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屯田新制
第234章,屯田新制 (第2/2页)胡大勇在一旁挠头:“南宫先生,这有啥不一样?不就是干得多拿得多?”
“大不一样!”南宫珏摇摇头,目光灼灼地盯着林川,“寻常佃农,耕地主之田,缴半成租便算宽厚,余下的仅够糊口,哪有心思精耕细作?可按大人这法子……”
他遏制不住激动,站起身来,紧踱了两步:“干得好便能多分粮、多换布帛,甚至折算银钱,这是把田地里的’利’,明明白白摊在百姓眼前!他们不是为地主耕,不是为官府耕,是为自己耕!这般一来,不用催促,自会有人琢磨着如何多打粮、多干活……这才是’驱民以利,而非驱民以力’啊!”
胡大勇听不大懂,纳闷道:“你这意思……大人这法子,到底是好还是不好?”
“实在妙极啊!”南宫珏惊叹道,“若按此法耕种,农稷房统管调度,既免了分户相争之弊,又能借’多劳多得’聚人心。春耕时,农队合力引水灌田;秋收时,人人争先收割晾晒……若是人人都有这股劲,何愁田地不丰?大人这法子,简直……闻所未闻!!”
他转向林川,深深一揖:“属下拜服!”
“哈哈哈哈哈!”胡大勇大笑几声,“妙就好!妙就好!周老头他们要是知道多打了粮食,还能多分酒喝,那可得美死了!”
“不止是酒!”南宫珏笑道,“若是年成好,商货房能换回的盐、布、农具,都能按工分折算。长此以往,铁林谷的百姓看着地里的庄稼,便如看着自家银钱一般上心。大人这是要让土地和人心,都扎下根来啊!”
林川看着南宫珏兴奋的模样,笑道:“小事而已,不过是想让干活的人得实在好处罢了。”
“小事而已?”南宫珏摇摇头,认真道,“这可不是小事。《孟子》有云’有恒产者有恒心’,大人这法子,加上工分制,便是给了百姓’恒产’之外的’恒利’。有了这份利,农队便如铁军一般,不用扬鞭,自会奋蹄!”
“哎呀夸就夸,你老整这些文邹邹的,听的我头大。”胡大勇埋怨道。
“胡副将,你本就头大如斗,与在下言语何干?”南宫珏头也不抬地怼了一句。
“哎?这话我听懂了啊!”
胡大勇瞪圆了眼睛,“姓南的,合着你损人的时候就不拽那些之乎者也了?”
南宫珏搁下笔,指尖揉了揉眉心,无奈道:“说了多少次,在下复姓南宫。南、宫,二字相连,并非单姓’南’。”
“什么南宫北宫的?”胡大勇撇撇嘴,拿起一张地契扇了扇,“依我看,你就姓南,名公爵。反正听着跟个官儿似的,也配你这酸文假醋的性子。”
南宫珏被他气得发笑,拿起笔在他登记错的地方打了个叉:“先把’青州西乡’写成‘青州西村’的账改过来,再论在下的姓氏不迟,胡大笔吏。”
胡大勇听了一愣:“你骂我什么?胡大逼咧?”
“是胡大笔吏啊!”
南宫珏哭笑不得。
“你听听!”
胡大勇扭过头,“大人,他是不是骂我?”
“你俩的事儿,别带上我。”
林川也不理他,坐在一旁数起了盐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