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兵圣孙武:上兵伐谋!【求月票】
第228章 兵圣孙武:上兵伐谋!【求月票】 (第2/2页)更何况朝廷马上就会出台限制官员名下土地的政策,像曾布之类有污点的官员,也都在积极的向朝廷捐献土地。
现在灭掉西夏已成定局,大家都等着吃战功光宗耀祖呢,出让一些土地算什么?
一旦拿下西夏,赵煦在大宋的地位将直逼太祖,群臣的地位也会跟着水涨船高……要是再把辽国灭了,这一届朝臣,哪怕去祭祖也会腆着肚子挺直腰杆的。
御书房内,蔡京拿着一份奏折恭敬的摆在了御案上:
“官家,向太后已经殡天,按照礼制,该请封朱太后了,此乃具体流程,请官家过目。”
正常来讲,赵煦上位第一天,他的生母就应该是太后规制了,太皇太后高滔滔和向太后联手压着,一直到现在,朱氏的帝后称号,才终于要落实了。
赵煦拿着奏折翻看一边,提起朱笔做了准许的批示,这件事明早在朝堂上宣布后,就会进入实施流程。
李格非提着一个小笼子也呈了上去,里面是小虫子和几只鸟,此时全都已经死了:
“我们取皇宫的土喂了这些虫鸟,俱被毒死,当年修造时放置的水银,已经危及国本,还请官家暂且迁行宫居住。”
北宋时,开封城内除了皇宫之外,还有两处行宫,城外也有几处皇家别苑。
那几个地方还好,没有放置水银等重金属的记录,虫鸟吃了也没什么明显的反应,只有皇宫这边,李格非做完试验头皮都是麻的,从没想过整天在高危环境中上朝。
幸好当初被贬到洛阳几年,否则光上朝就可能罹患各种血液病或重金属中毒……老李一阵庆幸,觉得被贬倒不是坏事了。
赵煦早有心理准备:
“那便去行宫居住吧,御驾亲征时,我要在西京驻足五日,届时还请蔡相做好安排。”
李格非心里咯噔一声,试探着问道:
“官家欲迁都吗?”
赵煦摇了摇头:
“只是想瞻仰一下汉唐故地,至于迁都,我确实有此念头,汴梁距离西北太远,一旦拿下西夏,朝廷偏安一隅,不适合管控,西域更不用说……但具体迁到何处,还需斟酌,此事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可操之过急。”
宋朝时期的洛阳残破不堪,地下水污染严重,想要迁都,就得重新修建一座城池。
至于漕运方面,五代之后,开封到洛阳的漕河就全部淤实了,定都洛阳的话,就得花费大力气进行疏通,难度很大……不过迁都还是要迁的,一旦拿下西夏和辽国,开封这个四不靠的地方,就多少有点尴尬了。
李格非和蔡京对视一眼,这事儿要是宣布出去,绝对会掀起轩然大波……开封城内那些囤地卖地的奸商,怕是会哭死在家中。
大宋要成为汉唐一样的大国,就要进行更加合理的规划,但具体怎么规划,赵煦心里也没谱,打算先请教一下师尊周易,然后再做决定。
等确定迁都的位置,剩下的事情就好办了,赵佶从辽国骗来的钱全部用在修建新都方面,前期根本不需要动用国库……嗯,到时候得感谢耶律家族打赏的都城。
接下来,几人又讨论了限制佛道、寺庙人均耕地不能超过十亩之类的策略,进一步增强国力,减少内耗。
至于和尚的数量,也会加以限制,一些品行不端的和尚就地处决。
春秋世界,西施煮了面,跟孙武共进午餐,又聊了两个多小时,这才将所有的经历说了一遍。
当得知勾践被雷劈死时,孙武大吃一惊,他们完全没得到这个消息,吴国居然一点都不知道。
这就不得不称赞范蠡的本事了,那天他第一时间封锁消息,否则一旦传出来,吴国第一时间就会带兵来吞并越国的地盘。
孙武沉默半晌,苦笑道:
“真没想到,在下信手涂鸦之作,居然被后世奉为兵圣,实在惭愧。”
这几年他挺苦闷的,夫差越来越刚愎自用,一直在疏远他和伍子胥,他当时就有预感,夫差未来的结局不会太好。
西施说道:
“范蠡和文种,三年后会离开越国,或周游列国,或隐居山林,我也有意接父母隐居,若将军有意,不若同去,等我见到孔夫子,亦会邀请他的。”
孙武想了想,还真有些心动了:
“如此最好,对了,我近日让人在山上刻了一块石碑,本想用来告诫吴王,若那位一元仙长不嫌弃,你可以带过去。”
西施问道:
“上面刻的是什么内容?”
“上兵伐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