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粮食安全——重拳出击
第146章 粮食安全——重拳出击 (第2/2页)但计划实施仅一年便遭遇严重挫折,因为财政困难,缅甸联邦政府不得不削减工业投资,原计划在1955年投资1070万缅元,实际仅到位600万缅元,导致振兴计划中的纺织厂、机械厂等项目延期或停工。
即便鹰酱已经确定1955年对缅甸联邦政府提供1.755亿美元的经济援助。
鹰酱的顾问团是进行激进工业化,优先发展重工业,忽视了缅甸农业基础薄弱、技术落后的现实,进一步加剧了经济失衡。
李崇文看到缅甸联邦政府现在的局面,真的觉得他们打不赢民主阵线,要是鹰酱不亲自下场的话,兔子和毛熊获得印度洋的出海口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阁下,缅甸联邦大米出口的崩溃的教训是值得我们参考的。”
“缅甸联邦的经济高度依赖大米出口,占财政收入的50%以上。但是,1954-1955年全球大米价格暴跌,从1953年的60英镑/吨跌到30英镑/吨,导致缅甸的大米滞销。”
“在1954年,大米的滞销量达到180万吨。”
“鹰酱通过贸易化援助的方式,对缅甸联邦实行贸易与经济控制,向缅甸联邦政府倾销剩余农产品(如小麦、棉花)和工业产品,导致缅甸联邦的农业生产受到冲击(如大米产量下降),并逐渐依赖鹰酱的市场。”
“此外,鹰酱还控制了缅甸联邦政府的金融体系(如提供贷款、稳定汇率),进一步巩固了经济主导地位。”
李崇文说道:“这方面对南华共和国来说,影响不是很大,南华共和国的农业结构与其他国家有很大的不同,甚至可以说是独一份的。”
南华共和国在南下安南(北越)的时候,就依赖于鹰酱提供您的廉价面粉,之后华人移民分到土地都种植着经济作物,还没来得及改种大米,朝鲜战争就爆发了。
南华共和国获得了鹰酱的大量军需订单,同时,国际上经济作物的价格也随之飙升。
这就导致南华国内的农业格局基本上,是私人土地种植经济作物(咖啡、蔗糖和橡胶),国营农场种植大米、大豆等可以保证粮食安全的农作物。
李崇文也明白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南华不像日本、韩国那样没有实现粮食安全的条件。
凭借着南华共和国的两大平原,龙首原(红河平原)和洛河平原(湄公河平原),以及一年三熟的自然条件可以轻松实现这一目标,甚至还可以大量出口,赚取外汇。
只要能够维持住国营农场的局面,这一切都不是问题。
李崇文觉得比起粮食安全,鹰酱倾销工业品的问题更为值得关注,南华国内鹰酱的商品比例可不小。
鹰酱向缅甸联邦倾销的工业品主要是轻工业产品,纺织品、食品加工设备,这些产品因鹰酱的规模化生产的低成本优势,价格远低于缅甸联邦本土产品。
1954年鹰酱资助缅甸联邦政府建立的纺织厂,因鹰酱进口纺织品的冲击,大部分因亏损而倒闭,缅甸联邦的轻工业体系始终未能形成规模。
这种“倾销—挤压”的模式,使缅甸联邦的工业无法独立发展,只能依赖鹰酱工业品的供应,进一步强化了缅甸联邦政府对鹰酱的经济依赖。
李崇文觉得南华共和国要快点发展起来,才能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中,保存下来。
他可不想南华共和国被鹰酱完全控制。
哐当——哐当——
呜——
1955年1月14日,距离春节还有10天。
李崇文看着手里关于南华共和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报告,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提前完成完全出乎他的预料。
第一个五年计划完全是依靠桂系在八桂多年经营的成果上,发展起来的。
李崇文说道:“沈磊,还要多久才到长安?”
沈磊看了看火车的时间表,说道:“阁下,还有两天,我们就会赶到长安。”
“总统阁下到长安后,还可以休息一天,不用太担心五年计划总结会议的问题。”
呲啦——呲啦——
火车突然紧急刹车,沈磊和总统的警卫连忙护住李崇文,并拿出武器警戒周边的情况。
李崇文缓过来后,听到断断续续的枪声,是汉阳造和中正式的声音,还有少量捷克式的枪声。
紧接着大量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和M2勃朗宁重机枪声音响起,还伴随着密集的迫击炮轰炸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