前跟他一起读大学本科,又一起本博连读,现在又一起奔赴海南。这份感情非常深厚了。郝秋岩正在酒店房间里四处转悠,寻找是否有自己新的发现。米棣叫他不要随便动,酒店里的东西都是固定的。
  
  郝秋岩说在家里,我们的住房,朋友圈和我们的生活节奏,但现在都无法办到。米棣说自从上大学,我们就没有实质意义上的家。现在,又从北方一下子跑到祖国的海南岛上,人生难料。不要瞎转悠了,赶紧睡觉。
  
  第二天,把档案资料交给办事人员。申永波来到这里领人,他是控制系统的指挥员。发射场的控制系统,担着为火箭控制系统的测试的重任,控制火箭按预定弹道飞行,准确入轨,是火箭的神经中枢。火箭控制系统通常由数十台精密仪器设备及复杂的电缆网组成,涉及到数千个重要数据。
  
  这是千锤百炼的工作,无数次演练,检查,验证,确保每一项相关环节不能出现任何疏漏。岗位积累非常重要,掌握控制系统测试发射原理,学习演练应急预案处置。
  
  申永波说:“我们有句话叫,要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这就是说我们的工作态度。他俩表示,“来到这里工作,就是做事情来的。”
  
  由于工作认真,岗位业务学习上也显得得心应手,很快成为控制系统业务骨干。地面前端岗位,人虽少但十分重要,十几台设备汇集在狭窄轰鸣的工作间里。他俩正蹲在地上检测仪器,三个人从背后走过来,它们是基地主任杨立江,发射中心总工程师王福臣,控制系统指挥员申永波。
  
  郝秋岩蹲在地上蹲久了,感觉有点累,直起腰来说:“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里搬,我是发展一朵花,哪里能开哪里插。”
  
  王福臣停下脚步,拍拍他的肩膀说:“小伙子,激情蛮高的。”
  
  申永波介绍说:“他叫郝秋岩,北大毕业的博士生,刚来这里工作两个月;旁边的那位叫米棣,他俩一同过来的,也是北大博士毕业。”
  
  王福臣询问他俩家是哪里的?一个说是大连,一个说是哈尔滨,他高兴地说:“东北人天生的豪气,我是沈阳人,东北老乡,有时间请你俩吃饭”,然后对申永波说,“我们正研制控制系统,要把他俩吸收进来。”
  
  初心熠熠,使命昭昭。中国航天是一个庞大的团队工程,其中包括成千上万的科研人员和工程师。长七火箭正在合练,昼夜不停,有条不紊。
  
  2016。06。22。天气:晴到多云
  
  火箭副总设计师李佳斌、空间实验室总设计师王宁、火箭发射中心主任杨立江和总工程师兼总指挥王福臣来到指挥控制大厅。
  
  王福臣说:“指挥显示系统需要新鲜血液,从一名新人到具备(核心舱)任务上岗的能力,离不开一晚晚独自加班学写代码的孤独身影,离不开争分夺秒勤学苦练的每一刻,更离不开航天精神刻如脑海的坚持与行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