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决战时刻
第89章 决战时刻 (第1/2页)黑暗里没有呼吸声。
林深睁开眼,第一反应不是动,而是确认——手指还在,右臂的蓝光停在肩胛骨下方半寸,像一道凝固的潮水。终端屏幕亮着,那行“第117次重启准备中”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倒计时:03:17:42。
他没死。
至少,还没完全死。
身体是实的,指挥舱的金属椅硌着尾椎,冷得发麻。头顶的应急灯闪了两下,红光扫过他脸上干涸的血迹。他抬起左手,摸了摸右臂,皮肤下的纹路还在蠕动,但速度慢了。系统没吞噬他,只是把他卡在了中间——既不是数据流里的残影,也不是完全的活人。
他现在是锚点,也是火种。
“文明火种共鸣计划”还挂着后台进程,能量值归零,但缓存区留着一段音频——《正气歌》的节拍模板,是他上一轮上传的。那是他最后的引信。
他没时间问为什么自己还在这儿。问题不重要,动作才重要。
林深咬牙,扯断左腕上的神经接驳线,血珠溅在终端面板上。他不能让系统再读取他的意识,哪怕一毫秒。他只保留战术推演通道和共鸣发射器的直连端口,其他全部切断。然后,他把《正气歌》的节拍注入发射中枢,手动激活第一阶段广播。
没有提示音。
没有倒数。
只有声波。
低频震荡从基地地基开始爬升,像一口古钟被敲响,穿透混凝土墙,钻进每一个作战单元的共振模块。那些预载了记忆片段的士兵猛地一震,像是被人从深水里拽出来。有人下意识摸向胸口,那里贴着他们上传记忆时植入的微型接收器。
广播响了。
进攻开始了。
不是炮火,不是冲锋号,是一首诗的节奏,稳稳地敲进每个人的骨头里。
林深盯着屏幕,等反馈。三秒后,文明融合监测仪跳出血红的数据流:地球守军神经同步率(指士兵大脑神经活动与攻击指令的契合程度)61%,盟友部队响应延迟1.8秒——够用,但不够稳。
他调出跨文明通讯链,发现盟友信号又被干扰,像是有人在信号里撒了沙子。他不能等,也不能喊。他调出监测仪的情绪扫描功能,锁定几个波动异常的地球单位,发现他们正陷入上传记忆后的震荡期——有人看见了母亲的脸,有人听见了童年的蝉鸣,一瞬间被拉回过去,忘了现在。
林深闭眼,从缓存区调出一段音频——河北童谣,老调,变奏版。这是他五胡乱华时期录的,没进过系统数据库,纯野生。他把这段音频定向释放,频率调到神经节律共振带。
童谣响起的瞬间,那几个单位的波动值回落。
他睁开眼,把指挥权拆成两半。自己掌控共鸣波频,盟友代表接管机动编队。他设定了一个规则:攻击节奏必须跟着记忆节拍走。《春望》是五言律诗,每句五拍,每拍0.8秒,正好匹配舰队突进的最小单位间隔。
他按下同步键。
第一波攻势在《春望》的第一个“国”字响起时展开。
地球舰队从低轨跃升,盟友的光织护盾在近地层展开,像一张缓缓张开的网。敌方能量体开始聚集,护盾边缘泛起紫光,但这一次,它们没再虚化穿透——共鸣波在干扰它们的聚合频率。
林深盯着战场投影,手指在推演空间里划出三套方案。敌方护盾已经开始自适应,前两轮攻击的模式被记住了,再强攻就是送死。
他选了第三套:文化认知冲击波。
核心是岳飞手稿残篇的笔势频率——那种“怒发冲冠”的顿挫感,配合民谣的变调,制造一种逻辑错乱的波频(通过特定频率组合让敌方难以处理,干扰其正常运作)。敌人靠吞噬记忆进化,但这段波频里没有悲伤,没有恐惧,只有一种死不低头的“拧”。
他要让它们吃下去,却消化不了。
方案生成,他没让别人执行。
他把自己接了上去。
神经链直连发射中枢,意识边缘重放母亲雪夜哼唱的画面——那段“野生记忆”从未被系统处理过,是真正的变量。他能感觉到蓝光顺着脊椎往上爬,像是有东西在啃他的神经,但他没断开。
冲击波成型,发射。
那一瞬间,整个基地的灯全灭了,又瞬间亮起。监控画面里,敌方护盾中央裂开一道缝,像是被什么看不见的东西撕开。地球舰队立刻突入,盟友的量子诱饵在后方展开,形成包围阵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