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波旬之染,如来金光!
第513章 波旬之染,如来金光! (第2/2页)毕竟其心中不信,无仪轨定数加身。
只信自己,无信仰护持。
面对身心之魔侵染,也只能靠自己.
不只是武僧院,此刻少室山上除去闭关封闭五感者,尽是叩首跪拜于天。
佛祖显灵,平日难得一见之景。
时间流逝,金佛的现身,将武僧院乃至连天峰的一切异动抚平。
继而,一座摩云高峰如海市蜃楼般缓缓浮现。
洁云绕着山腰如白柔绸带,是为仙山有雾,云霞来携。
佛的身影,渐渐与高峰融为一体。
伴随着众僧朝拜叩首,虚影随之消逝。
祂是谁?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大日如来法身!
地面上,见佛祖离去,绝明小僧才敢悄声开口:
“了尘师兄,佛祖现世,因何而故?”
他知道,佛祖大日之法身,乃是护持少林千年不倒的根本香火仪轨。
祂既能护持僧众,禅心不被惊扰。
更能抵御一切外敌窥视,坚不可摧。
但此番.孟兄大闹武僧院引得佛祖显灵的行径。
略带不敬来看,有点.感觉像大炮打蚊子的感觉。
因此,他才不懂发问。
身旁,了尘没有第一时间回答他。
等了几息,待天空随佛而来的云雾异象,一齐消散后。
才缓缓起身,言简意赅道:
“两尊波旬降世,佛祖慈悲,降世渡厄。”
绝明瞳孔骤缩,狠狠咽了一口吐沫,口中喃喃:
“波旬.”
自在天心魔之威,深入每个佛门弟子的心中。
欲修武学,先问心性。
少林之所以将身体锤炼作为基础课,除去“强基”之用,亦是为了反哺心灵。
防止弟子离开少室山,被波旬勾欲陷入险境。
因为波旬,最喜爱找他们这些佛门弟子。
为何?
盖因心灵味道之纯粹.
了尘没说什么,只是撇向云彩上的慧远大师傅,又将感知投入坑洞之中。
云上。
此时,慧远的神色已经从惊恐之状,转为了宁静平和。
他仍是浮在云上叩首,佛走了,依旧是久久不起。
大日法身现,金光为他驱走了波旬之扰。
便大拜三日,方才能慰佛祖恩情。
至于孟传
了尘的神色,顿时变得凝重至极!
波旬侵蚀,有轻重缓和之分。
他能感知到,孟传并不是心灵蒙昧这么简单。
而是心灵的缺失。
被带往了.他化自在天!
一旁。
释尊者此刻,也是因此而正犯愁。
波旬攥走了孟传之心神,此事该当如何.
因想引其皈依,释尊者在前几日,又做了此子的详细“背调”。
这一查,方才知孟传于联大的重要性,几乎是不可能被挖走。
分校长尊者杨桓,多次在公开场合,以“师爷”的身份为其站台
那即将成圣的隋大圣是其何人,也就不难猜了
若在少林就此沉沦,北联大定会派人来调查此事。
寻得根本原因,乃慧远引动。
届时,寺内面对一门双圣之怒火,压力不小啊
“善哉.都先散了吧。”
忽有平和声音,突兀的传来,打破寂静。
众僧一望,方才见训练场中心的大洞旁边。
释尊者身旁,竟不知何时站了一位白袍僧人。
众人面带敬意,眉眼略低以示尊敬。
白宝神僧!
释尊者眉心一缓,正欲开口,却硬生生又止住。
却见白宝神僧侧头看向洞内人影,袖袍挥笼,孟传的身影已然消失。
“在场众僧,此事都勿要声张,违者当严惩不贷。”
“善哉.”
了尘众僧,皆双手合十以作应答。
风波渐渐平息。
月台之苑。
白宝将孟传带了回来,平置于床面。
见旁边释尊者忧心忡忡,他端坐于边上,轻声开口:
“我与其言谈,发觉此子心志之坚,强于武学天赋。渡过此难,有不小机会。”
释尊者神色一缓,有白宝定言,便放心许多。
“但心魔之难,于我等而言等同仙佛魔染。抵御波旬,仍需我等从旁之助。”
“何助?”
“心助。”
天通祖师觉悟者,心灵有异。
然孟传,成也此,败也此。
若非其心灵狡黠欲动,也不会受波旬之染如此之深
白宝探视,心灵不见踪迹。
再看向孟传的印堂,愈发浑黑。
他心里,并非像口中所述那么轻松。
因为
此乃,波旬夺命之劫!
呜咽风声,卷落漫天。
孟传睁开眼,看向四周。
狠狠眨巴了两下,再闭上。
再睁开。
他料定,此刻自己正身处一片漆黑之中。
环顾四周,伸出手,张开又握紧,依旧是不见五指。
他禁不住口中喃喃:
“这里是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