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太阳归来 沸腾的瀚海
第129章 太阳归来 沸腾的瀚海 (第2/2页)面对领民近乎狂热的欢迎,陈默略略有些尴尬。
说实话,他做的其实也没什么特殊,充其量,就是把领民当个人而已。
只不过,这个世道就是如此。
大家都把有钱的,有权的,有背景的,有关系的家伙当人,而不怎么把那些挣扎在社会底层的人当人。
哪怕是蓝星的现代社会,也不能例外。给最少的钱,干最多的活,挨最重的骂,甚至,欠最长的薪。
有了这些同行的衬托,才显出陈默领主,简直是天选之主。
这一幕,对于那些刚刚下定决心,要追随领主的【夜色长刀】佣兵团成员来说,就有些过于震撼了。
佣兵们面面相觑。
哪怕他们都是超阶武力,都是平日里从来不把这些黔首草民放在眼里的职业者,当此刻面对如此山呼海啸、整齐划一的欢呼声时,也会情不自禁的浑身战栗。
————
一路在众人的簇拥下返回了领主府,陈默领主立刻又得投入到繁杂的领地工作中去。
作为一个新生领地的领袖,陈默只要想干,那就必然有干不完的活。
出去这段时间,议政会这边已经堆积出了一大堆的问题。
平时陈默在的时候,有些事大家有些小分歧,往领主这里一报,领主发话之后,事情就解决了。
但是,当领主不在的时候,某些小分歧一来二去,就会扩大成为大分歧。
放在每个议政官冠冕堂皇的为了领地的理由背后,或多或少,都有那么一些利益考量。
正所谓党外无党,帝王思想,党内无派,千奇百怪。
新生的瀚海领,也不例外。
才成立区区几个月的瀚海领,在伟大领主陈默之下,已经诞生了三股明显的势力。
第一,就是现在如日中天的武装集团。
瀚海的武装部队虽然数量不多,但是架子很大,从一开始就做了严格的职责划分。
目前主要一共有三支部队,也就是近卫军,野战军,城防军。
近卫军是以领主的召唤骷髅为核心,全轻装热武器配备,加上一个大号肉盾,领地第一武力担当刘载岳,只说打遭遇战,这支部队可以横扫全场。
而野战军就是半人马大队,加部分沙民组成的侦察兵小队。
这支部队装备了绝大部分的重型热武器,另配一部分冷兵器作为补充,从数量上和战力上,都是领地最大的军事集团。
更值得注意的是,因为半人马族群中的主力几乎都是未成年,所以能选入野战军的,基本又都是火炬少年团成员,于是火炬少年团中的其他人族未成年,天然就成为了野战军的拥趸。
目前,在野战军的支持下,火炬少年团自己组建的武装戍卫军,也叫忠诚卫队,已经训练的像模像样。
只看队列和作战操典,甚至一点不比领地的正规军差。
最后一支部队,则是由老佣兵林恩领衔的,由以前的巡防队升级而成的城防军。
以前的巡防队,说起来是领地的人族正规军,其实真的是舅舅不疼姥姥不爱,以至于领地上有句顺口溜:“巡防巡防,只巡不防!白天守门,晚上看床!”
那是什么时候升级的呢,是林恩自栖月王朝首都的皇家中央灵能学院归来之后。
没错,林恩借着这一趟公差,尽心尽力的为当时有些凄风苦雨的小郡主,带去了陈默领主的温暖,就此攀上了流霜小郡主的关系。
虽然是有些因缘际会,但是林恩抓住了这个机会,还把活干的很漂亮,这就是机会来临的时候抓住了机会。
从此,林恩进入了领主的可信任名单,得到了领主的大力褒奖,所带的部属从此摇身一变,从巡防队升级成了城防军。
除了城市周边巡逻,工业区与农业区的警戒,城防军同时还顺便将原先城市治安管理的职责一并负责起来,并承担起了对奴隶和平民的民兵训练任务。
瀚海领如今有三千多成年奴隶,那就是三千多民兵,在没有调配给其他部队之前,都受城防军的管辖。
表面上看起来不如野战军威风,但在实际权力这方面,可以说是今非昔比,脱胎换骨。
瀚海的第二股势力,可以称之为传统派。
包括首席执政官赫兰,沙民们的老酋长和各路首领,嗯,顺便还拉上了老法师唐斯作为后援。
这批人的特点是,本身就是管理者,自瀚海领建立的那时刻起他们就是人上人,赫兰在人族俘虏和后来的奴隶中,无疑是高高在上的大人物,而沙民酋长和首领更是已经习惯了发号施令,让下面的人俯首帖耳。
分封制度的风格影响,不仅在于国家和领地之间,甚至也广泛存在于领主和下面的实权部落之间。
最简单的表现就是,大家已经习惯了,领主需要通过沙民酋长这样的中间环节,才能使的动沙民侦察兵。
但是,随着领主的部队在军事领域获得重大胜利,在民生领域缔造的伟大奇迹,这些旧传统顷刻间土崩瓦解。
第三股势力登上了舞台。
他们是沙民中的青壮派,俘虏中的佼佼者,奴隶中的聪明人,他们狂热的崇拜领主,寻求一切为领主服务的机会,甚至不惜跳过了原有的固定政治阶层。
在这一过程中,他们用明显比那些老家伙们更积极的态度,更强的执行能力,在“为领主服务”的大旗下,完成了对部分领域权力的掌控。
他们是标准的新兴利益群体,虽然随着瀚海领的大发展,所有人都在获取利益,但是这些家伙获得的利益更大一些。
毕竟他们原来一无所有。
所以,这帮家伙对陈默的崇拜比其他势力更甚,乃至于领地的老官僚们私下称这一派为“忠诚派”!
这帮家伙本身就是人族中智力相对较高的一群,接受的又是全东夏模式教育,其中的部分先进代表,已经能够通读大部分东夏书籍了。
在他们口中,军事部队是左倾激进,传统势力是右倾保守,唯有我等忠诚派,才是领主大人最可靠的臂助!
陈默这段时间不在,三大派别在齐头并进干工作的同时,私下里可没少别苗头。
比如,随着这一阶段主要工作计划的完成,下一步瀚海的重点发展方向,是向南,向东,还是向北。
是继续大干农业,开田垦荒?还是修路建房,基建优先?是继续沿用目前的半工半练,军事动员?还是加大工业人口投入,争取早日实现部分产品的自产?
每一条路线,或多或少,都有些利益的影子在后面,以至于彼此之间有些相持不下。
一切,都需要领主大人来定夺。
当然,这种局面,某种程度上说,也是东夏给陈默设计的管理架构留下的坑。
甚至是故意留下的坑。
除了领主,没有任何一个人,或者任何一组势力,能够完成对其他势力的整合或者同化。
首席执政官赫兰,全领地第二人,没有领主授权,连个巡逻小队都调不动。
而声势浩大的半人马野战集团,没有领主手令,同样连一毛钱的物资都提不走。
在领主不在的日子里,大家就只能按照领主留下的任务,按部就班的往下走。
所以,不仅是领民们翘首企盼,领地的各位头头脑脑们,也无时无刻不在盼望着领主大人的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