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谁赞成!谁反对?
第五十六章谁赞成!谁反对? (第1/2页)下完对韩剧的处置后,很快就有金甲卫士上前将韩剧给拖了下去,随即曹成这才沉着脸走回龙椅上坐下。
目光扫视下方群臣,曹成眼中的阴霾依旧未散。
因为他知道我这件事不可能就这三个人。
但是文官势大,他也不可能一次性把所有人都给处理了,那大魏也就瘫痪了。
所以只能抓几个重点给处置掉。
但是这件事他相信下面这些文官肯定大部分都参与了,他却不能处置,心里很是憋屈,却也无可奈何。
深吸一口气,将愤怒的情绪压下,曹成这才沉着脸看向赵元从问道:
“宋国公,从你的话里看来你应当是已经知道大致的情况了,说说吧。”
赵元从点了点头,随即将自己昨天遇到李家村村民,随即又从他们口中得知到的事情全部消息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最后,赵元从咬着牙怒视着严文等一行人道:“半个蓝田县都被淹了,臣不敢想,到底有多少百姓遭了灾,而如今他们却又被硬生生困在蓝田县等死!
陛下,必须尽快解决此事,不然臣担心,没有活路的情况下,这些百姓极有可能会为了生路而引起暴乱!”
曹成点了点头看向严文道:
“严相认为此事该如何处理?”
严文赶忙道:
“臣以为,当立即替换蓝田县县令,解除封锁,的同时,朝廷要提早准备好赈灾物资,第一时间稳住受灾百姓,避免酿成更大的灾祸。”
曹成面无表情的点了点头:“行,此事就交给严相你去安排。”
严文点头应喏。
曹成又将目光看向群臣道:
“如今的当务之急,是尽快将可能会决堤的蓝田县河堤进行修补加固,防止因水量暴涨而决堤。
关于此事,谁知道大致需要多少物资?和人力物力?”
工部右侍郎闻言,赶忙站了出来,刚才自家老大已经被拖了出去,他觉得自己要是不表现好点,指不定等下下朝了自己也要被拖走。
故而赶忙抓住机会表现了起来。
“禀陛下,这要看河堤的具体情况而言。
根据工部文卷记录,蓝田县境内魏河河堤共有三十余里。
若是这三十余里只是轻微损伤,那只需要五千人,少许的草木石料便可。
但按照刚才宋国公所说,前不久蓝田县河堤就已经差点决口,还是前河道总督和县令泄了泄了半个蓝田县的洪这才勉强保住。
这说明蓝田县的河堤损毁已经极其严重,更有甚者可能需要重新修筑。
如果这样的话,如果时间充足恐怕需要两万人,和近五十万两银子的草木石料用时一年方能修好。
但如今只剩半个月就是春汛,一年肯定不行,要想在半个月之内修好,臣以为最少需要二十万做工的民夫,另外加五万辅助民夫,近二十五万人。
再加至少五十万两左右的草木石料以及足够这些人食用的粮食,这才有极小的可能在半个月内将蓝田县境内的三十里河堤重铸。
但前提是,半个月内,这雨不会再度加大。
如果雨再度加大,导致河道水量增加过快,恐怕河堤会在修筑完成前被彻底摧毁。”
这工部右侍郎说完后,众人尽皆倒吸一口冷气。
哪怕就是严文等已经听过徐荣轩分析的人也都瞳孔一缩。
这工部右侍郎说的虽然比徐荣轩说的多,但是也相差仿佛。
这也是他们一直认为此事不可能完成的原因。
因为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现在是春耕时期!
如果征调那么多百姓去修筑河堤,那将会影响百姓播种春小麦的关键时期。
春耕一旦受了影响,那到了夏季没了收成,百姓们全都要饿死!
所以百姓们一定会抗拒征调民夫。
这对民夫的征调有着极大的困难。
而若不征调足够的民夫,那就不可能及时修筑好河堤。
故而,这根本就是个死循环。
曹成听完后点了点头,看向百官问道:
“那你们谁愿意去主持修筑河堤之事?”
一提到此事,文官们又安静了下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