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我大汉……亡了?”【求月票】
第312章 “我大汉……亡了?”【求月票】 (第1/2页)听到班超这个名字,周易完全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定好了下一步要来的人选,甚至还打算买一仓库的泡面来支持丞相北伐,结果亮哥和谢道韫没露面,反而是投笔从戎的定远侯班超来了!
公孙大娘也有些意外,赶紧放下手中的笤帚,脸上带着惊喜:
“欢迎定远侯来混元宫,我叫公孙大娘,道号石榴仙子,你还没吃饭吧?我打包了扣肉,来来来,别客气,馒头夹着吃,老香了。”
她这幅自来熟的架势,倒是把班超整不会了:
“你们认得老夫?定远侯是何意?”
居然不知道定远侯,难道现在他还没被封侯?
周易问道:
“现在你那边是什么年号?”
班超将手中锃亮的汉剑收起来,拱手说道:
“如今是大汉元和四年,你是何人?为何这副打扮?”
元和四年?周易用手机查了查,居然是公元87年,汉章帝刘炟(dá)在位的最后一年,明年就该年仅九岁的汉和帝刘肇上位了,窦宪也会在明年策划北征匈奴,然后完成勒石燕然的壮举。
巧合的是,在燕然山刻下汉军北伐的不是别人,正是班超的哥哥班固。
兄弟俩一个参与了北伐,一个威震西域,都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不过也正是因为班固跟着窦宪北伐,后来汉和帝清算窦宪时,班固也受到牵连死于狱中,未完成的《汉书》由班家小妹班昭继续书写。
想着这些历史,周易也仿佛走进了东汉初年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
北伐匈奴,西镇番邦,四海威服,甚至还差点跟罗马帝国接上头,这个时代的东汉,像极了老蒋说的那样:
【那种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境界,犹在眼前】
为了稳住班超的情绪,周易说道:
“前两天陈汤陈子公,刚刚来过这里,还有孝武皇帝时期的霍去病,也是我这里的客人……走吧,我给你整点吃的,聊聊你的故事。”
班超虽然有些疑惑,但听到陈汤和霍去病的大名,好奇心立马被勾了起来:
“这里还能见到已故之人?”
公孙大娘说道:
“不同的世界而已啦,媚娘姐姐曾分析过,说所有的世界都在发展,有的发展得快,有的发展得慢,但这些世界的发展,好像都以混元宫所在的世界为锚点的……后面还有一些内容,但我没记住。”
这丫头也不管班超能不能听得懂,洋洋洒洒说了一通,然后骑着电瓶车,风驰电掣的去了小院,熟门熟路的架上蒸锅,把扣肉倒进不锈钢小盆里,摆在篦子中间,再往周围摆一圈馒头,然后盖上盖子,开蒸!
班超将佩剑挂在腰中,随着周易走在混元宫的院内,他对这里的一切都很好奇,比如水管、钢筋、砖瓦等等。
周易问道:
“你是从哪里出来的?”
班超指了指门洞:
“那个使用琵琶的神像后面。”
使用琵琶的神像……这不就是东方持国天王嘛!
门洞里的四大天王,对应的果然是四位使臣,现在西汉来了个陈汤,东汉来了个班超,接下来两位会是谁呢?
汉朝牛逼的使臣多如牛毛,而三国也有厉害的,比如主动往油锅里跳的邓芝,愣是反客为主,把大魏吴王杰瑞·孙给镇住了。
两晋和南北朝时期虽然乱,但使臣还是有的。
高洋的使臣崔柳出使高句丽,在酒宴上一言不合就左右开弓暴打高句丽王,丝毫没拿自己当外人。
隋朝时期的长孙晟,也就是长孙无忌和长孙皇后的亲爹,也是一代外交牛人,成语一箭双雕就是根据他的事迹创造出来的。
唐朝就更别说了,王玄策灭天竺,裴行俭镇西域,高表仁骂倭王……都在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大名。
总之,备选太多了,不知道下次来的是谁。
来到小院,班超看到透明的玻璃窗,神色惊讶:
“水晶居然能如此透亮?价值不菲吧?”
周易觉得外交圈子是不是都喜欢拿钱来衡量一切啊?陈汤来的时候张口闭口都是钱,没想到班超同样如此。
他说道:
“这是玻璃,用沙子煅烧出来的,价格连水晶的千分之一都没有。”
听到是沙子做的,班超就更惊讶了。
周易领着他来到水池旁,拧开水龙头让班超洗把脸,等会儿边吃边聊。
但看到清冽的水,班超下意识用手接,还俯身吨吨吨的喝了好几口:
“居然如此清冽甘甜,此水的设计颇为绝妙。”
他越这样,周易就越心疼,班超一辈子奉献给了西域,但他的子孙后代,却没受到应有的荫泽。
比如他儿子班勇,也是一代牛人,班超回到长安后,西域诸国纷纷复叛,班勇西出玉门关,再次将西域的叛乱弹压,结果忙活几年,在最后一战时,一起出兵的张朗为了抢功,提前赶到焉耆国,班勇迟了一步,因而被撤职,贬为庶民,在家郁郁而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