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大明国医:从九族危机到洪武独相 > 第30章 二百五

第30章 二百五

第30章 二百五 (第1/2页)

胡惟庸此时正忙的不可开交。
  
  做了太常寺卿,整个开国大典的事情,大半都担在了他的肩上。
  
  之前胡惟庸是副手,前任太常寺卿大人和礼部所设计的大典,引得朱元璋极为不满,多次裁撤仪式流程,减少支出。
  
  胡惟庸知道主公是底层出身,目前的天下正是满目疮痍,亟待休养生息的时候,不愿将过多的钱财花费在大典上。
  
  他便开始务实起来。
  
  原本开国大典的章程,被胡惟庸直接裁撤了近半数,只留下不能绕开的重要仪式。
  
  大典的银钱花费,也骤降到之前预算的五分之三。
  
  这个差事办得相当漂亮,但也惹来了非议。
  
  朝中的文臣们指责胡惟庸不遵礼法,要弹劾他。
  
  即便是礼部的官员,得知他竟然删减了众多程序,也是颇为不满。
  
  尤其,当胡惟庸听说自己所做的事,将朱标的老师——大儒宋濂都激怒了,心中更是压力极大。
  
  偏偏就在此时,陛下调任他进入中书省的事吹了,滕家和胡翊的婚事又不了了之。
  
  更有传言,泄露封赏名单的吏部吴大人,已经被罢官回乡,离开应天的时候都无人知晓。
  
  更加诡异的是,这三件事居然发生在同一天,之后滕德懋大人就闭门不出了。
  
  胡惟庸敏锐的察觉到了,只怕滕德懋悔婚的事,多半和上头有关。
  
  正在他焦头烂额时,忽然有人来禀报,陛下请他到奉天殿一见。
  
  胡惟庸立即起身赶往奉天殿。
  
  但此时偌大的殿上,竟然空无一人。
  
  只有每逢重大仪式、朝会和重要议事之时,朱元璋才会放在奉天殿举行。
  
  胡惟庸一看,主公不在这里,他又不能就此离开,便只能立在殿内等候。
  
  华盖殿里。
  
  朱元璋在批阅奏折,朱标在旁为其整理,时而朱元璋会提点上几句,让朱标发表一下意见。
  
  朱元璋好不容易批完了桌案上的折子,结果朱标立即又抱来两摞厚厚的折子过来。
  
  “还有这么多吗?”
  
  朱元璋虽然勤政,却也不是铁人,一看到还有这许多,下意识捂着脸差点给折磨疯了。
  
  朱标看到父亲的样子,忍不住笑着说道:
  
  “这些奏折与其他的不同,都是参胡惟庸的。”
  
  朱元璋手捂着的眼睛忽然睁开一只,朝着两摞奏章看来,但又实在不想动了,只得吩咐朱标道:
  
  “给咱念念,简短着说。”
  
  朱标点点头,拿起一封奏折说道:
  
  “这是礼部尚书钱用壬,参奏胡惟庸擅自专断,违背六部法度的折子,里面说胡惟庸对于开国大典的事搞一言堂,不询问他们的意见,搞得礼部官员们怨声载道。”
  
  朱元璋一听到这话可就不乐意了,大骂道:
  
  “放屁!”
  
  “分明是他们礼部净搞些繁冗的东西,就一个祭天的礼服,能讨论十天半个月还定不下来,最后引得礼部官员分成两派骂战,咱是要遵守礼制,可也不能遵守这帮书呆子嘴里那种狗屁礼节,那是活受罪。”
  
  朱标听着老爹的吐槽,同样点了点头,又拿起一封说道:
  
  “翰林院编修王志,参奏胡惟庸不敬天地,他将您开国祭天的三千斤沉香木预算削减到了一千斤,王志说皇帝乃是天子,若是祭祀昊天上帝偷工减料,就是陷皇帝于不忠不义,忤逆不孝之境地。”
  
  朱元璋听罢,拍着桌子变得狂躁起来,又发怒道:
  
  “香料有多贵,这帮书呆子知道吗?何况是祭天的沉香木,都有规格,一根怕是得十几两银子,胡惟庸为咱削去两千斤,就省了好几万两银子,现在咱们这中华大地是个啥样子?好几个地方遭灾,连年战火,百姓流离失所,地成了荒地,逃难回来的百姓们连住的房子都没有。”
  
  朱元璋指着自己的良心说道:
  
  “咱就是从底层百姓堆里爬出来的,现在国库里又没钱,还不省着点花能行吗?欠老天爷的,实在不行就烧一道黄裱,打个借条,过几年了还。”
  
  朱元璋不耐烦起来,直接问道:
  
  “还有谁参奏胡惟庸的奏章?一便说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