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大不列颠之影 > 第一百七十三章 您看,我朋友卡特先生那个二等书记官的事?

第一百七十三章 您看,我朋友卡特先生那个二等书记官的事?

第一百七十三章 您看,我朋友卡特先生那个二等书记官的事? (第1/2页)

亚瑟推开那扇前不久刚刚刷完黑漆、全面翻新过的木门,披着斗篷走进自己的办公室。
  
  昨晚值夜的警官显然在他来之前已经换过柴火,壁炉的篝火上正滋啦滋啦地烤着茶壶底。
  
  他脱下手套,把那根常年陪伴的手杖斜靠在椅背上。
  
  亚瑟刚刚拉开那把靠椅,还未坐稳,门外便响起了一串不紧不慢的脚步声。
  
  咚咚咚!
  
  敲门声响起。
  
  “爵士。”门外响起一名年轻警官的声音:“内务部的塞缪尔·马奇·菲利普斯先生到了,您是不是抽空见一下?”
  
  亚瑟的眉毛动了动,却没有立刻起身。
  
  如果换了是其他人,亚瑟说不定还真懒得见他,但这位塞缪尔·马奇·菲利普斯先生,还真不是亚瑟想不见就能不见的。
  
  伦敦人看到马奇·菲利普斯这个姓氏,多半不会有什么感觉,但如果你来自莱斯特郡,多半能够一眼认出这是在莱斯特当地已经传承了两百多年的名门望族。
  
  塞缪尔·马奇·菲利普斯的大哥查尔斯长期活跃于莱斯特政坛,是个在当地颇具影响力的辉格党成员,他在过去二十年间曾经三度当选为拉夫伯勒选区的下院议员。
  
  而在他最近一次当选议员时,他还曾经豪掷千金,大排宴宴,耗费四千磅烤牛肉、三千磅葡萄干布丁和两千五百加仑啤酒宴请了支持他的三千名改革派选民。马奇·菲利普斯家族的财力,由此可见一斑。
  
  而塞缪尔·马奇·菲利普斯先生虽然没有像他大哥那样投身于党派政治,但他却另辟蹊径的进入了另一条赛道。
  
  在从查特豪斯公学毕业后,塞缪尔先是进入了剑桥大学西德尼·苏塞克斯学院学习,并先后取得了文学学士和文学硕士的学位,随后他又进入了内殿律师学院学习,花费了一年的时间取得了律师资格。
  
  虽然他从未正式加入过执业律师的行列,但是却在学术上著作颇丰,他撰写的《证据法论》和《国家审判录,或1688年革命前最引人瞩目的审判案例汇编》现如今都是内殿律师学院的标准教科书。
  
  俗话说得好,学而优则仕,虽然这是一句中国古话,但在不列颠,至少放在塞缪尔身上同样适用。
  
  因为在1827年,时年47岁的塞缪尔·马奇·菲利普斯接替亨利·霍布豪斯出任了内务部常务次官。
  
  算算时间,这已经是他成为内务部文官首脑的第十个年头了。
  
  在不少年轻官员的眼中,这位内务部的常务次官无非是个深居简出的小老头,典型的学者式官僚。除了偶尔能在白厅的阅卷厅或者议会报刊的脚注里冒个头,平时几乎不见人影。
  
  但是,亚瑟·黑斯廷斯爵士作为在内务系统里一路摸爬滚打上来的老油条,他十分明白,这位内务部常务次官的建议和签名实际上相当有分量。不论是罗伯特·皮尔爵士,还是墨尔本子爵,抑或是现如今的内务大臣约翰·罗素勋爵,都曾经对塞缪尔的能力给出过高度评价。
  
  不过想想也知道,一个能在常务次官位置上稳坐十年的家伙,还能是什么善茬儿吗?
  
  如果你仅仅是因为这个小老头儿经常在每句话的后面加上“法律上如此”、“制度上如此”的修饰,便以为他是个好敷衍的老糊涂,呵……那你就自求多福吧。
  
  亚瑟理了理衣领和袖口:“请他进来吧。”
  
  “知道了,爵士。”
  
  没过多时,门被推开了。
  
  出现在门口的,是一位身穿深灰色呢料大衣、头发精心梳理过但仍显稀疏的中年绅士。
  
  他的帽子脱得极其规矩,手套也收得整整齐齐的。
  
  这位内务部常务次官进门的姿势顺滑的就像把一页公文塞进档案柜,不多余、不生硬,但也没有任何礼貌之外的感情。
  
  “亚瑟爵士。”塞缪尔轻轻点头:“冒昧叨扰。”
  
  亚瑟笑着起身还礼道:“菲利普斯先生,能在早晨见到您,想必今天的议程一定不轻松。”
  
  菲利普斯没有微笑,也没有反驳这句揣测,只是从公文包里抽出一份崭新的报告:“我不会耽误您太久,今天过来也只是想就一个较为敏感的议题,提前和您进行一次非正式交流。”
  
  亚瑟扫了一眼那份文件,只一眼,便认出了那是中央刑事法院的死刑裁定备忘录。
  
  毕竟类似的东西,当初他在苏格兰场干一线的时候,几乎每个月都能见到。
  
  不过最近几年,死刑裁定倒是不多见了。
  
  毕竟当初在他那次著名的法庭演讲结束后,皮尔爵士便大力推动了废除“血腥法典”的运动,并在一年之内废除了超过八成的死刑罪名,而在辉格党上台之后,这项运动也并没有止步不前,反倒还愈演愈烈。
  
  在七年后的现在,英国法律规定的死刑罪名只剩下了杀人、强奸、抢劫、纵火、和叛国这五项罪名。
  
  甚至于,哪怕只剩下这五项罪名,但由于中央刑事法院每年宣判的死刑数量依然居高不下,所以威廉四世在位时期,他还经常要在君主审核阶段,亲自出面修改死刑判决。这几乎形成了惯例,也导致了每次死刑判决下达后,法官都要向威廉四世汇报判决结果,然后再由这位仁慈的水手国王做出最终裁决。
  
  总而言之,现如今的不列颠,即便你被宣判死刑,但是除非你真的已经到了十恶不赦、没有半点回旋的地步了,否则还是有九成以上概率被改判流放或多年苦役之类的罪行。
  
  短短七年的时间,社会就有了这么大的变化,纵然是当年极力反对“血腥法典”的亚瑟·黑斯廷斯爵士,也不得不感叹社会进步的未免太快了一些。
  
  只不过,亚瑟有一点没搞懂,中央刑事法院的死刑裁定备忘录拿到他这里是打算做什么。
  
  因为按照1834年大法官布鲁厄姆勋爵推动通过的《中央刑事法院法案》规定,这所整合了大伦敦区域和英格兰南部地区陪审法庭和治安法庭刑事审判职能的法院,是直接接受大法官和内务大臣领导监督的。
  
  总而言之,这是个和警察专员委员会互不统属的部门,谁也不买谁的账,如果真要论起重要程度和社会地位,中央刑事法院的级别还在警察专员委员会之上。
  
  毕竟那里面的审判官除了各地市长、上诉法院法官和南部各郡的高等法官以外,甚至还有来自内阁的法官代表。
  
  塞缪尔没事把这东西扔给他是什么意思?
  
  他亚瑟·黑斯廷斯可没有想和中央刑事法院打擂台的想法,尤其是在大法官已经不是布鲁厄姆勋爵的前提下,他就更对这种议题提不起兴趣了。
  
  “菲利普斯先生。”亚瑟放下手中的茶杯,语气虽然不算冷淡,但也称不上热情:“这类东西,照理说应该直接送到内务大臣的办公室才对。”
  
  塞缪尔没有回话,而是俯身把那份备忘录端端正正地放在亚瑟办公桌右上角,指节在封面边缘轻轻敲了一下,仿佛是在提醒亚瑟:“请先看标题。”
  
  亚瑟低头一看,眉毛果然挑了起来。
  
  这并不是一份常规的死刑确认备忘录,而是一份贴有红色标签的异议登记件。
  
  说白了,就是一份有争议的死刑判决。
  
  上头只用短短一句话便解释了这份文件为何出现在他的桌上:此案已遭公众及媒体高度关注,女王陛下是否亲自裁决赦免一事,目前尚无定论,需先请警察专员委员会出具意见,以备本部审慎决策。
  
  他妈的,甩锅!
  
  这是亚瑟的下意识反应。
  
  不过倒也不怪亚瑟会有这种反应,作为一名合格的白厅老官僚,类似的事情他实在处理过太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