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刘宋:未满十二,是关中之主 > 091父女姐弟与长安学堂(4K,求订阅)

091父女姐弟与长安学堂(4K,求订阅)

091父女姐弟与长安学堂(4K,求订阅) (第2/2页)

刘兴弟并不知道此事,她将信将疑道:“当真?”
  
  刘义真苦笑:“父亲面前,小弟如何敢蒙骗阿姊。”
  
  刘义隆同样不知情,但并不妨碍他为二哥说话:“阿兄言出必行,阿姊怎能怀疑骨肉至亲。”
  
  刘兴弟面露愧色,向刘裕请罪:“父亲圈禁大郎,女儿如何不明白父亲的苦心,既知父亲不会应允,却又执意前来,只是想要让二郎在父亲面前立下誓言,留下大郎的性命罢了,如今看来,倒是女儿多心了。”
  
  刘裕闻言,不再摆着一张臭脸,说句实话,姐姐爱护弟弟,做父亲的高兴还来不及,哪能真的为此生气,之所以故作不悦,只是为了拒绝刘兴弟的请求罢了。
  
  一时间,父女、姐弟和好如初,一副其乐融融的景象。
  
  身处乱世,就不能少了亲族的辅助,只要刘义真在亲族内部有着让人信服的威望,亲人总比外人更可信。
  
  雍州,京兆郡。
  
  距离刘义真离开长安,已经两个月了,王修出任雍州刺史后,兢兢业业,不敢有半点懈怠。
  
  泾水之战的将士抚恤早就发了下去,此前才被杀了一批养济院的官吏,接手的新人暂时被震慑住,不敢上下其手,从中捞钱。
  
  但王修还是前前后后派出了三批亲信,明察暗访,甚至仍然觉得不够,他还微服私访,当面询问阵亡将士家属,确认抚恤如实发放,这才放心。
  
  与此同时,又有一批遗孤进入了学堂,足有数千人之多,这也意味着原先的师资力量不足以教导这么多的学生,好在士族们对于刘义真的事业还算支持,在王修开口讨要下,他们派了不少子弟前来授课。
  
  王修今日有暇,特地来学堂巡视。
  
  学堂已经搬迁了地方,设在了曾经的桂阳公府,这是刘义真离开前下达的命令。
  
  入学的遗孤们吃住都在这里。
  
  关于教学内容,刘义真也有指示,每天早晚,必有一番相同的问答。
  
  王修是在清晨时来的学堂,行至一间课室外,正好赶上这一环节。
  
  课室内,一名先生大声地喝问学生:“是谁为你们提供住所,遮风挡雨?”
  
  学生们每天都要被问上两遍,对答案早已烂熟于心:“是桂阳公!”
  
  先生又问:“是谁不惜耗费钱粮,供你们吃喝,抚育你们成人?”
  
  学生们异口同声:“是桂阳公!”
  
  先生再问:“又是谁给了你们读书习武的机会?”
  
  “是桂阳公!”
  
  先生最后问:“恩情如此,应当如何报效?”
  
  “唯效死而已!”
  
  先生点点头:“都坐下吧,开始讲课。”
  
  不多时,课室内书声琅琅。
  
  事实上,他们的课业包含了儒家六艺中的五艺。
  
  儒家有君子六艺之说,即:礼、乐、射、御、书、数。
  
  礼为六艺之首,涵盖忠、孝、仁、智、信等道德准则,最受刘义真的重视。
  
  书,顾名思义,便是读书认字。
  
  数,涵盖了数学计算与阴阳五行,但学堂只教数学计算,不教阴阳五行。
  
  这三门是他们的基础课程。
  
  除此之外,学堂也会教授他们骑马、射箭。
  
  原本儒家六艺中的御字,应是驾驭车马之意,但刘义真培养他们,不是为了让他们给人当车夫,因此只教骑马。
  
  唯独一个乐字,即通过音乐教化人心,不受刘义真的重视。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这些遗孤的课业已经很重了,就没必要再让他们学习各种乐器。
  
  王修在学堂巡视了整个上午,这才满意离开。
  
  其实王修对刘义真大力培养将士遗孤,是有些顾虑的。
  
  如今选官仍然是以九品中正制为主,看重门第高低,而非以才能授官。
  
  等这些孩子长大成人,学成材了,又该如何安排他们。
  
  如果满腹才华无处施展,又会不会招致他们的怨言,成为隐患。
  
  这些问题暂时想不明白,王修也不再多想,他相信刘义真如此安排必有深意。
  
  事实上,白养了这么多小孩,对于雍州的财政其实也有压力,好在渭北士族捐了一批钱粮,而且刘裕调拨的钱粮也已经入库,倒也能够维持。
  
  王修如今就等着在雍州均田了,他是刘义真的心腹,刘义真没有提将来会如何安排这些遗孤,但是在雍州均田的心思却并没有瞒着王修。
  
  他作为雍州刺史,自然乐于见到能够增加税户。
  
  尽管王修出自京兆王氏,但早年南渡,家在南方,与关中的京兆王氏并无太大的利益纠葛。
  
  刚走出学堂,就有一名幕僚匆匆来报:“府主,安西谘议参军从安定回来了。”
  
  刘义真原本的安西谘议参军是段宏,如今段宏受任京兆太守,雍州中兵参军,自然也就离开了刘义真的安西将军府。
  
  新的安西谘议参军正是原来的雍州别驾杜骥。
  
  与杜骥一并回来的,还有窦明、班峻等人。
  
  这些人依然留在雍州刺史府,但因为别驾杜骥离开,主簿马晟调任北地太守,同时也有不少人被调动,这批为刘义真立下功劳的渭北士人如今都受到了提拔,将与渭南士人一起,成为王修治理关中的助力。
  
  王修听说杜骥回来了,赶忙回去刺史府,遣人邀见。
  
  他与杜骥相差了快二十岁,属于两代人,因此哪怕知道刘义真信重杜骥,王修也并未因此嫉贤妒能,他很清楚自己的对手是徐羡之、傅亮那群人。
  
  相反,杜骥还会是王修未来与徐羡之等人抗衡的助力。
  
  待杜骥现身,王修明知故问道:“杜参军,安定均田一事如何了?”
  
  杜骥笑道:“幸不辱命。”
  
  王修微微颔首,又问:“不知参军何时启程?”
  
  “明日一早拜别了父母,便与妻儿南下。”
  
  “如此,我当出城相送。”
  
  “何劳刺史大驾。”
  
  “参军切莫推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