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如意谋职
第二百零七章 如意谋职 (第1/2页)辗转来到陈龙老师的工作点。这让我诧异的是,七月下旬第一次来到这里,找他,已经进入这个大院,就因为没有上二楼,就失之交臂。我都有些后悔,让我整整耽误了三个月时间。好在总算找到了这家工厂,还得到他热情接待。让我喝了一瓶南方特制菠萝啤后,心里乐滋滋的。我把事先写好的求职简给他后,安心地等待他跟杨老总汇报我的基本情况。他没有跟我打包票,实际上还有点不安,生怕被老总拒绝。晚上,住在陈龙的集体宿舍,还带我参观游览附近的珠海公园,吹吹珠江的凉风,感受南方大都市的繁华。一路车马劳顿,确实太疲倦了,一睡就是大天亮。
十月二十三日,一个特别让我铭刻的秋日。年过半百的杨总终于同意见我,马上准备面试。说着普通话,气质特好的老头微笑着问了我几句:你为什么放弃家乡的铁饭碗,要来广州打工吃苦?这个问题,我早就想好了,对答如流,让我很满意。立即安排我进厂。我满意想到,这家厂还有分厂,是做帽子的新厂,在白云机场附近。我看见杨总在认真地写介绍信,叫我下午乘厂车去新厂报到。我压制着激动的内心,离开了杨总,等待下午进厂正式参加南方第一份满意的工作,暂时安排在新车间做收发员,熟悉车间业务,掌握生产流程。
来自新疆的张司机,长得很帅,也很年轻。他开着轻型双排货车,离开繁华的中心区途径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的纪念地,转入城市的郊区一个叫棠溪村的地方。他带着我来到新厂,见了司徒副厂长和杨副厂长。再到新车间见了周梅主任和两位企管员,一位是统计员曾丽姑娘,很漂亮,高个子的湖南美女。一位就是老乡,叫刘闯的小帅哥。刘闯的老家与我们汉城相隔只有五十公里,一个地区的,是邻县,被称为川东小平原的好地方。车间主任也是广州本地的中年美女,近四十岁左右,高大,爱化装,还画了眼线,涂口红。听刘闯说,这周主任,嫁了一个美国人,年龄大自己二十岁,没有生育子女。平时都是两地分居。这家省属重点企业叫冠花帽厂,是广州最大的帽子生产企业,工人千余人。我所在的车间近百余人,这里全是新式的电动衣车。顶端是干起来,与生产分开的车间收发室,我们四位就住在里面,还有一位指导师在车间的车位上来回负责技术指导,培训新手,管理质量。最后有电梯,专供成品和原材料运输的,这就是由一个车间杂工负责上下搬运。电梯口就是包装部,也有专门的管理员杨美女负责,海南人,说话特别温柔,身材苗条。
我一一跟她们认识后,就坐在车间收发室,等刘闯负责培训我的业务。我一下由家乡的办公室转入车间收发室,环境差异特别大。这车间听得最多的就是衣车转动声,还有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青年女工说话的声音。
我是新来的,还是从教师岗位上转过来的,她们都觉得好奇,怎么连好好的教师都不当了,来干这个,是不是代课教师,还是因为犯过错误被开除了,无奈这下才来吃这份苦,议论纷纷。从眼神看,她们特别关注我。还听刘闯跟她们介绍,说我是四川老乡,她们就直接不再说普通话了。下午一报到就开始上班,坐着学业务。看着这流水线,陌生而又熟悉。三年前在最火的一部电视连续剧《外来妹》中展示的情景,一下出现在眼前,觉得好有缘。跟着刘老乡一起去排队打饭,长长的队伍,清一色的姑娘,一个男子挤进去,前后都是美女,第一次还有些不好意思。都在饭堂里坐下来边聊天,边吃饭,欢声笑语,人声鼎沸,好热闹的。当晚住在新厂里,一间男生大寝室,里面都是企管,在刘闯的介绍下,跟他们打招呼,算是认识了。
在食堂里吃第一顿早点后,在车间收发室坐一会,刘闯带我去见厂部写字楼,跟其他领导和中层见面,方便以后工作交流。晚上没有出去,急着跟老家写信,告诉他们,我已正式上班了,还是管理员,比普通工人轻松得多,生活和住宿都安排好了,让家人放心。
渐渐地熟悉了这里的人和环境,对这里的一花一草都开始喜欢了。陈龙过来看我,我说自己适应了这个工作,他也放心了。
上次来广州是火热的夏日,这次来此进入正式工作状态却是暖洋洋的秋季,这冥冥中是不是告诉我,秋季才是我的季节,因为我降临人间的那一刻就是秋季。有一诗句: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多么美丽的秋色写照,每当想起,都要反复吟诵,回味无穷。这仿佛就是为定制的诗句一般。我这一生中,注定了,我最喜欢的季节就是秋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