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 诸法无自性、仁者心动
第527章 诸法无自性、仁者心动 (第2/2页)孟传要求不高,能在少林这些时日,勉强吃透这本就行。
佛法浩瀚,想要几月,几年学有所成,纯粹是痴人说梦。
仗着基础,专注于搞懂金刚经,便已是极好,不贪多。
其余经文记在脑子里,下去有金刚经的基础,也能自学。
时间缓缓流逝,随着老衲一声“善哉”震人心腑,孟传和小和尚纷纷回神。
“今日过一时辰,就到此吧,老衲还得去打坐修行。”
白宝每次练功,短则一天,长则数天都封闭室内,寻常人难得一见。
“阿弥陀佛——”
绝明回神,以佛号回应,拜谢神僧。
“感谢白宝师傅。”
孟传鞠了一躬。
白宝起身离开,他练功另有去处。
身形虚化之际,声音袅袅,飘到两个小子的耳畔:
“藏经阁佛经数万,道理万千,且谨记此间一言。
佛陀讲:我从某夜得最正觉,乃至某夜入般涅槃,于其中间,乃至不说一字。”
“??”
孟传暂且记下。
拜谢后,看身旁小和尚,一副略有所悟的样子。
达者为师,他请教道:
“小师傅,白宝师傅所言,何意?”
绝明结合刚才神僧讲经,回味片刻:
“神僧所言,直指【悟法】与【诸法无自性】。
意为佛陀曾言,自己从一夜悟法成佛,再到超脱生死的涅槃妙境,在这期间,从未有过固定不变的【佛法】可讲。”
孟传似有所悟,翻来覆去思考:
“这是白宝师傅告诫,佛法非固定格式与形态,最重视下来以后的自行理解。
若执着于他刚才所讲,也就是所谓的佛陀讲法,便是.误解。”
“孟兄聪慧。”
绝明双手合十称赞。
才听了几次经,一点就通。
孟兄之佛性,远比自己要强。
不出家当和尚,真是可惜了
孟传没理会小和尚“拍马屁”,他挠挠鬓角,还在沉浸思考。
总感觉,伸手差一点,好像能抓住些什么.
想不通就问,一边送送小和尚下山,孟传神色一凛。
针对“佛法格式与形态”论,再请教一番。
学佛法,是以师长所言为主导?
还是以自身领悟统御?
风扬起树梢,簌簌声如雨泄。
绝明的声音,参杂风里,萦绕他耳畔:
“孟兄请抬头看,你看这儿,是风在动,还是这颗松树在动?”
他顺着指引看过去,思索一番:
“我觉得,是风的力量让松树动,二者都动了。”
小和尚双手合十,点头笑道:
“孟兄是心里先想了风,后想了树,风吹树动,这便是你内心世界反应的过程顺序。
先看到了风的轨迹,再看到树被风吹的表象,二者才相继在你的感知中,呈现【动】的状态。”
孟传恍然:
“依小师傅所言,实际上是我的心动了?”
“孟兄觉得自己心动了,那就是心动。
风吹树动,没有风,树就不会动,没有树,就看不出风动。”
他瞬间反应过来,又觉得不对,差点被绕进去:
“小师傅,我心不动,风与树并不以我的意志为转移,不还是在动吗?”
“自然是的,只不过,我刚不去提醒孟兄去看,你不会理会罢了,便不谈动与不动。
此乃六祖佛言: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闻言,孟传细细揣摩一番,顿时眼前一亮。
他猛地左拳砸向右掌,眼神带有一丝喜悦。
“多谢绝明小师傅!”
“客气,孟兄我先走了。”
绝明还有夜课要修,匆匆下山。
孟传走回屋内,踱步遐想,终是悟得了白宝所言:
“不执著于佛理的文字表象、佛法的具体形式,而是要回归内心的觉察与领悟。”
亦是白宝师傅在点醒自己:
“若只在字句、仪式上打转,却不自发挥内心的分辨、执着,便难悟得佛理本质。
唯有察觉内心之念,才能真正契入佛理、契合佛经。”
佛爷我悟了!
可如此一来,自己是否会陷入执拗,钻牛角尖?
他微微摇头,自行否定。
“是与不是,取决于自身,是否心动”
孟传睡了一夜,起床又在借来的浴桶内,泡了半个时辰。
清早起来,通体舒泰。
心魔之境,所留疲乏。
在这一觉下,顿觉无影无踪。
精气神经过熬养,再回巅峰状态。
蒸发周身水珠,这些水珠呈淡绿色,闻之有一股清香草药味。
孟传走向桌案,心中思忖:
“绝明小师傅给的药浴包,果真能缓解疲劳,干脆买上两大包存到腰牌里”
其言,这是少林药师一脉,配制的舒缓方子。
少林弟子入门时,要专注外练,打熬肉身。
下去后,都会用此药予以恢复,以免留下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