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 > 第441章 组合拳!文臣缙绅被打傻了!

第441章 组合拳!文臣缙绅被打傻了!

第441章 组合拳!文臣缙绅被打傻了! (第1/2页)

这哪里是仓促应对?分明是一场精心布局的反杀!
  
  先是用藩王改封海外这招,顺着他们“宗室当守边疆”的话头,反手将内地藩王尽数遣往海外,既堵住了他们借“礼制”发难的嘴,又冠冕堂皇地推进了削藩大计,让他们想反驳都找不到立足点。
  
  紧接着,不等他们从震惊中回过神,立刻抛出科举舞弊案,这记重拳更是精准狠辣,直接将矛头对准了他们这些江南士绅安身立命的根基——对科举取士的话语权。
  
  江南士绅能在朝堂上呼风唤雨,靠的不就是世代积累的文脉、门生故吏遍布天下的势力?
  
  科举是他们输送人才、垄断权力的命脉,如今被撕开一个大口子,爆出主考官徇私、南北失衡的丑闻,等于直接动摇了他们的根基。
  
  这两记重拳,来得又快又狠,环环相扣,打得他们措手不及,毫无还手之力。
  
  想辩解藩王改封不妥?皇帝是“应你们之请”;想遮掩科举舞弊?都察院已经拿出了铁证。
  
  进退两难之间,他们才惊觉,自己早已掉进了老朱挖好的陷阱,每一步挣扎,都只会让自己陷得更深。
  
  詹徽浑身发抖,看着龙椅上那个看似平静的帝王,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什么叫“天威难测”。
  
  他们以为拿捏住了皇帝“重礼制”、“惜名声”的软肋,却没料到,这位从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开国之君,最擅长的就是将别人的武器抢过来,反手捅进对方的心脏。
  
  刘三吾更是面如死灰,花白的胡须黏在颤抖的嘴唇上——他终于明白,自己引以为傲的“文臣魁首”身份,在绝对的皇权面前,不过是随时可以被碾碎的尘埃。
  
  这场博弈,他们从一开始就输了,输得彻彻底底。
  
  “刘三吾,”朱元璋的声音冷得像腊月的寒风,刮过奉天殿的金砖地,带着刺骨的寒意,“你是本次科举主考,掌阅卷之权,如今闹出这南北失衡的局面,还被查出偏袒之嫌,此事你有何话说?”
  
  刘三吾浑身一颤,“噗通”一声跪倒在地,膝盖撞在坚硬的金砖上,发出沉闷的响声。
  
  他花白的头颅深深埋下,老泪纵横,顺着布满皱纹的脸颊滑落,沾湿了身前的地面:“陛下,臣……臣绝无徇私之意啊!臣阅卷时,皆是依文章优劣定等第,只是北方举子的学问确实……确实不如南方士子扎实,臣也是依理而行,不敢有半分偏私……”
  
  “笑话!”不等刘三吾说完,韩宜可便厉声驳斥,声音响彻大殿,“臣这里有北方举子的原卷,字字珠玑,论经世致用之策,论家国天下之思,皆有独到之处,哪里不如南方士子?刘大人这般说辞,莫非是觉得北方历经战乱,便再无可用之才?莫非是觉得北方数百万生民,都不配为我大明效力?”
  
  他上前一步,将答卷重重顿在地上,纸张翻动的声音在寂静的殿内格外刺耳:“当年随陛下平定天下,收复燕云、横扫中原的功臣,多是北方子弟!如今北方士子寒窗苦读,盼着能为国效力,你却以‘学问不如’为由将他们拒之门外,这不是偏见是什么?这不是堵死北方士子的上升之路是什么?刘三吾,你身为士林魁首,竟说出这等偏颇之言,对得起天下士子的期盼吗?对得起陛下‘天下英才尽入吾彀中’的初衷吗?”
  
  韩宜可的话如连珠炮般掷出,每一句都直指要害。
  
  北方官员纷纷附和,怒视着跪在地上的刘三吾,而南方官员则大多低头不语,连先前想为刘三吾辩解的人,此刻也哑口无言——韩宜可的话戳中了最关键的痛处:科举不公,伤的是北方士子的心,更是动摇了大明南北一体的根基。
  
  刘三吾被驳斥得张口结舌,嘴唇哆嗦着,却再也说不出一句辩解的话。他知道,“北方无才”这四个字,已经彻底将他钉在了偏袒的耻辱柱上。
  
  随后韩宜可便从卷宗中取出几封准备好的答卷,双手捧着高高举起。
  
  这些卷子早已被都察院仔细誊抄过,墨迹清晰,字迹工整——既有被主考官刻意黜落的北方举子答卷,文章立论扎实,论据翔实,字里行间透着一股经世致用的锐气;也有被刻意选入的南方举子答卷,不仅文辞晦涩,论点牵强,甚至还有几处明显的典故误用,字里行间满是酸腐之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