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崇祯殉国(全书完)
第447章 崇祯殉国(全书完) (第1/2页)洪武十三年的奉天殿,空气凝重得如同灌了铅。天幕之上,血红的文字如同末日讣告,一行行划过,带来了二百多年后那片神州陆沉的惨状。
“崇祯十七年,正月……”朱标声音干涩地念出开头,每一个字都像有千钧重。
“李自成……在西安称王了?”朱棣的瞳孔猛地收缩,拳头下意识地攥紧。他南征北战,太清楚“称王”两个字在乱世意味着什么。那不是土匪流寇,那是要争鼎天下的昭告!
朱元璋面沉如水,牙关咬得咯咯作响,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好……好一个闯王!咱当年提脑袋造反,是为了不让百姓饿死。他倒好,踩着咱朱家的江山,也要过一把皇帝瘾!”
然而,更让他们心悸的还在后面。天幕清晰展现了李自成东征的恐怖势头:“正月初,出征第二天就顺利地攻下了怀庆。”“初五清晨,李自成的大军对太原城发起了猛烈的攻击。……激战数个时辰,五千士兵全部壮烈牺牲,鲜血染红了城墙内外。”
“第二天就下城?五千人全军覆没?”徐达倒吸一口凉气,“这流寇……何时有了如此战力?官兵竟已糜烂至斯?!”作为军事家,他敏锐地察觉到,这已非普通民变,而是一支拥有可怕战斗力和士气的虎狼之师。
东征的洪流继续推进,天幕展现了截然不同的两种应对。
“十六日,李自成的大军朝着忻州挺进。……当地的官员和百姓早已等候在那里,纷纷出城迎接,表示愿意主动投降。”
“不战而降!望风归附!”李善长痛心疾首,“民心……民心已失啊!若非活不下去,岂会箪食壶浆以迎‘贼军’?”他看到了比军事失败更可怕的东西——统治根基的崩塌。
但并非所有人都选择了屈服。“代州守关总兵周遇吉坚决不肯投降……双方激战了十余日,周遇吉全身犹如刺猬一般布满了箭矢,直至力竭战死。”
“好汉子!是真豪杰!”蓝玉猛地一拍大腿,高声喝彩,眼中满是敬佩,“这才是咱大明的将军!宁死不降,战至最后一兵一卒!陛下,该给这样的忠臣立庙!”
朱元璋重重地点了点头,眼圈竟有些发红:“是条好汉子!咱记住了,周遇吉!比那些软骨头强一万倍!”忠臣良将的悲壮结局,总能触动这位铁血帝王内心最深处。
然而,忠勇并不能逆转大势。“三月初一,李自成向着宁武关发起了猛烈的攻击。……前后竟有七万余名将士倒在了这片土地上……李自成下达了一道冷酷无情的命令:对宁武关进行屠城!”
“屠城?!”马皇后失声惊呼,用手捂住了嘴,脸色惨白。朱标也扭过头,不忍再看。
殿内一片死寂。七万条性命,换来的是一座血城和更盛的戾气。绝望和暴虐,正在将这场战争推向更可怕的深渊。
就在朱元璋等人为宁武关的惨剧而震恸时,天幕的消息急转直下。
“当晚,大同总兵姜瓖……便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投降。几乎与此同时,宣府总兵王承胤的降表也……飞到了李自成的手中。”“他们乘胜追击,一路高歌猛进,接连攻下了居庸关和昌平等地。”
“完了……”冯胜喃喃自语,这位老将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灰败的神色,“九边重镇,京师屏障,竟如同纸糊一般!大同、宣府一丢,北京……已成孤城!”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他们看到“崇祯帝惊闻此讯,顿时心如油煎火燎般焦急万分……匆忙下令调遣辽东总兵吴三桂、蓟辽总督王永吉、昌平总兵唐通以及山东总兵刘泽清等诸位将领率领各自麾下兵马火速进京”。
“调兵!快调兵!”朱棣忍不住喊出声,仿佛自己就是那个困守孤城的皇帝,“关宁铁骑!只要吴三桂的关宁铁骑能到,或许还能……”
他的话音被天幕无情打断。“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负责镇守此地的监军太监杜之秩与总兵唐通二人,面对来势汹汹的敌人,竟然未发一枪一箭便选择了不战而降!”
“噗——”朱元璋猛地喷出一口郁结在胸的闷气,身体晃了晃,险些栽倒,被左右慌忙扶住。他的脸色灰败,手指着天幕,气得浑身发抖,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最后一点希望,破灭了。最大的笑话竟是,被寄予厚望的援军,转身就成了开门揖盗的叛徒。
最后的时刻终于到来。天幕描绘出的北京城末日景象,让洪武君臣如坠冰窟。
“此时的京城,犹如被狂风骤雨席卷过一般,已然陷入了一片混乱不堪的境地……而位于这混乱中心的崇祯帝,则如同一叶孤独的扁舟……陷入了孤立无援的绝境。环顾四周,竟无一可信之人可用……真真切切地沦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孤家寡人。”
“孤家寡人……孤家寡人……”朱元璋反复咀嚼着这四个字,一种感同身受的悲凉和巨大的恐惧攫住了他。他一生强势,掌控一切,根本无法想象自己的子孙会落到这步田地——众叛亲离,无人可用,甚至连粮食和银子都没有!
“三月十九日……负责守城的太监们竟然背叛了他们的皇帝,毫不犹豫地打开了城门……李自成身跨一匹雄健的高头大马,率领着他的军队浩浩荡荡地进入了这座昔日繁华无比的紫禁城。”
画面仿佛定格在这一刻。奉天殿内,死一般的寂静。
他们看到了“京城中的穷苦百姓们对于农民军的到来却是夹道欢迎”,看到了“官员们以及见风使舵的太监们,一听到农民军入城的消息,便如同惊弓之鸟般纷纷逃离”。
最终,只剩下“太监王承恩坚守在崇祯帝身旁,始终不离不弃”。
朱标早已泪流满面。朱棣双目赤红,死死盯着天幕上那“紫禁城”三个字,仿佛要喷出火来。徐达、李善长等人黯然垂首,不忍再看。
朱元璋缓缓推开搀扶他的内侍,佝偻着背,一步步走向殿门,望向窗外南京城繁华的夜景。他的背影,在这一刻显得无比苍老和萧索。
“咱的大明……”他声音沙哑,带着无尽的疲惫和无法言说的痛苦,“就这么……没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