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校园再遇,情愫暗生
第十章:校园再遇,情愫暗生 (第1/2页)金黄色的梧桐叶,在秋风轻柔的抚摸下,仿佛是无数金色的精灵轻盈飞舞,一会儿又稳稳地飘落,为校园铺就一袭华美的金色锦缎!
吴一林踏入校园的那一刻,心中涌起了一股难以言喻的悸动!这本来是一个平凡秋日的清晨,可对他而言,却是意义非凡!他满心的紧张与兴奋交织,好像即将开启一场未知的冒险!他的手中紧紧地攥着一束玫瑰花,是他精心挑选的,每一朵花瓣都在晨光的轻抚下闪烁着珍珠般的光泽,似是将他那颗忐忑又殷切的心也一并袒露出来!
吴一林立于图书馆门口的梧桐树下,周围的树影婆娑起舞,阳光穿梭其间,洒下一片片错落有致的光影!他深吸一口气,试图平复那如波涛般汹涌的心跳,可手中紧握的玫瑰却愈发紧实,花瓣似要被碾出褶皱,恰似他内心的紧张。远处,林婉儿的身影渐渐映入眼帘,她如往昔般,怀抱着一摞书,轻盈款款而来。阳光为她披上一层柔和的薄纱,她仿若从旧时光深处款步而来的精灵,带着岁月沉淀的灵动与温婉。吴一林的心脏猛地一缩,他深知这是关键一刻,不容错过!
“深呼吸,深呼吸……”他暗自在心里默念,试图借由这简单的词汇给自己注入勇气。
林婉儿渐行渐近,吴一林能清晰地听见自己急促的心跳,那声响在他耳畔震天响,宛如激昂的战鼓,催促着他迈出这关键一步。
“同学?”林婉儿忽而停下脚步,怀中的书页轻轻摩擦,发出细微的沙沙声,恰似秋日里风吹过梧桐叶的轻语。
吴一林的喉结上下滚动,费了好大劲才挤出那句在脑海中排练了无数遍的话:“我能请你喝杯奶茶吗?”
他的话语一出口,图书馆周围的空气似乎都凝固了!
林婉儿的眉毛微微往上一挑,目光不经意地扫过他手中的花束,眼眸深处泛起一丝淡漠,仿若在无声地宣示这不过是又一场俗套的追求。
“我不太喜欢这种老套的套路!”她的声音清冷得宛如秋天初凝的晨露,带着一丝拒人**里之外的凉意!
说罢,她转身便走,只留下吴一林独自伫立原地,满心失落!那束玫瑰花“簌”的一声跌落尘埃,花瓣沾染上尘土,恰似他此刻的心境。可他不甘心,他坚信此并非终点,故事才刚刚开启。
吴一林缓缓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拾起林婉儿遗落的那本《人间词话》,书的封面因被摩挲良久而泛着温润的光晕。他的心底陡然涌起一股暖流,仿若在黑暗中瞥见一缕曙光,他知道,这便是新的希望。他轻柔地用袖口擦拭书脊,那藏青色的书脊在晨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恰似林婉儿眼中灵动的神采,亦似他此刻对未来的憧憬。
第二天一早,吴一林带着那本《人间词话》,提前来到图书馆,挑了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那里光线柔和,恰是林婉儿常来之处。他将书轻轻搁在桌上,自己则装作不经意地望向窗外,目光却始终留意着图书馆的入口。不多时,林婉儿如约而至,她怀抱着画板,上面是她正在临摹的梵高画作,阳光洒在画板上,为那充满激情的色彩镀上一层暖意。吴一林看着她专注的侧脸,心底默默为自己的计划祈愿。
他刻意压低声音,似是自言自语般说道:“这一页批注写得不错,不过王国维的境界说理解得还差些火候。”
话音刚落,林婉儿的耳尖瞬间染上一抹嫣红,她猛地回头,瞅见了正“专注”看窗外的吴一林,那目光中满是探究,似乎是在探寻这话语背后的深意。
接下来的半个月,图书馆的文学角成了他俩独有的小天地。
吴一林会在课间精心泡上一壶桂花乌龙茶,看着墨汁在水中徐徐晕开,化作一幅幅曼妙的图景,随后以一种略带调侃的语调说道:“《红楼梦》里的晴雯撕扇,其实和梵高割耳如出一辙,皆是出于对美的极致追求。”
林婉儿托腮凝神倾听,眼中满是好奇与兴趣。她那清脆悦耳的笑声极具感染力,有一次,她因吴一林的比喻忍俊不禁,却不小心将咖啡洒在笔记本上。慌乱擦拭之际,吴一林的目光恰巧落在她腕间那淡青色的胎记上,其形状酷似《聊斋》里狐仙的尾巴,这让他不禁对林婉儿多了几分神秘之感。
随着时日推移,吴一林愈发觉得林婉儿仿若一本尚未完全解读的古籍,满是神秘与魅力。为了在她心中留下更深的印象,他开始绞尽脑汁准备每一次的交谈话题。但追求之路从不是一马平川,吴一林在努力的同时,也不断陷入自我怀疑。他难以揣测林婉儿究竟是真心对他感兴趣,还是仅仅将这些当作一场游戏,这份不确定性让他夜不能寐,每一次与她的交谈于他而言都似一场虚幻的梦,他害怕一觉醒来,所有美好都将化为泡影。但无论如何,他决定珍惜这段时光,因为在这一过程里,他不仅触摸到了林婉儿的内心世界,也更深入地认识了自己。
林婉儿轻轻摩挲着腕间淡青色的胎记,眼神中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情绪。吴一林的目光不自觉地被那抹淡青吸引,只觉它仿若一扇通向神秘世界的小窗。
他清了清嗓子,试图掩饰自己的失态,轻咳一声后,将视线落在林婉儿的画板上,说道:“梵高的《星空》总让我有一种穿越时空的错觉,你呢?”
林婉儿抬起头,眼中闪过惊讶,似是未料到吴一林会如此敏锐地关注到她的画作!她轻咬下唇,浅浅一笑,轻声说道:“《星空》……它就像是一场无声的呐喊,满是对自由的热切渴望,却又被无尽的孤独紧紧束缚!”
吴一林心中一颤,他能感受到她话语中的深沉情感。她的声音在静谧的图书馆内回荡,仿佛连空气都被染上了一层淡淡的忧伤。
“就像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的‘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吴一林缓缓说道,目光直视林婉儿,“或许梵高正处于那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执着追求中。”
林婉儿眼中闪过赞赏之色,轻轻点头,嘴角勾起一抹微笑:“你的见解很是独到。不过,我认为梵高的孤独更像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意外与落寞。”
吴一林心中一动,他发现林婉儿的见解总能带来全新的视角,每一次发言都似在揭开神秘的面纱,让他对梵高的世界有了更深的理解。
“是的,”他轻声附和,目光落在她手中的画笔上,“也许绘画就是他在黑暗中寻找光明的途径。”
林婉儿浅笑颔首,眼中透着淡淡的沉思,旋即转身继续作画,画笔在纸上灵动地舞动,似在诉说着一个未完待续的故事。
吴一林静静坐在一旁,心中忽而涌起一股强烈的冲动。他渴望成为林婉儿画中的一部分,成为她故事里的一个角色。他笃定,这不仅是一场简单的追求,更是两个灵魂在文学与艺术的天地里相互探寻的旅程。
随着时光流转,图书馆的文学角成了他们独有的小天地。阳光透过玻璃窗,轻柔地洒在他们身上,为这个小小的空间增添了几分温暖与宁静。吴一林开始期待每一个清晨的到来,因为他深知,每一次与林婉儿的交谈都是一场心灵的冒险。
然而,吴一林心底明白,追求之路从不是一帆风顺。他在午夜梦回之时,常常思索自己能否真正走进林婉儿的内心世界。她的笑容虽美,却总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疏离,仿佛她的心被一层无形的屏障紧紧守护。
“林婉儿,”一日,吴一林鼓足勇气问道,“你相信灵魂的契合吗?”
林婉儿停下手中的画笔,抬起头,眼中满是好奇。
“灵魂的契合?”她轻声重复,仿佛在细细品味这个词的深意,“我想,那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共鸣吧!”
吴一林心又一动,仿佛被她的回答触动了心底最柔软的部分!他轻声说道:“我总觉得,我们之间存在着某种特殊的联系,仿佛在茫茫人海中,我们命中注定要相遇!”
林婉儿的目光骤然变得深邃,她微微一笑,那笑容中带着一丝神秘。
“也许吧,”她轻声回应,眼神重新聚焦在画板上,“但灵魂的契合需要时间去验证,不是吗?”
吴一林点头,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他清楚,这段追求之旅才刚刚开启,他们之间的情感,就像一幅未完成的画卷,等待着他们用时间和经历去细细描绘。
在往后的日子里,吴一林与林婉儿的交流日益频繁。他们畅谈各类文学作品,从《红楼梦》的兴衰荣辱到《百年孤独》的魔幻奇幻,从《追风筝的人》的救赎之痛到《霍乱时期的爱情》的永恒守候。每一次对话都如同在平静的湖面上投下一枚石子,激起层层涟漪!
有一次,在讨论《霍乱时期的爱情》时,吴一林揉了揉发红的眼眶,声音带着几分离愁:“费尔明娜其实更像那只被瘟疫侵袭的鹦鹉,被困在爱情的牢笼之中!”
林婉儿被他的比喻逗笑了,不小心将咖啡洒在笔记本上。她慌乱擦拭之际,吴一林的目光再次被她腕间的淡青色胎记吸引,那形状酷似《聊斋》里狐仙的尾巴。
“这个胎记……”吴一林脱口而出,声音中满是好奇。
林婉儿的手微微一颤,她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这个……”她轻声说道,眼神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伤,“这是我自幼便有的,家人说它像是命运的印记。”
吴一林轻声说道:“我觉得它更像是你独特的标志,就像梵高画中的星星,独一无二!”
林婉儿微微一笑,眼中透着感激:“谢谢,你总能用独特的方式看待事物。”
吴一林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明白自己正一步步走进林婉儿的内心世界。他们的关系就像一幅正在绘制的画卷,每一笔都充满了未知与期待!
随着时光的悄然流逝,吴一林逐渐意识到,这段追求之旅不仅是关于爱情,更是关于自我发现的过程。他开始深入思考自己对文学与艺术的热爱,以及这些热爱如何塑造了他的内心世界。
“林婉儿,”一日,在图书馆的文学角里,吴一林轻声说道,语气中带着几分严肃,“我想邀请你参加下周的文学讲座,主讲人是著名作家余华。”
林婉儿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余华?”她轻声说道,眼中满是兴奋,“他的作品我都十分喜爱,尤其是《活着》和《兄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