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理智
167理智 (第2/2页)寿阳,原名寿春,孙权睡梦中都在渴求的一座城池,认为得之,中原可定。
自刘裕将宋国的都城迁来此地后,寿阳已经取代彭城,成为东晋的军事中心。
刘裕坐镇寿阳,遥控建康朝廷,有条不紊地为称帝做着准备。
今日,中原有信使渡过淝水,将刘义真的捷报送到了刘裕的手中。
对于河洛大捷,刘裕并不意外,尽管刘义真事先没有与他沟通过作战计划。
但是,此前刘裕收到刘义真的密信,希望他调集水军北上,封锁黄河时,刘裕没有找到他们父子约定的暗记,又确认这封密信确实是刘义真所书后,他就已经将刘义真的计划猜了个七七八八。
无论如何,打了胜仗都是一件喜事。
刘裕召集群臣,笑道:“众卿家,河洛捷报,洛阳定矣!”
他毫不掩饰自己的喜悦。
当初让刘义真北上督师,是担了刘义真战败,威望受损的风险,如今刘义真生擒奚斤等人,扫灭洛阳叛贼,自然而然地,也让他的声望愈隆。
这种事情,李渊可能会寝食难安,因为天下不是他打的,他没有那份自信,所以会让李建成、李世民相互制衡,当然,最后还是玩脱了。
刘裕可不会因此心生忌惮。
宋国尚书令孔靖贺道:“武有世子,文有彭城公,大王何愁天下不定。”
刘义真离开建康时,曾叮嘱刘义隆必须往尚书台观政,刘义隆尽管未满十四岁,但在观政时,还是展露了他在政治上的天分,偶有建言,都能言之有物,因此备受赞誉。
当然,并没有人认为刘义隆能够威胁到刘义真的世子之位,一方面,在刘裕眼中,文治终究不如武功,另一方面,所有人都清楚刘裕对待刘义隆的态度。
如今之所以对刘义隆另眼相待,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爱屋及乌,因为刘义真特别喜爱这个三弟罢了。
刘义隆自己也明白这一点,故而他没有借着留守建康的机会,大肆结交朝廷重臣,称得上谨小慎微。
听了孔靖的话,刘裕有感而发:“他们兄弟能够戮力同心,这是孤的幸事,也是拓跋嗣的不幸。”
在南燕、谯蜀、后秦等割据政权相继灭亡后,刘裕眼中,只剩下北魏这个大敌,至于陇右三小只,一旦东晋、北魏这两大政权分出了胜负,扫灭它们,只需派遣一名大将,领偏师西征即可。
也正因如此,刘裕特别重视对北魏的胜利。
这一战,值得大肆宣扬。
当然,宣传的过程中难免会有夸张,一如北魏宣扬拓跋焘重创柔然。
该提振人心的时候,可以脱离实际情况。
与此同时,经过连日的行军,魏军携带辎重与俘虏,终于进抵高平川。
一场关乎胡夏社稷存亡的战斗一触即发,而拓跋嗣、赫连定尚未得知刘义真已至安定。
事实上,当赫连定弑君夺位,等同于为刘义真解开了枷锁,在晋、魏两大势力的觊觎之下,胡夏的灭亡早已注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