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朝堂风云初涉政海
第六十一章朝堂风云初涉政海 (第1/2页)毛草灵在后宫的争斗中逐渐站稳脚跟,皇帝对她的信任也与日俱增。这一日,早朝结束后,皇帝将毛草灵召至御书房,与她商议起朝政之事。
“爱妃,如今我乞儿国虽国泰民安,但仍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农业方面,灌溉设施陈旧,影响粮食产量;商业发展也受到诸多限制,货物流通不畅。朕想听听你的看法。”皇帝一脸期待地看着毛草灵。
毛草灵微微欠身,说道:“陛下,臣妾以为,农业乃国家之根本,可借鉴现代之法,修建水渠,改善灌溉条件。商业方面,应减少关卡征税,鼓励商人往来,促进货物交换。如此,国家经济方能繁荣昌盛。”
皇帝听后,眼睛一亮,说道:“爱妃所言极是。但推行这些改革措施,必然会触动部分大臣的利益,恐会遭到反对。”
毛草灵胸有成竹地说:“陛下勿忧。臣妾会与陛下一同说服大臣们,让他们明白这些改革对国家的好处。”
次日,朝堂之上,皇帝提出了发展商业、改善农业灌溉的改革措施。果然,此言一出,立刻引起了部分大臣的反对。
“陛下,此举万万不可。减少关卡征税,会使国库收入减少;修建水渠又需耗费大量钱财,实非明智之举。”一位老臣站出来说道。
其他大臣也纷纷附和:“是啊,陛下,祖宗之法不可轻易更改。”
毛草灵站在皇帝身旁,看着这些反对的大臣,心中暗暗思索对策。她走上前一步,说道:“各位大人,祖宗之法固然重要,但时代在变,国家也需与时俱进。如今减少关卡征税,虽会使短期内国库收入减少,但长远来看,商业繁荣后,税收自然会增加。修建水渠虽耗费钱财,但能提高粮食产量,保障百姓的温饱,于国于民皆有利。”
然而,大臣们依旧不为所动,他们认为毛草灵一个后宫女子,不应干涉朝政。“娘娘,后宫不得干政乃祖宗规矩,娘娘还是不要参与这些事情为好。”一位大臣毫不客气地说道。
毛草灵并未退缩,她微笑着说道:“各位大人,臣妾并非要干涉朝政,只是希望能为国家出一份力。陛下日理万机,臣妾身为陛下的妻子,理应分忧。况且,这些改革措施都是为了国家的长远发展,还望各位大人能以大局为重。”
但大臣们还是坚持己见,朝堂之上一时陷入了僵局。皇帝见状,说道:“此事暂且搁置,容朕再考虑考虑。”
退朝后,毛草灵回到后宫,心中十分烦闷。她知道,要想推行改革措施,必须先说服这些大臣。于是,她决定亲自拜访一些大臣,了解他们的想法。
毛草灵首先来到了那位带头反对的老臣家中。老臣见到毛草灵,心中有些不悦,但还是礼貌地接待了她。
“大人,臣妾今日前来,是想与大人好好谈谈改革之事。大人为何如此反对这些措施呢?”毛草灵开门见山地问道。
老臣叹了口气,说道:“娘娘,并非老夫故意反对。只是这些改革涉及面太广,一旦失败,后果不堪设想。而且,减少关卡征税会影响到一些官员的利益,他们自然会反对。”
毛草灵点了点头,说道:“大人所言有理。但臣妾认为,只要我们做好规划,稳步推进,改革是可以成功的。至于官员的利益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补偿措施,让他们支持改革。”
老臣听了毛草灵的话,陷入了沉思。毛草灵继续说道:“大人,您是朝廷的老臣,德高望重。如果您能支持改革,其他大臣也会更容易接受。”
经过一番交谈,老臣的态度有所松动。他说道:“娘娘,容老夫再考虑考虑。”
离开老臣家后,毛草灵又拜访了其他几位大臣。她耐心地倾听他们的意见,一一解答他们的疑问。在她的努力下,一些大臣开始对改革有了新的认识。
与此同时,皇帝也在朝堂上为改革之事做着努力。他向大臣们分析了改革的必要性和好处,希望他们能支持改革。
“各位爱卿,如今国家面临着诸多挑战,我们必须进行改革,才能使国家繁荣昌盛。朕希望大家能以国家利益为重,支持这些改革措施。”皇帝说道。
在毛草灵和皇帝的共同努力下,部分大臣开始转变态度,支持改革。但仍有一些顽固的大臣坚决反对,他们联合起来,试图阻止改革的推行。
“陛下,我们不能被一个后宫女子迷惑。这些改革措施会破坏祖宗之法,动摇国家根基。”一位大臣在朝堂上大声说道。
毛草灵看着这些反对的大臣,心中有些生气。但她知道,此时不能与他们硬拼,必须想办法说服他们。
“各位大人,改革并非要破坏祖宗之法,而是要在祖宗之法的基础上进行完善。我们的目的是让国家更加强大,让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毛草灵说道。
为了让大臣们更加直观地了解改革的好处,毛草灵提议在京城附近的一个村庄进行试点改革。她亲自带领一些官员和工匠前往村庄,指导村民修建水渠,改善灌溉条件。
在毛草灵的指导下,村民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他们齐心协力,很快就修建好了水渠。水渠修好后,农田得到了充足的灌溉,粮食产量大幅提高。
村民们对毛草灵感激不已,他们纷纷表示:“娘娘,多亏了您,我们的日子才好过了。”
毛草灵看着丰收的景象,心中十分欣慰。她将这个消息带回了朝廷,向大臣们展示了改革的成果。
“各位大人,这就是改革的好处。我们在一个小村庄进行试点,就取得了如此显著的效果。如果在全国推行,国家将会更加繁荣昌盛。”毛草灵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