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自动钓鱼装置
第163章 自动钓鱼装置 (第1/2页)第八天,清晨六点半,天际线还沉浸在一片深邃的靛蓝色中,只有几颗最亮的星辰仍在顽强地闪烁。
林予安他已经睁开了眼睛,生物钟让他准时醒来,
昨夜的高强度劳动,但经过金手指加强的体质让他浑身没有任何的不适,显然经过一夜的回复,昨天的疲惫已经完全消失。
他没有赖床,在生存挑战中,时间是比食物更稀缺的资源,每一分钟都必须被精打细算。
他迅速钻出睡袋穿好衣服,走出临时庇护所。
刺骨的晨风让他精神一振,然后便开始了他雷打不动的清晨例行工作。
他首先走向那片针叶林,这次多个弹性吊索陷阱依然静悄悄地立在那里,没有任何被触发的迹象。
对此他毫不意外,甚至没有在镜头前多说一句话。
陷阱的收获具有极大的偶然性,每日的检查更像是一种必须日常任务,一种对概率的持续投资。
没有收获,便意味着无需花费时间处理猎物。
他立刻调转方向,向着香蒲聚集地走去,挖了一个多小时的香蒲,收获十几斤。
然后便赶往海岸线,今天低潮的黄金窗口期要来了。
他轻车熟路地来到那片富饶的礁石区,动作高效得如同一台精密的采集机器。
弯腰、翻找、用刀撬、放入采集袋……每一个动作都干净利落,已然像一个成熟收货工,贻贝、帽贝、海螺,都成了他的囊中之物。
就在他准备离开时,在一个被巨大岩石环绕、阳光能够照射到的大型潮汐池里,他有了一个意外的发现。
他翻开一块浸在水中的石头,在石下的缝隙深处,他看到了一抹暗红色的身影。
那是一只巴掌大小的岩蟹,因为水温极低,它的动作变得异常迟缓,几乎像是被冻僵了。
它只是徒劳地挥舞了一下蟹钳,便被林予安轻松地从石缝里抓了出来。
“一个惊喜。”林予安对着镜头展示了一下这只几乎没有反抗能力的螃蟹。
“在这种季节还能找到它,算是运气不错。它能为今晚的汤增加一点额外的鲜味。”
他将这唯一的、宝贵的螃蟹和其它海产一起,放入了采集袋中。”
短短两个多小时,他又收获了近二十公斤的海产。
他迅速地回到营地,用最快的速度开始准备一顿简单但高蛋白的早午餐。
将贻贝、海螺连同那只岩蟹,还有最少两斤的香蒲根,一起放入锅中,加入少许湖水直接煮熟。
很快,锅里的水便沸腾了,岩蟹的外壳在高温下迅速变成了诱人的鲜红色。
他先将螃蟹夹了出来,熟练地掰开蟹壳,一股鲜甜的海洋气息扑面而来。
蟹肉虽然不多,但每一丝都极其鲜美,这意外的收获,为单调的早餐增添了一份难得的美味。
此时,已经是上午十一点多。
阳光正好,风力也稍有减弱,但他没有立刻开始繁重的石工活。
而是抬起头,看了一眼那片平静的淡水湖,一个更高效的计划在他脑中成型。
他对着镜头说道:“在高强度施工期间,我不可能有整块的时间去主动钓鱼。”
“所以,在开始今天的体力活之前,我必须先建立一套能24小时自动工作的被动捕鱼系统。”
“说不定运气来了,这小小的投入,就会换来未来几天的食物保障。”
他从背包里拿出他的钓鱼套装,那卷坚韧的大力马PE线和一小盒伽玛卡兹鱼钩。
第一步不是去水边,而是走进了附近的树林,开始寻找制作弹性杆的完美材料。
“我们不能指望水边刚好有位置合适的弹性树木。”他一边搜寻,一边对着镜头解释。
“更可靠的做法,是自己制作钓鱼竿,然后将它们安装在任何我们想要的位置。”
“最好的材料是桦树或柳树的树苗,它们的木质纤维长,韧性极佳。”
他很快就在林中找到了一片生长着年轻桦树的区域,他从中挑选了三棵大约手腕粗细,长得笔直且长度超过四米的树苗。
用斧子和锯子,他迅速地将它们从根部放倒,并清理掉所有侧枝,得到了三根光滑修长的弹性木杆。
他将这三根未来的“自动鱼竿”,扛回了淡水湖边。
现在,他才开始勘察地形,寻找三个完美的“工位”。
最终,他选定了三个相隔十几米的位置。
接下来是安装鱼竿,这绝不是简单地把木杆插进土里那么简单。
他先在第一个钓位旁,用斧背将一根粗壮,长约半米木桩,深深地砸入地下。
还好,河边的土质还算松软,不是很费力地就轻松砸了进去。
然后,他将第一根桦木杆粗壮的一端,紧紧地抵住这个主锚点的后方。
为了防止木杆左右滑动,他又在主锚点两侧各打下了一根更细的辅助桩,形成一个稳固的“U”形卡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