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 章 利玛窦的信众来了
第49 章 利玛窦的信众来了 (第2/2页)但小老虎觉得这些还不够。
他牢记余令的话,成大事的人不光有明面上的煌煌烨烨,还必须要有看不见的鬼蜮伎俩,大义要有,手段也要有。
所以,小捡,地扁蛇这样的人才会成为书铺子的管事。
他们一来,书铺子安静多了,地扁蛇这帮子混子敢往余令家里扔尖尖,他们自然也敢朝别人家里扔。
抓住了也不怕,按律法走呗,反正衙门也有人。
除了徐光启这个世人皆知的教徒,这些年小老虎还查出来了很多人。
有工部的李之藻,监察御史杨廷筠等……
小老虎看过东厂的密奏,他说在东南沿海信教人数众多,势力颇大……
在万历四十四年礼部侍郎沈㴶奏请朝廷禁教后,杨廷筠将其在杭州宅院提供给西方教士隐匿,逃避朝廷的驱逐。
(pS:史料记载出自宗教大辞典,1998第945页,知网可查询)
小老虎说这些人的口号是“以我为主,补益王化”。
意思是他们信教不是单单为了信教,而是学习他们的知识,来为朝廷效力。
余令觉得这些话没有问题,也的确学到了,朝廷也用到了。
可问题是这个事情就像走亲戚一样,要有来有往才是维持关系之道。
人家那些西方人也不是傻子,他们最是势力了,最慕强了
不可能说我一直付出不要回报。
人家肯定也要大明这边的东西的,大明都禁海,还冒着被抓的风险,方设法往大明来!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才是本质。
简单的寒暄后太子开始见其他的臣子,说的也都是场面话。
可能王安在身侧,太子的话都是大差不差的场面话。
拜了太子,拜年这件事就结束了。
臣子可以回家,在衙门开印前,臣子之间可以互相拜年,走动。
走出大殿,余令被喊声叫住,苏怀瑾眯了眯,见是以令人讨厌的御史,先行告辞。
“余大人新年好,下官杨廷筠拜见余大人,不知能否和大人同行,下官想问大人几句话可行!”
明明是商量事,他这口气却像是在吩咐,果然很御史。
“杨大人请!”
走下台阶,杨廷筠看了一眼余令低声道:“不知道大人对“利氏学”如何看待!”
余令一愣,才想起天主教在京城也叫“利氏之教”或“利氏学”。
“我不信,但我尊重他的存在!”
杨廷筠笑了笑,继续道:
“大人离京之前贩卖了利玛窦传教士的书铺,听说大人带走了里面的全部书籍是么?”
“是的,藏在地窖里的书我全部带走了,我回去也看了,攒劲的很,攒劲的很!”
杨廷筠一愣,忍不住道:“大人看的懂?”
“余幼时即嗜学,别忘了,书铺子可是利玛窦先生见我伶俐,特意赠送与我的,保人,衙门都在呢!”
杨廷筠又看了一眼余令忽然道:
“不瞒着大人,我信奉余利氏学,大人可否把书还给我们!”
余令笑了笑,直接道:“可以,但我有个要求!”
“大人你说!”
“利玛窦先生来京城这些年无产业,无子女,却永远都不缺钱花,还在京城认识了你们这些达官显贵!”
余令停下脚步,望着杨廷筠道:
“你告诉我他的钱怎么来的,我就把书还你!”
杨廷筠一愣,眼眸闪过一丝的慌乱,闻言笑道:“那都是信徒所赠予!”
“唉,把我当傻子糊弄啊,他一来就有成群结队的信徒?”
余令摇了摇头喃喃道:
“我一大明人去大明的长安险些都活不了,他一外来户,在大明严苛的传教律法之下还能有你们这样的信徒,这是厉害啊!”
杨廷筠深吸一口气:“大人到底要什么?”
“我什么都不要,我只是较真,我好奇他是怎么活下来的,这好像没什么吧!”
杨廷筠不说话了,这个问题没什么,可问题太大了,他关乎一条线,这条线的利润太大了。
见余令越走越快,杨廷筠忍不住道:
“大人,不要后悔!”
余令一愣,早间被威胁,现在又被威胁,扭头不善道:
“你威胁我?”
“不敢,我只是做神要我做的事情!”
余令闻言嗤笑道:“起初,神创造了天地,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神说要有光.....”
余令呵呵一笑,好不客气道:
“还神要你做到事情,既然如此你去找你的神吧,我只信我的老祖宗,他们告诉我要靠自己的双手!”
余令走了,再也没回头。
杨廷筠走了宫门,一群人围了上来,七嘴八舌道:
“如何?”
“不行,这小子难缠,他不信任何神佛!”
“那怎么办?”
杨廷筠深吸一口气,忍不住道:“余令看不懂那些文字,他自然什么都不知道,我的意思是派人去长安!”
“做什么?”
杨廷筠低着头,一字一顿道:“拿回那些书,或者焚毁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