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继承道观,开局武媚娘来上香 > 第211章 种点洋芋土豆马铃薯,收成不得了!【求月票】

第211章 种点洋芋土豆马铃薯,收成不得了!【求月票】

第211章 种点洋芋土豆马铃薯,收成不得了!【求月票】 (第1/2页)

挂面煮好,西施用筷子捞进大碗中,然后打开周易送给她的香辣鸡杂拌面酱,往碗中加一些。
  
  三碗面做好,范蠡和文种一人端着一碗来到旁边的凉亭里,按照西施教的方法,先把面搅拌开,让拌面酱裹满面条,然后再吃。
  
  春秋时期是分餐制,三人分别跪坐在凉亭的矮几前,上面摆着一些水果和鱼肉。
  
  范蠡吃了口拌面,顿时被辣得不轻,不过辣味儿过后,就是浓郁的香味了,再加上爽滑的面条,让这位财神胃口打开。
  
  他吃了一口面,冲西施问道:
  
  “那位神仙怎么称呼?”
  
  “媚娘姐姐等人都喊他一元仙长,是个很和蔼的人,他说会尽快修好财神殿的屋顶,不会让你再做奇怪的梦了。”
  
  说话时,西施习惯性的低着头,像一朵在寒风中飘荡的花儿,让人心生怜惜……这种与生俱来的气质,是非常完美的伪装。
  
  文种问道:
  
  “你一介弱女子,虽然有神仙照拂,但行走于乱世,还是要多加小心……听闻夫差喜好美女,若他强留你该怎么办?”
  
  西施默默从怀中掏出了混元宫的令牌,怯生生的说道:
  
  “将他劈死便可。”
  
  看到令牌,文种一下子想起了被劈成焦炭的越王勾践,有神雷护体,这一路上确实不用担心安全问题。
  
  而且每五天就能去神仙那里补充给养,就算真的遇到什么危险,也能及时避开……这么一想,文种都想跟着开拓一下眼界了。
  
  范蠡吸溜着面条,依然不敢相信自己是神仙:
  
  “我因何成了商业之圣?”
  
  西施吃了一小口面条,认真说道:
  
  “按照原本的历史,我会被送到吴国魅惑夫差,你辅佐越王灭掉吴国,然后留下一句【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话,便悄然离去,可惜文大夫晚了一步,被勾践赐死。你离开越国后开始经商,三次成为巨富,又三次散尽家财,成为后世经商的典范。”
  
  范蠡没想到自己的一生这么精彩,感叹道:
  
  “勾践此人,只能共患难,不可同富贵,来越国辅佐他,只是想证明我自己,如今他既然死了,我再效力三年,便离开此处,游历一下华夏的名山大川,再尝试着经营商贸,看我到底有没有成为巨富的可能。”
  
  说到这里,他又赶忙补充一句:
  
  “离开之前,我会安顿好施公夫妇,还请施姑娘放心。”
  
  西施放下筷子认真道了声谢,如今她身负使命,暂时不能守在父母身边,等拿到道德经,她就带父母离开越国,前往邑阳所在地,找一下那座常年云雾缭绕的小山包,在山上定居。
  
  还不知道现在的邑阳市云雾山是何种样子呢……西施一边吃饭,一边构思父母的养老生活。
  
  饭后,西施留下所有的拌面酱和食盐、酱菜等物,就连挂面也只带了一点点,然后拿上范蠡开的通牒以及一些礼品,骑车离开王宫,一路向会稽正北而去。
  
  范蠡已经下达命令,越国境内各地的官员都要热情招待西施,提供食物和住所,倘若有人怠慢,定斩全家。
  
  等出了越国,剩下的路就要靠西施自己走了。
  
  好在这期间,她至少还能回混元宫两次,可以带不少个人装备,比如户外帐篷、户外锅具、各种油盐酱醋等等。
  
  华夏第一美女开启周游列国的长途骑行时,混元宫内,周易正在网上下单骑行类的户外用品:
  
  “现在的商家真是一站式服务,所有个人户外设备都可以直接打包买齐,不用再挑挑拣拣了。”
  
  武媚娘走过来,看着选购页面说道:
  
  “仙长,别忘了给西施妹妹买一套现代服装,道袍骑车不方便,还是现代长裤和冲锋衣比较适合她。”
  
  这话倒是提醒了周易:
  
  “对,服装方面要配齐,还得买个人防护用品。”
  
  他下单了带防身功能的强光手电和辣椒喷雾,还买了防身用的匕首,让第一美女有自保之力。
  
  武媚娘提醒道:
  
  “西施妹妹的身体强度还不太够,仙长若是方便,最好帮她加强一下,就像赵煦那样。”
  
  “放心,这次来了我就开始准备,顺便再给她请个百无禁忌的平安牌挂在自行车上,让紫微大帝帮忙照拂一二。”
  
  人家是替咱办事儿的,一定要尽可能的考虑周全。
  
  午饭后,周易把镇上的施工队喊过来,在小院靠墙的一侧,又盖了一间浴室。
  
  现在混元宫的人越来越多,一间浴室有点捉襟见肘,是时候男女分开了。
  
  新盖的浴室归女性使用,两个淋浴头,房顶安装有超大的太阳能,可以尽情的洗刷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