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前途命运,旧事新生
第179章 前途命运,旧事新生 (第2/2页)原先的刘秀白手起家还能够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不过是因为使用了“世家门阀”这一味猛药罢了,这也是为什么东汉后期门阀世家林立的原因。
但即便是在这个版本中,当年的刘秀没有过分倚重门阀的力量,可门阀们却依旧是在这两百年的时间里逐渐的侵蚀了大汉。
或者说不叫做侵蚀.....而叫做....化生。
是的,化生。
若是追根究底的仔细去查,并且拥有强大的可以避开一切“障眼法”的力量去查探这些门阀的前身,其实可以发现一件事情。
这些门阀甚至不是在刘秀时期才存在的。
比如弘农杨氏——比如汝南袁氏——比如其他的门阀世家。
这些世家是从大汉开始的时候,也就是太祖皇帝的时候便开始侵蚀大汉的,一点点的取代了大汉的建筑性新生代之后,他们这群“借尸还魂”的老东西开始趴在大汉的身上吸血。
在这种顽固的阶级固化之下,大汉事实上已经没救了。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
也是后世封建王朝时期没有人能够改变的一个顽疾——土地兼并。
此时,大汉九成以上的土地是不在黔首手中的,也不在朝廷手中的——在那些门阀、权贵、官吏的手中,而土地则是黔首们赖以生存的根本。
在这个以小农经济、农耕经济为主要来源的庞大国度,当土地被掌握在门阀世家的手中后,这个国家的经济便会如同一潭死水一样。
说得简单点——想要让大汉继续发展——需要经济流动——想要经济流动就要政治结构流通、上升渠道开放——想要上升渠道开放、政治结构流通就必须是要打破现有阶级——想要打破现有阶级必须是掌握经济、军事、政治力量——想要掌握这些力量,必须成为权贵——想要成为权贵,必须你本身就是权贵。
好了,到了这里,问题便已经成为了一个悖论,一个无法继续向前的死结。
老权贵们、老的统治阶级们不会允许新的权贵出现,所以他们掌握了上升渠道,而这种渠道并非是直接搬出来一个“科举制”就可以解决的。
因为“科举制”再怎么猛,他也不过是“上层建筑”,他是“政治制度”。
政治制度也好,上层建筑也好,不可能凭空出现在这个世界上,他必须是依附于经济基础,也就是生产资料。
然而.....生产资料在谁的手里呢?
不在皇帝手里,不在黔首手里。
而在权贵门阀手里。
陈瑜微微叹了口气,而后负手看向西域的方向。
“我热爱大汉。”
“但如今,唯一能够拯救大汉的方法,便是杀死他!”
将一切全都推翻!
推翻大汉!推翻刘氏皇帝!推翻现有的门阀世家!
将一切旧的顽固的全都推翻!
而后,一切都会重新洗牌。
成年了的彘会被分割成一块块的肥肉与鲜血,流淌在这片名为大汉的土地上,浇灌那些干枯的黔首。
从而....获得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