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选址
第554章 选址 (第2/2页)她的问题往往一针见血,直指开业后可能遇到的运营痛点。
“垃圾清运时间必须错开早八点半到九点、下午一点到两点这两个人流高峰,否则堵在门口,员工体验直接负分。”
“排烟管道走顶,绕过上面三楼的开放式办公区,加装高效净化,味道绝对不能飘上去,研发的兄弟们鼻子灵得很,投诉起来可不管你是不是郑青萍。”
“开业优惠信息推送?
没问题,Welink弹窗、内网首页Banner、甚至食堂餐桌上的小立牌,通惠的渠道都可以配合。
但内容要精炼,优惠力度要实在,华兴员工见多识广,花架子糊弄不了人。”
陈默一一应下,心中对郑青萍的务实和专业又添几分敬意。
这位“后勤女王”绝非浪得虚名,她手中的通惠,运转精密如瑞士钟表,每一个齿轮的咬合都清晰可见。
能让她如此“开绿灯”,瑞子要交出的答卷,分量必须足够。
当最后一个点位——武市研究所一处位于地下一层连接地铁通道口的预留商业区的电力增容方案也达成初步共识后。
郑青萍放下电子笔,身体微微后靠,端起茶杯,脸上露出一种阶段性任务完成的松弛感。
“陈总,瑞子这第一步,算是落子了。”她看着屏幕上那些被蓝色小鹿占据的点位,目光深远。
“华兴内部这个市场,看着封闭,实则挑剔得很。
十几万人,口味各异,脚步匆忙。
星巴克能扎根,靠的是品牌惯性;
COSta能活下来,也自有其拥趸。
瑞子想站稳,甚至后来居上,光靠位置和通惠的支持,恐怕不够...”
她看向陈默,眼神坦诚:
“咖啡品质是底线,这个我不担心,你庄园的豆子我尝过,有底气。
但‘快’和‘准’,是你们必须刻进骨子里的标签。
华兴人的时间,是按分钟计算的。
点单流程是否丝滑?
等待时间预估是否精准?
取餐动线是否高效?
甚至小程序一个按钮的响应慢了0.5秒,都可能被吐槽上心声社区。
口碑,在这里建立起来难,崩塌起来,只需要一个早高峰的集体延误。”
陈默郑重点头:
“郑总提醒的是。
瑞子的核心团队,尤其是技术负责人李俊涛,是从华兴出去的,深知华兴人对效率和体验的苛刻要求。
‘大师咖啡,立等可取’不只是口号,是必须融入每一个操作细节的准则。
APP和小程序的每一个迭代,门店运营的SOP(标准操作流程),都会围绕这个核心打磨。
瑞子进华兴,不是来享受温室的,是来打硬仗、立标杆的。”
郑青萍点点头,表示认可。
陈默继续输出着,“其实郑总提醒的,正是我们瑞子咖啡的优势所在。”
“据我所知通惠去年满意度调查,餐饮板块扣分项第一就是高峰期排队。”
“尤其是早八点咖啡窗口,平均等待时间十二分钟。投诉集中在G区和研究所。”
“星巴克快吗?”
郑青萍挑眉,“标准流程,最快两分半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