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剑五解锁!御剑掌杀劫!【8K】
189,剑五解锁!御剑掌杀劫!【8K】 (第1/2页)午后,李世民大船甲板上。
秦王府青年高手庞玉双手抱拳,对着陆沉一礼:
“请陆公子指教。”
陆沉素来认为,每个能成为一方高手的武者,武功一定有独到之处,有值得一看的闪光点,因此直至如今,他仍然认真对待着每一次正经比武,抬手还礼:
“庞兄请。”
今日午时,李世民在自家船上设宴,亲自乘小船来到陆沉船上邀请他赴宴。
陆沉便带上独孤凤前来赴宴。
至于婠婠,身份有点尴尬——慈航静斋看好李世民,那作为慈航静斋的宿敌,婠婠该如何对待李世民?
说不得哪天,阴癸派就要对李世民下杀手了。
因此婠婠便留在了陆沉船上,守护和氏璧。
午宴过后,李世民麾下一众高手,又纷纷向陆沉提请切磋。
高手要比武,陆沉当然来者不拒,欣然应允。
此时的庞玉,已经是他第三个对手。
长孙无忌、尉迟敬德都已经和陆沉交过手了,两者武功都颇有看点。
尤其尉迟敬德的“归藏鞭”,更是极具特色。
归藏鞭可刚可柔,既能如灵蛇一般蜿蜒矫捷,变化刁钻,又可灌注真气,变得若铁棍一般刚硬,施展棍法乃至枪矛之术,令陆沉都觉耳目一新,对“刚柔”之道的变化,更多几分感悟。
此刻。
庞玉与陆沉见过礼后,倏地踏前一步。
这一步踏出,他脚底像是踩上了滑轮,脚掌贴地滑掠而出,瞬息滑过一丈距离,来到陆沉身侧,两手撮指成剑,左劈右刺,攻向陆沉。
剑指出时,指尖劲气飒飒有声,宛若一双短剑,予人锋芒毕露,凌厉危险之感。
这正是庞玉绝学,化剑招入剑指的“太虚错手”。
面对这位也用“剑指”,并且剑指凝聚的劲气,也有分金断玉之力的对手,陆沉也颇来了几分兴致。
他单手并指作剑,指尖绽出三尺气剑,或挑或刺,或点或拨,以看似简单明了、节奏分明,实则快慢轻重、刚柔虚实变化莫测的剑式,轻松接下庞玉疾如骤雨的猛攻。
两人指尖气劲碰撞,发出一阵鞭炮般的啪啪炸裂声,迸出的气劲有如利刃碎片,刮面生痛,令旁观者都得运起护身真气,方可在三丈左右的距离继续围观。
独孤凤站在李世民身边,聚精会神地观战。
虽庞玉的武功,在她看来还弱了一些,两人若交手,以她如今的剑道造诣,有把握在百招之内拿下庞玉,但庞玉的“太虚错手”,也颇有几分可取之处。
尤其陆沉都在认真跟庞玉交手,场上看起来还有些势均力敌的感觉,独孤凤就更不会自负剑道造诣,不将他人绝学放在眼里。
说起来……
陆沉正经比武的话,跟谁都是势均力敌。
他甚至会让人产生一种错觉,感觉大名鼎鼎的陆沉,好像并没有传说中那么强大,而自己则好像比原本自我认知中更强。
然后这种错觉,就会驱使着他的对手,不知不觉将毕生所学发挥得淋漓尽致,乃至临阵之时灵光频闪,原有的种种疑惑不解都能豁然开朗,原本招式变化生疏滞涩之处都能融会贯通,越强越强,越强越爽,然后战着战着……
就精疲力竭,体力、功力乃至心力渐渐消耗一空。
如果陆沉愿意,甚至可以令人精气神不知不觉亏耗枯竭,活活累毙。
独孤凤与陆沉初相逢时首场切磋,就曾沉迷进去,给他耗尽了体力功力。
曲傲也曾因心灵破绽,陷入陆沉节奏,不知不觉被陆沉掏空了一身绝学老底。
想要不落入陆沉的节奏,除了要拥有极高的心灵修养,硬实力也必须至少能与陆沉旗鼓相当。
否则就算察觉不对,也会如同已然落入蛛网中的小虫,无力挣脱。
此刻庞玉就完全没有察觉到不对。
他越战越勇,双脚好似踩着滑轮,绕着陆沉高速旋绕,身法快得令人眼花缭乱,双手剑指更是化作道道虚实交错的绵密残影,几乎无法用肉眼捕捉。
他剑指上的劲力也越来越强,破空声好像狂风呼啸,大海起潮,观他神情,似也有种痛快得意的感觉。
观战众人神情都有些古怪。
尤其亲自与陆沉战过一场的长孙无忌、尉迟敬德,知道庞玉和他们一样,已经忘形了。
现在有多痛快,等会儿累得快要趴下时就有多狼狈。
陆沉一边维系着势均力敌的场面,一面静静感知着庞玉的情绪。
起初,庞玉神气内敛,感知不到任何情绪外溢。
而随着他不知不觉陷入陆沉节奏,在陆沉引导下将毕生所学尽情发挥,心绪也渐渐高昂乃至忘形,情绪便也开始散逸出来,被陆沉侦知。
当一道在陆沉感知中,呈现火红色泽,予他高昂炽烈之感的情绪,渐渐变得清晰凝实,令他油然生出一种“触手可及”之感时。
陆沉“心剑”一震,精神外溢,附于气剑之上,划出一道飘渺玄虚的无形剑弧,对着那道高昂炽烈的情绪波光轻轻一斩。
噗!
庞玉耳畔蓦地响起一道只他自己能听到的,水泡破碎般的轻响。
跟着就觉高昂振奋,炽烈如火的战意,像是被当头浇了一盆凉水,整个人心境瞬间变得一片安宁祥和。
这“安宁祥和”当然只是暂时,不可能真个从此变得佛系,再也不想动武。
心灵修养不弱的高手,甚至可以很快重新振奋战意。
但庞玉此时已至极限,已来不及再度振作。
心境变化的那一刹,前一刹身法还快得像陀螺的庞玉,忽然身形一晃,脚下一个踉跄,一头向着地板栽去。
还是陆沉用剑风力场托了一下,庞玉才没有以脸撞地。
庞玉在力场托举下勉强稳住身形,只觉浑身疲累至极,体力功力乃至心力都濒临枯竭,好想立刻躺下来呼呼大睡一场。
“惭愧!方才居然还以为自己真能跟陆公子势均力敌!”
庞玉此时才终于醒悟,自己竟然已经空乏至此,若不是陆沉掐灭他战意,再战下去,他可能真会心力枯竭,暴毙当场。
他心中暗自惊叹着陆沉打灭他战意的玄妙手段,同时一脸钦佩地对陆沉拱手一揖:
“多谢陆公子手下留情。陆公子剑术盖世,庞玉佩服。”
语气还带着明显的感激——与陆沉一战,庞玉大有所获,感觉回头好好揣摩感悟一番,“太虚错手”的造诣又能更上层楼。
陆沉礼貌回了一礼,客套两句,心里暗道:
“还是不行吗?”
接连三场比试,他每一场都成功引导着对手情绪外溢,又成功斩灭了对手情绪。
然而即便长孙无忌、尉迟敬德、庞玉都是高手,尤其尉迟敬德,还被许为继王薄之后的下一代鞭王,陆沉亦未能因此成功解锁“剑五”。
可见三人的武功,还达不到解锁“剑五”的要求。
陆沉不禁又将视线投向了红拂女。
或许,这位秦王府第一高手,会是符合要求的对手。
红拂女旁观三场比试,对陆沉的武功,仍然没能摸到头绪。
只觉他每一剑看着都是简单明了,节奏分明,无论用肉眼观察,还是气机感应,都察觉不出有何玄妙,偏偏就是能游刃有余地应对长孙无忌、尉迟敬德、庞玉各自风格截然不同的攻势。
这等神乎其神的剑术,令红拂女油然生出一种此剑不属人间,乃是天外飞来一般的感触。
她知道,想要明白陆沉剑术的玄机,恐怕得亲自下场一战方可。
陆沉已连战三场,以红拂女的心气,本不想立刻下场挑战。
可陆沉不仅看起来气定神闲,仿佛毫无消耗,竟还主动看向了她。
李世民、独孤凤以及秦王府一众高手,也纷纷看向红拂女。
既如此,红拂女也就不再迟疑,步入场中,对着陆沉拱手一揖:
“陆公子,红拂请教。”
她本名自然不叫红拂女。
只是她素来不愿提起前尘往事,也不提本名,从来都以红拂自称,久而久之,“红拂女”便成了她的名号。
陆沉抬手还礼:
“红拂姑娘请。”
红拂女反手摘下背上红拂,手握拂柄,抖手一挥,拂尘上那一把红色丝线陡地蓬张开来,仿佛千百根利刺,向着陆沉攒刺而来。
如此之多的红线利刺,不仅攻击方位各不相同,或直或斜,或绕出弧线,或弹抖震颤方位不定,就连每一根红线上附着的劲力,都各有细微变化,轻重虚实各不相同。
只这一式起手,便展现出远在长孙无忌、尉迟敬德、庞玉之上的掌控功底,着实不负她秦王府第一高手之名。
面对她这一招,陆沉都用出了更多的本事,气剑倏地划出一道圆弧,圆弧之中陡然生出强劲吸摄之力,似连身前空气都吸得点滴不存。
红拂女拂尘上那千百根红线,亦在那深渊漩涡般的吸摄之力牵引下,统统改为向着圆弧中心投去,连根根红线上那变化各不相同的劲力,亦都统一变化为向前直击。
红拂女眼中闪过一抹惊讶,皓腕一颤,拂尘红线猛地绞合,利剑一般向上一挑,真劲勃发之下,绞合成一股的千百根柔软红线,变得宛若宝剑一般锋锐,竟是强行挑破了那漩涡似的圆弧气场。
嘭!
震雷般的气劲震爆声中。
一道强劲气浪,狂滔一般四面八方冲击开去,直冲得观战众人衣襟紧贴前身,袖袍、下摆皆向后猎猎狂舞,啪啪作响,眼皮都被气劲压迫得不由自主眯了起来。
红拂女强行破了陆沉剑弧力场牵引,瞬间提聚全部功力,身形闪电般掠至陆沉侧后,全力向着陆沉猛攻而去。
她这把拂尘,变化比尉迟敬德的“归藏鞭”还要丰富灵活。
拂尘丝线绞合为一股时,既可如刀剑一般施展刀法、剑法,亦可施展短枪、判官笔、点穴撅等兵刃招式,甚至还可大开大阖,如大斧重锤一般劈砍轰打,以一把拂尘,轰出重兵般的威势。
更妙的是,拂尘还可随时刚柔变化。
明明一招重锤般的刚猛轰打,招至半途,拂尘又可瞬间化刚为柔,锤法变为软鞭技法,甚至突然散开,千百根丝线无孔不入地漫天绞杀攒刺。
若无极过人的感知洞察能力,势必会被她这变招层出不穷,令人防不胜防的拂尘打得狼狈不堪。
以陆沉心剑的感知洞察力,当然能够洞悉拂尘每一次变化。
即便如此,他也不禁对红拂女那瞬息百变的拂尘技法大为赞叹,拿出了远超与长孙无忌、尉迟敬德、庞玉交手时的本事,才维持住与红拂女的均势。
最令他赞叹的,是红拂女的心灵修为。
她的精神极度坚韧凝炼,在与陆沉疾速凌厉的攻防当中,无论何时都保持着近乎绝对的专注。
哪怕陆沉屡屡洞悉她招式,令她原本极为精妙的后招变化半途而废,她也毫无气馁挫败之意,令陆沉几乎察觉不到她一丝情绪起伏。
果然,但凡能够得到“第一”这种称号的,都有过人之处。
哪怕红拂女只是李世民麾下第一高手,单这份心志,都足以令人惊叹了。
不过心灵再是千锤百炼、坚韧无匹,只要还是血肉之躯的人类,心志就不可能绝对冰冷机械,就必然会有情绪起伏。
只看如何引导。
而陆沉不仅是纵横多个世界,百战百平,最擅长引导对手发挥的“平手剑”,他还拥有“剑四.心剑”,且如今心剑进阶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已能够主动引导对手暴露情绪。
与红拂女疾速攻防之时,陆沉心剑震颤,将一缕精神力附于气剑之上,将自己对于轻重、刚柔、快慢、虚实等法理的感悟注入。
于是当红拂女的拂尘,与他气剑碰撞时,气机感应之下,红拂女亦得到了一些零零碎碎的感悟,以她天赋,很快便融会贯通,令自己拂尘诸般变化更加精妙入微。
并且这并非“外魔”。
而是实实在在的法理感悟,是真正有益武道修为的资粮,并不会引起高手本能的警惕。
因此红拂女并未觉着有什么不对,只以为是自己在与陆沉这等顶尖高手对决之中,受他压力迸发了灵感,临阵获得了种种感悟。
饶是以红拂女的心志,这种灵感层出不穷,时时都有感悟,武功时时都在进步的神奇状态,亦令她情绪出现了波动,并在陆沉心剑那润物细无声的引导下,渐渐外溢开来。
陆沉终于捕捉到一丝轻盈明快,代表着“欣喜”之意的波光。
他毫不犹豫,捕捉到情绪波光的那一刹,气剑倏地一颤,挥出一道玄虚飘渺的剑弧,噗地一声,斩灭了红拂女那道“欣喜”情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