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 宝王主政,清流惶恐!
第二百七十八章 宝王主政,清流惶恐! (第1/2页)弘历这一声怒喝,让查克上打了个寒颤。
弘历这时,则从在外书房听用的曹雪芹手里接过茶来,喝了一口后,就说道:
“诚亲王已经告发,令尊在主考乡试时,所出题目,显露心怀怨望,讽刺时事之意。”
“故汗阿玛已发密谕,遣官去查抄令尊书籍文字。”
查克上听后,顿时脸绿得起了一层白霜:“这怎么可能?”
“难道我有闲心跟你开这玩笑,你查家有资格被我开这种玩笑?”
弘历沉着脸问道。
查克上当即匍匐在地:“四爷容禀,不是臣不相信四爷,是臣不相信,诚亲王会揭发家父?”
“他为何不会揭发令尊?”
弘历目光冷厉地俯瞰着查克上。
查克上道:“事到如今,臣也不敢再隐瞒四爷!”
“虽然,家父素来是蒙国舅隆科多拔擢而升内阁学士直到兼侍郎衔,主考江西,也是靠隆科多的人引荐。”
“但其实,家父也在暗地里和诚亲王交往甚密,诚亲王再怎么样也不该揭发家父才是!”
弘历听后微微一怔。
“这么说,令尊是在两边下注,既跟隆科多有来往,也跟诚亲王有来往?”
弘历问道。
查克上道:“回四爷,其实是我们汉人士绅都在两边下注,而且目的都只有一个。”
“什么目的?”
弘历问道。
查克上想了想,还是咬牙回道:“实现以儒治国的目的。”
“怎么讲?”
弘历问道。
查克上知道,弘历现在告知他父亲被告的事,肯定是有意救他全族,才愿意告诉他这种不能透露的密谕,也就继续托盘而出。
“我们汉人儒士中,很多都在总结明亡教训后认为,天下大坏在于掌权者非儒林君子也!”
“若当年东林诸君未失权,皇帝乃真正的儒士,则前明不至于分崩离析。”
“而且,这个道理,不只我们汉人儒士同意,许多满蒙中熟读儒经的旗人世家也这样认为!”
“他们都认为,尊儒重道的真君子才堪为中枢辅政,宗室贵戚、包衣家奴不应参与国政。”
弘历听到这里,面色微变,但内心也没起太大波澜,汉化的满蒙贵族会趋于保守,他是清楚的。
“所以,为了让大清不再重蹈前明君子失政的覆辙,我们既跟宗室贵胄眉来眼去,也跟掌实权的贵戚世家结党弄权。”
“但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非科甲高名不为翰林、非翰林不为执政的朝局。”
查克上如此回答后,弘历自然明白了,这些人是要把大清变成第二个中后期明朝的意思,甚至可能还不够,还得打上一些新的补丁。
弘历听后,回头看了曹雪芹一眼:“听明白了吗?”
曹雪芹微微摇头:“回四爷,奴才不是很明白。”
“以后少看些话本,尤其是我书房最下面那一排,叫你别看,你偏偏偷着看,看多了会影响你发育,懂不懂!”
弘历没好气地对曹雪芹说道。
曹雪芹当即愕然看向弘历,红着脸道:“主子早知道了?”
“还有什么是我不知道的?”
弘历冷声问了一句。
“奴才,奴才……”
弘历接着又对曹雪芹说道:“你说你不是很明白,看来是明白一些的,把你听明白一些的说出来。”
“嗻!”
“奴才愚以为,他们不是为了大清不再重蹈前明覆辙,是为了让大清从此真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尤其是读书中厉害的人高,乃至高到天子都不能坏这个规矩的地步。”
“在他们看来,只有翰林出身的才可以当执政,只有科甲出身的才可以当官,这样才显得公平公正,而因是天子包衣而掌权或因军功而掌权的,皆属于近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