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狗咬狗一嘴毛。
第三十二章狗咬狗一嘴毛。 (第1/2页)就在底下众人和受邀前来作为评判的大儒们议论纷纷之际,前方用来计时的香已经换到了第二根,这也就意味着一刻钟的时间已经过去,就只剩下一半时间。
而此时台上,却已经有三人已经停笔站定,正是齐不凡为首的三人,而其余众人仍旧在奋笔疾书,或是沉吟思索。
就从眼前这场面来看,三人的水平显然是领先其余人等的。
时间一点一点流逝,陆续有贡生才子停笔,等到第二柱香彻底燃尽时,场上众人都已结束。
司仪见状当即便宣布了时间已到,让众人停笔。
紧接着便陆续将众人写的诗作收起送到四位裁判跟前做评判。
而就在此时,位于人群中的韩元和钱正堂两人忽然对视一眼,随即向齐不凡使了个眼色。
齐不凡接受到暗示微微点头深吸一口气做好了准备。
一众大儒们看诗的动作很快,随着他们不时点头摇头,很快排名前时的诗作就被选出来了。
而此时下方众人也都激动的议论着。
“快看快看!最好的十首诗作都已经选出来了,都在吴夫子手上,真不知道这十人都是谁?”
“哼!不管如何,齐不凡齐公子肯定排名第一!”
“这还用说吗?我是想知道后面第二第三都是谁,这可真是让人好奇啊!”
“别说是你了,我也好奇,陈公子和魏公子两人尽皆大才,真是让人难以判断啊!”
“别吵别吵!想知道是谁听着就行了,吴夫子站起来了,就要宣布了,都闭嘴!”
在众人的议论声中吴宣手持一叠稿纸缓缓站了起来。
先是环视了前方一众贡生一拳后这才低头看着手中的稿纸宣布道:
“这次诗会的前十名佳作已经选出来了,我与几位好友经过郑重的讨论,仔细的判别,最终选出了此此诗会最好的十首!
而这第十首是来自……”
随着吴宣公布名次,一众观众纷纷竖耳倾听,而不远处的主位长公主那边,曹颖也正攥紧了手中的绣帕仔细听着。
吴宣再度看了众人一眼随即公布道:“十首最佳诗作排名第十名的是来自江南河苑府的贡生严志学的《清明访友》!”
随即当着众人的面,吴宣将整首诗念了一遍。
众人听得连连点头,这整首诗不管是格律还是意境都是上佳之作,被排前十之列属于实至名归。
观众议论道:“不愧是几位大儒文宗,这选出来的诗作也是上佳之作,可这严志学可是会试排名第五啊,这诗怎么才排第十?”
“那还不简单,肯定是这严公子对于作诗方面不甚精通,但能排进前世,水平也是极高的了。”
“没错没错!有理有理!”
主位那边,曹颖也微微点头评论道:
“这严志学同样是东木书院出身,所作之诗果然不凡。”
一旁的侍女好奇问道:“公主殿下,为何这位严公子会试排名第五,结果诗作却只有第十,这差的也太多了吧。”
曹颖摇摇头解释道:
“术业有专攻,会试的排名并不一定就代表他的作诗水平,许是他的弱处便是作诗也是正常之事。”
侍女闻言顿时了然。
而赵元从则喝着茶不发一言,既没有点评,也没有好奇。
对他来说,就是来这儿看个热闹罢了。
他又不懂诗,只会背诗,就这还是上学的时候被强行学的。
故而对此他没什么兴趣。
而那头吴宣却依旧在继续宣布着一名名名次获得者。
很快,从第四到第十名全部宣布完毕。
观众们的心也在此时悄然提起。
毕竟前三才是这次诗会的真正重点,而前面七首诗虽然也是高水平,但是观众们更加期待的还是前三之争,大家也更希望能看到几首惊艳之作。
似是看出了众人的期待,负责宣布的吴宣脸上露出了神秘的笑容,拿起第三名的诗作看了众人一圈,钓足了众人的胃口。
一旁的文墨轩捋着胡须笑着对柳博文道:“柳兄,这吴兄还真是人老心不老啊,居然还会卖关子了,哈哈哈。”
柳博文也摇头失笑道:“他一向如此,你又不是不知道,不过我估计他要是再钓大家胃口,大伙儿恐怕就要不满喽!”
柳博文话音刚落,吴宣似乎也知道时间差不多了,这才缓缓的宣布道:
“本此诗会排名第三名的,是来自辽东郡的才子陈世杰的《清明•北国。》”
随即吴宣便将其诗作读了出来:
“清明犹裹旧棉衣,白杨风啸纸灰飞。
寒鸦绕垒苔痕裂,土灶蒸烟蒿饼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