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4章 你是哪家的家丁啊
第 54章 你是哪家的家丁啊 (第1/2页)“辅臣,长安来了两伙人,他们是一伙的!”
长安来了两伙人。
很聪明,知道一明一暗,一前一后。
之所以被注意到是因为这批人都带着家伙,不像是生意人。
开始的时候王辅臣也注意到了。
以为是生意人,就没去怎么搭理。
如今的长安做生意的人很多,只要不闹事王辅臣很少去搭理这些生意人。
因为生意人真的很害怕衙门的人,那些小商人,一看到衙门的人腰杆就弯了。
说句话糙理不糙的……
搞垮一个商队实在太简单了,去一个小衙役,挑你一个小毛病,咬住不松口,就不让你货物落地就完了。
衙役真的有能力办到。
满载而来,“满载而归”对商队而言看似没有损失,其实就是最大的损失。
这一路等于白跑了,运输成本太高了,人力成本也高。
最好的止损方式就是贱卖。
大商队能扛得住亏本的贱卖,对于那些靠着搭伙组建起来的小商队而言,一次的亏本就散伙了。
所以,一个不爱管闲事的衙门太重要了。
税高点也好说,只要不折腾也能接受。
余令的经济法很差,只是皮毛,也没有过人的本事去搞一套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出来。
余令没做什么,全都按照先辈们的经验来。
所以,余令会用酷吏的手段来让长安安全起来。
商贾可以一起坐起来谈生意,指定衙役的作用就是收税的。
别的他干不了,一旦干了就剁手。
只要把税交了,衙门的人立刻就走。
经过这两年的经营,长安的商业氛围好多了,衙门也慢慢的有了诚信。
如今都有人在说余令和茹让是青天大老爷,是父母官了。
先前的时候这群人可不这么说。
安全的环境,再配以长安优越的地理位置,如今的长安商队越来越多,已经有大商在这里建库房了。
今年开春以来大慈恩寺的客房就没有空过,在那里帮忙的妇人赚的钱都可以养家了。
洗衣,做饭,洗菜,打扫厢房,这都是活儿,这些活儿都要人做。
商队带来的人气,带来了很多就业岗位,但也带来了压力。
商队把长安安全富足的口碑宣传了出去。
不但越来越多的商队来长安了,好多活不下去的人也来长安了。
如今的长安是三教九流,龙蛇混杂,都有人开始成立帮派,开始跟谭伯长手底下的那群人来争抢牙人的生意。
这个事王辅臣不管,只要不见血,不去欺负百姓和商队,他没心情去看这些。
在他眼里,这和过家家有什么区别。
相互制衡才好管,一家独大不行,一旦出了意外那就垮了,会出大事。
自余令走后,这段时间王辅臣都记不得抓了多少賊偷。
偷大慈恩香火钱的,偷商队物资的,还有抢劫的。
不抓没办法,如今开春已经有大户开始大面积种植土豆了,半夜都会有人去地里刨,去偷土豆。
抓小偷的时候竟然抓了一伙盗墓的。
小偷小摸的打一顿就行,怕打的可以去山上种茶籽。
这群人没有多大胆子,偷的东西多是为填饱肚子。
可盗墓贼就不一样了。
在历朝历代里盗墓贼只要被抓,那就不会有一个好下场。
在汉朝盗掘古墓者与拐卖人口、讹诈、杀人同罪,处以磔刑。
在大明,若有大赦天下的恩贼,盗墓贼就不在赦免范围之内。
只要被抓,处绞刑或斩首选一个可以了。
王辅臣一次吊死了二十七人。
武功卫所也出来了三百人参与长安的治安。
王辅臣的狠辣比之余令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莫伸手,伸手必被抓,王阎王是他现在的外号。
王辅臣这还算是仁慈的。
偷土豆的人若是被那些员外士绅抓住直接挂在田地边的树上,上去容易,下来就难了。
这群人比王辅臣狠多了。
“小黑,他们这次是来做生意的?”
“啥啊,做锤子的生意,马车都是空的,小的倒是怀疑他们这次像是来拉货的,他们身上没有生意人的味道!”
朱存相闻言淡淡道:“家丁!”
王辅臣闻言一愣,见王辅臣看着自己,朱存相淡淡道:
“还不是一般的家丁,他们身上的那股傲气模仿不来的!”
王辅臣想了想:
“小黑子,他们多少人!”
“骑马的一共三十二人,另一伙人就多了,足足有八十人,这两伙人加起来一共是一百十一十二人!”
“这人数好,一个百户满编队!”
王辅臣闻言一愣,朱存相这个无心之言猛地让他警惕了起来。
若是真的,一个百户满编队可做的事情就太多了。
在没有防备之下,这群人可以杀穿县衙。
就算有防备,一个全是家丁组成的百户满编队也能造成很大的祸患。
若是有人着甲,会更恐怖,危害会更大。
“去查他们是哪里人,来长安做什么,携带了多少武器,都是什么武器,武器报备了没有,令书是谁的!”
“是!”
小黑子走了,查这个就很简单,正常的去问,正常的去登记就行,这是为所有人的安全着想。
小心无大错。
王辅臣的戒备是对的,这群人来长安的目的就不单纯。
刚在大慈恩寺落下脚几个管事模样的人就聚在一起。
“余家很好找,就在离这里不远的黄渠村!”
“这个我们也知道,问题是我们得知道东西藏在哪里,得知道余家布局才好下手,所以我们得进入余家!”
说罢,这人抬起头:“谁去!”
“我去吧!”
“好,既然耿冬小旗接了这个活儿,那我们其余人也别闲着了,按照职责忙起来,记住,余家是靠军功起家,大家要格外的小心!”
“是!”
门开了,身子又长高许多的苦行小和尚好奇的望着这群人。
不是这群人长得怪,而是他们走路有问题。
可这个问题一般人发现不了。
这群人的每一次落脚似乎都是脚掌先落地,在武学的说法上是便于落脚趾抓,继而蹬地力发。
苦行挠挠头喃喃道:
“师父说力发于足,前脚掌为轴而脚跟蹬出成扣,以便调脚发劲,应对不测,这群人在干啥的?”
昔日的小和尚如今是真的长大了。
脸不圆了,没以前可爱,替代可爱的是俊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