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四合院,傻柱:我这辈子父母双全 > 第252章 大鳄落幕,资本受挫

第252章 大鳄落幕,资本受挫

第252章 大鳄落幕,资本受挫 (第1/2页)

恒指持续阴跌,小满的金融团队越发忙碌,甚至还加了人。
  
  他们精准狙击会德丰、太古等目标,在混乱中持续收割利润,弹药库愈发充盈。
  
  不久后,阿浪手持黄河实业成为怡和置地最大单一股东的证明文件,昂然踏入怡和置地董事会。
  
  当他宣布:“即日起,黄河实业行使股东权利。”
  
  怡和慌了,怡和在香江最赚钱的岂是还是房产。
  
  消息传回伦敦,怡和洋行真正的主人,老凯瑟克坐不住了。
  
  他亲自飞抵香江,通过汇丰大班沈弼递话,请求面见何雨柱。
  
  汇丰银行某高级会客室内,气氛凝重。
  
  老凯瑟克拄着手杖,面容疲惫,强撑着昔日威严。
  
  沈弼作陪,神色复杂。
  
  何雨柱带着阿浪准时出现。
  
  “何先生,”老凯瑟克开门见山,“怡和愿意付出代价,恳请阁下…高抬贵手。我们希望能赎回部分核心资产,特别是置地股权。”
  
  何雨柱端起茶杯,目光平静:“凯瑟克爵士,商场如战场,成王败寇。怡和挑起战端时,可曾想过高抬贵手?”
  
  老凯瑟克喉结滚动:“此一时彼一时,格罗夫纳之事,非我本意,实属无奈。怡和愿以高于市价…”
  
  何雨柱抬手打断:“市价?”
  
  他看向阿浪。阿浪会意,报出一串数字,正是当前怡和置地惨不忍睹的股价。
  
  “按这个价,黄河可以继续增持。”何雨柱道。
  
  老凯瑟克脸色灰败,握着手杖的手微微发颤。
  
  沈弼轻咳一声,试图缓和:“何生,冤家宜解不宜结。凯瑟克爵士亲至,诚意十足。若能达成和解,对稳定市场也有利。”
  
  何雨柱放下茶杯,看向老凯瑟克:“想谈,可以。三件事:第一,怡和旗下所有码头业务,包括剩余权益,整体作价,打包卖给九龙仓。第二,怡和洋行在香江的地产项目,黄河实业拥有优先收购权,价格我们评估。第三,”他顿了顿,“怡和彻底退出葵涌,承诺永不涉足香江港口。”
  
  条件苛刻至极,几乎是要肢解怡和在港根基。
  
  老凯瑟克胸口起伏,沉默良久,最终,仿佛瞬间苍老了十岁,颓然道:“我需要时间…考虑。”
  
  何雨柱起身:“静候佳音。”
  
  他带着阿浪离去,留下包厢内死一般的沉寂。
  
  老凯瑟克望着窗外的维多利亚港,第一次感到,属于怡和的辉煌,正在这片土地上无可挽回地熄灭。
  
  老凯瑟克的“考虑”并未持续太久。
  
  怡和一连开了五天的董事会,愣是找不到在香江的解决方案,董事们一致认为怡和的后路在全世界,除了香江。
  
  一周后,一份由怡和洋行总部发出的正式函件摆在了何雨柱的案头。
  
  函件措辞正式而克制,核心内容却清晰无比:怡和洋行愿意整体出售其在香江的所有核心业务及资产,包括怡和置地剩余股权、旗下未售物业、牛奶国际(美心、万宁、7-11)、怡和船务剩余资产、以及所有未列入先前资产包的零散权益。
  
  但价格,却是一个令人瞠目的天文数字——十五亿港币。
  
  “十五亿?”阿浪看着何雨柱递过来的文件,嗤笑出声,“老板他们是真敢要啊,这老狐狸,临走还想狠狠咬一口,做梦呢!市场恐慌还没过去,他这些资产打包起来,按现在市价能值五六亿就不错了!”
  
  何雨柱神色平静,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这是他们最后的倔强,也是试探我们的底线。想给这场百年殖民商业的落幕,留一个体面的价码。”
  
  他拿起钢笔,在文件空白处迅速写下几行字,然后递给阿浪:“回复他们。两个方案。”
  
  方案一:打包价3.5亿港币,一次性现金支付。
  
  方案二:维持原价十五亿,黄河实业放弃整体收购,但会加快股市和其他方面的行动。
  
  最后还有一行小字备注:“方案一为最终出价,不接受议价。十日内有效。逾期将执行方案二。”
  
  “老板,这…这比我们之前买汇丰资产包还便宜了两千万啊!”阿浪惊讶道,这真是“打骨折”了。
  
  “此一时彼一时。”何雨柱眼神锐利,“那时是汇丰急于脱手止损,怡和还有幻想。现在,是怡和跪地求卖,幻想破灭,且市场更糟。方案一,是给他们一个相对体面、快速离场的通道,拿钱走人,彻底解脱。方案二,是告诉他们,拖下去,他们连这‘骨折价’都拿不到,现在股市一天一个价还在不停地跌,再拖下去他们的市值只会更贱!”
  
  “我明白了!我立刻让律师团队按这个意思起草正式回复。”
  
  怡和洋行总部,顶层办公室。
  
  老凯瑟克拿着那份冰冷而残酷的“3.5亿港币”方案,手不受控制地颤抖着。
  
  那份二十五亿的幻想,在对方轻描淡写的“股市继续收购”威胁面前,脆弱得像一张废纸。
  
  “爵士…”一旁的财务总监声音干涩。
  
  老凯瑟克闭上眼,深深吸了一口气,他也想过动用官方的力量,但是可行性不高,人家用的是正当的手段,再这么搞下去香江的怡和就得破产了,到时候可不是骨折价这么简单了,资不抵债人家随便出点钱就拿走了。
  
  百年基业败于他手,他感觉有点扛不住。
  
  再睁开时,他的眼中只剩下疲惫和认命,整个人仿佛老了十岁。
  
  “回复黄河实业…我们…”他的声音沙哑,每一个字都说得很难,“…接受方案一。”
  
  1973年,这场由葵涌码头价格战点燃,最终席卷整个英资财团、震动香江的金融与商业大战,以黄河实业鲸吞九龙仓、肢解怡和、并收获庞大现金流的全面胜利而告终。
  
  尘埃落定。
  
  香江的商业格局,提前十年被改写。
  
  一个以“黄河实业”为核心的庞大商业帝国,昂然崛起。
  
  怡和洋行黯然接受“骨折价”,打包出售香江核心资产的消息,如同在沸腾的油锅里泼进冷水,瞬间炸响整个香江商界。
  
  观望的欧美资本圈一片哗然。
  
  黄河实业展现的雷霆手段与精准算计,令他们深感忌惮。
  
  汇丰沈弼面色阴沉,这笔“止损”交易最终演变成对怡和的肢解,汇丰虽得现金,却也见证了一个重要客户的崩塌,自身影响力无形受挫。
  
  其他英资如太古、会德丰,更是兔死狐悲,加紧收缩防线,唯恐成为下一个目标。
  
  那些依附英资、以洋行为荣的“高等华人”们,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惶恐。
  
  怡和的倒下,砸碎了他们赖以生存的金字塔尖。
  
  酒会上窃窃私语的不再是伦敦时尚,而是如何向新崛起的黄河实业靠拢。
  
  有人已经开始绞尽脑汁,试图搭上何雨柱这条新的大船。
  
  黄河实业总部的宴会厅灯火通明。
  
  霍英东携李欢亲至,笑容真诚:“何生,这一仗打得漂亮!扬眉吐气!”
  
  何雨柱含笑相迎:“霍生过誉,恰逢其会罢了。”
  
  李欢感叹:“怡和百年根基,竟被何生数月瓦解,手段魄力,令人叹服。”
  
  何雨柱举杯:“往后,还需诸位多多帮衬。”
  
  气氛融洽,这是真心来贺。
  
  至于那些没有被邀请的就酸的不得了了,正在想办法弥补之前跟黄河的嫌隙,比如包船王、李超人之流。
  
  当然他们也存着别的小心思,包船王盯上了怡和船运,李超人则是盯上了怡和置地和葵涌,想分一杯羹。
  
  而黄河实业总部正在觥筹交错之时,太古洋行顶层会议室烟雾缭绕。
  
  西蒙褪去绅士面具,指尖用力戳着桌面地图:“九龙仓码头是心脏!何飞用阴招得手,根基不稳。我们联手吃下流通股,夺回控制权!”他鹰隼般的目光扫过太古大班施怀雅和会德丰主席马登,“格罗夫纳的现金弹药充足,只要你们稳住阵脚,股价就能翻盘!”
  
  沈弼静坐角落,垂眸轻咳一声:“汇丰.不便直接入场,但资金通道畅通。”
  
  施怀雅掐灭雪茄,灰白烟雾后眼神阴晴不定。
  
  马登指关节捏得发白——九龙仓最后的股份若失,下一个就是会德丰的船坞和仓库。
  
  两人无声对视,这步棋太险了,但是他们更怕他们是黄河的下一个目标。
  
  1973年7月上旬的某一天。
  
  白毅峰的情报送到何雨柱案头:“老板,格罗夫纳联合账户今起扫货九龙仓,英资跟风。”
  
  “那就放一些饵出去,只要保证我们能坐稳董事会主席的位置就行。”
  
  “是,期市空单已就位,三倍杠杆静候猎物。”小满在一旁道。
  
  “三倍是不是低了点,格罗夫纳还是很有钱的。”何雨柱道。
  
  “柱子哥,再加是不是冒险了点?”
  
  “现在大盘指数多少了?”
  
  “在480点左右盘桓。”
  
  “还记得我跟你说的最低是多少么?”
  
  “150。”
  
  “那你担心什么?这段时间你们应该也是斩获颇丰吧,舍小求大在格罗夫纳身上狠狠咬下一块肉来。”
  
  “是,我这就回去修改方案。”
  
  黄河这边在紧张的准备筹码等着狙击联合资本。
  
  格罗夫纳的攻势并没有何雨柱久等,而且来得很迅猛。
  
  7月中旬的港交所,九龙仓股价像被注入强心针,从18港元一路跳涨,短短十日便冲破30港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