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1988从蔬菜大棚开始 > 第262章 另辟蹊径

第262章 另辟蹊径

第262章 另辟蹊径 (第1/2页)

李哲的这身着装,跟厂里工人的灰工装比起来,简直像两个世界的人。
  
  后面跟着的金百万,穿着花衬衫,肚子鼓鼓的,一下车就掏出烟盒;洪三则背着个黑色皮包,四处打量着厂区;李振国穿着蓝色的劳动布外套,理了理衣服,眼睛望向人群中。
  
  马厂长赶紧迎上去,伸出双手:“李老板,一路辛苦!”李哲笑着握上去,两人寒暄了几句,就跟着马厂长往办公楼走。
  
  工人们跟在后面,小声议论。
  
  “这李老板看着挺气派,不像骗子。”
  
  “那车得不少钱吧,看来是真有实力。”。
  
  也有人撇着嘴:“私人老板再有钱,也不会真心对咱们工人好。”
  
  到了办公室,刘副厂长赶紧倒上热茶,茶叶在玻璃杯里舒展着,放到了李哲面前,“李老板,您喝茶。”
  
  “谢谢。”李哲微微点头。
  
  马厂长把合同推到李哲面前:“李老板,咱们先把租赁的细节敲定。租赁期就按之前说的,5月15号到10月14号,共五个月,到期后您有优先续租权,只要提前一个月说就行。”
  
  李哲拿起合同翻看:生产线是西厂房的那两条新机器,设备编号是X01和X02,附属的输送设备和杀菌设备也包含在内。租金月付,每月3000元……
  
  王副厂长推了推黑框眼镜,接过话头:“维修方面,厂里能负责小毛病,比如电路检修、零件更换这些,但要是大故障,比如电机烧坏,就得您这边承担费用了。
  
  租赁前后我们会出书面清单,附照片,到时候咱们一起验收,分清正常损耗和人为损坏。”
  
  其他条款都顺顺利利,涉及到了人员安排,双方出现了一些分歧。
  
  马厂长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缓缓说道:“李老板,员工能不能由我们厂委派,工资也由我们代为发放?这样也方便管理,您也省心。”
  
  李哲放下笔,身子微微前倾:“马厂长,我要做自己的品牌,工人的技术和责任心很重要,要符合我们的用人标准才行。
  
  我们自己发放工资,也是为了能和工人直接对接,有问题也能第一时间解决。这一点,我不能让步。”
  
  李哲的态度很坚决。
  
  办公室里静了下来,刘副厂长摸了摸啤酒肚,想打圆场,却没敢开口。
  
  谢厂长看了看两人,开口说道:“李老板,要不这样,您自己招人、发工资,我们不干涉,但能不能多招几个人?厂里好多工人都等着吃饭呢。”
  
  李振国皱了皱眉:“谢厂长,一条生产线15个人就够了,两条线30人,刚好够用,我们也要考虑成本问题。”
  
  马厂长沉思了一会,问道:“李老板,你打算让员工一周休几天?”
  
  “理论上是休息两天。”李哲应了一声,补充道:“如果加班,会给加班费。”
  
  马厂长笑道:“我没猜错的话,您还让员工固定周六日休息吧?”
  
  “对。”李哲答道。
  
  马厂长提议,“我有个想法,您看这样成不成。将固定双休日改为倒休。
  
  这样的话,人休机不休,每条线还是15人,但能多雇10个工人。工作效率也能大大提高。”
  
  见李哲露出思索之色,马厂长继续说:“您看,蔬菜采收就那么几天,赶工期的时候还得加班,多几个人,既能提高效率,也不用让工人太累,您也不用付那么多加班费,多好。”
  
  李哲跟李振国对视了一眼,小声嘀咕了几句。马厂长虽然没有直接说,但也表明了意思,在工资款和工作量一定的情况下,希望李哲可以少发工资多用人。
  
  李振国点了点头:“这主意行,既不耽误生产,也能帮厂里解决点就业问题。”
  
  李哲笑着看向马厂长:“马厂长,就按您说的办,我招40人。”
  
  马厂长松了口气,脸上露出笑容:“好!李老板果然爽快!”众人赶紧把合同细节补充完整,签上名字,按了手印。
  
  签完合同,一行人来到厂区空地上招工。
  
  工人们早就围了过来,吵吵嚷嚷的,有人踮着脚往前凑,有人在后面交头接耳。
  
  马厂长站上一个旧木箱,清了清嗓子:“大家安静!咱们厂已经跟李老板签了租赁合同,李老板每月付3000元租金,这笔钱会用来维护设备和补贴困难员工!”
  
  “啥叫困难员工?”底下立刻有人喊,声音里满是急切。
  
  几个没关系没背景的工人耷拉着脑袋,心里琢磨着:这补贴肯定轮不到他们。
  
  而马国斌那样的关系户,偷偷笑了,想着说不定不用干活就能拿钱。
  
  还有些年轻工人掐着指头算:“一个月3000,咱们厂百十来号人,要是招一半的工人,另一半分钱,一人能分四五十呢?”
  
  可消息灵通的却在小声说:“人家李老板才租五个月,总租金才15000,一年平均到每个月才1250,能分多少?”
  
  马厂长拍了拍手:“补贴标准回头再公布,现在先让李老板说招工的事!”
  
  李哲站上木箱,目光扫过众人:“首先感谢大家支持。我说说用人标准,技术工优先,不限年龄;普通员工要18到35岁之间,每周倒休两天,每天工作八小时,加班有加班费,工资跟厂里以前一样。”
  
  台下又乱了,有人喊:“私人厂子能靠谱吗?”
  
  “这时候说得好,加完班不给钱咋办?”
  
  谢厂长赶紧跳上木箱:“都安静!李老板是马厂长和我信任的朋友,信誉没问题,大家放心!”
  
  等安静下来,李哲继续说:“第一阶段只招40人,实习期一个月,想应聘的去谢厂长和李振国主管那儿报名。”
  
  话音刚落,台下就分成了两拨。
  
  不想干的人凑在一边,嘀咕着:“私人厂子太累,还没福利,我才不去”;
  
  而张师傅那样家庭负担重的,还有些想找稳定工作的年轻工人,赶紧往谢厂长和李振国那边挤,连之前摇摆不定的人,也跟着凑过去看热闹。
  
  “别挤!一个个来!”谢厂长扯着嗓子喊,可人群还是乱哄哄的。
  
  马厂长和其他副厂长赶紧过来帮忙,指挥着工人排成两队,一队找谢厂长报名,一队找李振国。
  
  符合条件的,谢厂长就掏出笔记本记下名字;年龄超了或者没技术的,李振国就客气地摆摆手:“不好意思,不符合条件。”
  
  这边招工忙着,李哲跟着马厂长去了财务室。
  
  财务室里摆着一张旧办公桌,抽屉里塞满了账本。
  
  马厂长让会计拿出收据,李哲从包里掏出3000块现金,递了过去。
  
  会计点完钱,开了收据,马厂长笑着说:“李老板,中午别走了,我请您吃顿便饭,咱们好好聊聊。”
  
  李哲爽快地答应了。
  
  下午,招工结束了。
  
  李振国和谢厂长组织着新招的工人打扫厂区,有的拿着扫帚扫地上的废料,有的跟着李振国去检查生产线。
  
  李振国蹲在X01生产线旁,用扳手敲了敲齿轮,对旁边的工人说:“这齿轮有点松,得紧一紧,不然会影响生产。”
  
  谢厂长则在一旁安排人清洗杀菌设备,嘴里念叨着:“一定要洗干净,别影响罐头质量。”
  
  整个厂区里,新员工都忙着自己的活,虽然累,但脸上都带着点期待——时隔大半年,厂子终于要复工了。
  
  ……
  
  5月15日,上午。
  
  杨马村的土路上还留着昨夜露水打湿的痕迹,踩上去软乎乎的。
  
  马长河家的砖瓦房在村里算气派的——青灰色瓦片码得整整齐齐,墙根下还砌着两排红砖,门框上去年春节贴的“福”字虽褪了色,边角却被仔细捋平。
  
  东屋里,窗台上的暖水瓶印着“劳动最光荣”的红字,桌角摆着个掉瓷的搪瓷盆,里面泡着半盆玉米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