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兽群
第二十四章 兽群 (第1/2页)转眼间,已是来到史前世界的第28天。
接近一个月的时间流逝,在山上忙碌的陈舟和保尔能分明地感觉到冬的肃杀正在降临这片土地。
庇护所完工后,又花了几天时间对其进行修缮,二人终于准备出发,开始为度过漫长的冬季准备食粮和燃料。
……
松鼠储藏在岩缝中以及林中即将大批量成熟的松子成为二人的第一目标。
松子味道可口,营养丰富,兼具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油脂,是优质的食物,而且耐储存,量大。
带着已经长到20多斤的三只锯齿虎崽,陈舟和保尔分头行动。
身手矫健的陈舟带着长矛和手斧,用兽皮口袋在林中搜寻新成熟的松子,搜寻途中如果发现中大型野兽,他还可顺手捕杀,储存一些肉食。
在寒冷的山上生活,对脂肪,皮毛还有盐分的需求是极高的。
长久以来,陈舟和保尔获取盐的途径几乎只有野兽血液。
但野兽血液毕竟带有腥味儿,吃得久了,陈舟总觉得自己嘴里整日都弥漫着一股浓重的铁锈味儿,如果不是搭建庇护所更重要,恐怕他早就出发,跟随鹿群的踪迹去寻找它们舔舐的石盐了。
现在总算腾出时间,陈舟一边收集松子,一边在林中观察鹿群和羚羊的行动踪迹,将找到石盐的希望寄托在这群动物身上。
他的感官比保尔灵敏得多,因此这项工作必须由他承担,这是最合理的分配方式。
……
至于保尔则与锯齿虎崽结伴而行。
锯齿虎崽的智力似乎与狮子相仿,它们天生就懂得“族群地位”这一概念,同时对协作有种与生俱来的天赋。
搭建庇护所时,陈舟或保尔偶尔会带小锯齿虎崽上山狩猎,捕杀松鼠。
在保尔的悉心教导下,小家伙们很快就明白了怎样围猎这群灵活狡诈的小东西。
保尔的嗅觉和听觉远没有锯齿虎崽敏锐,锯齿虎崽们便担当起了他的鼻子和耳朵。
找到松鼠的排泄物后,锯齿虎崽们便会低着头一路嗅探,为保尔指引方向。
待发现松鼠的踪迹,或是把松鼠吓得躲进岩缝里,就是保尔发挥的时候了。
利用固定着军刀的长枪,自制的弹弓或长矛,保尔能迅速对松鼠展开猎杀,哪怕松鼠缩回老巢,他也有的是办法把松鼠逼出来弄死。
锯齿虎崽们身材日渐粗壮,捕捉松鼠这种擅长攀爬的小动物自然力不从心。
但是“虎仗人势”,依靠保尔的力量,它们往往能顺利吃到这些喜欢上蹿下跳的小东西。
这种因合作而尝到的甜头随着一次次成功的狩猎印在锯齿虎崽的脑海中,使它们和保尔配合得愈发密切,寻找踪迹,吼叫示意也愈发娴熟了。
……
当然,假如跟陈舟一起狩猎就又是另一种景象了。
陈舟的嗅觉和听觉丝毫不亚于锯齿虎,再加上他具备智力方面的优势,懂得根据经验、环境和其它迹象进行分析,便又拉大了与锯齿虎崽们之间的差距。
与陈舟同行,锯齿虎崽们根本找不到自己存在的意义。
陈舟总是先一步发现猎物,待它们嗅到血腥味儿时,可怜的松鼠、硕鼠或是羚羊小鹿早就被木签或长矛贯穿,倒在地上了。
它们需要做的只有围着战利品庆祝,然后等着陈舟将猎物带回庇护所,分解开给它们吃。
整场狩猎,锯齿虎崽们只需要兴奋地叫几声,故作焦急地跑几步,猎物就倒在血泊中,等待它们食用了,这着实让锯齿虎崽们感到无趣。
不过狩猎过程虽然始终在“打酱油”,锯齿虎崽们却也不是学不到东西——
对待陈舟,这个强大且可怕的成员,它们表现出来的只有尊敬和服从。
有时锯齿虎崽们饿得急了,等待保尔剥皮烤肉等的馋时,甚至会忍不住上前哄抢,伸着爪子趴在保尔背上,或是围在保尔双腿旁,毫不隐藏自己对食物的渴求。
但如果陈舟在场,它们就不敢有任何逾越的举动。
哪怕一块烤好的肉丢在地上,只要陈舟不说吃,它们都不会往肉旁边凑。
陈舟没有打过锯齿虎崽,甚至没有大声训斥过它们,能使锯齿虎崽们这样做的,除了畏惧,便是对族群首领的尊重。
就算它们不是很聪明,却也能想明白,族群真正的支柱是谁,又是谁在引领族群前进的方向,战胜强大的敌人,为它们带来食物。
……
松子在森林中的储藏量极大,没用几天工夫,陈舟和保尔就搜集了整整400斤松子。
这些松子中大多数都是松鼠藏在岩缝里的陈年松子,新鲜松子不到50斤。
考虑到今年成熟的松子还会有松鼠帮忙收集,见松子已足够短时间消耗,陈舟立即转变计划,决定带保尔下山狩猎。
除了猎杀大型哺乳动物,获取铺在庇护所内的皮毛,大量可供晾晒或烟熏储藏的肉类,他还想寻找一些植物类食物,以补充维生素和其它养分。
……
今日不同往日。
原来在孤岛求生时,由于对海产品和植物不熟悉,陈舟闹了不少笑话,甚至还把一种无毒虾当成了剧毒虾,待在岛上28年一口都没敢吃。
回到现代接触极限运动,认识许多野外求生爱好者后,他也算是将这方面的知识恶补了一番。
诸如植物体中常见的两类毒素,如氢氰酸和草酸的特征,他都能辨别出来。
氢氰酸有种类似苦杏仁的味道,普通人掰开叶子就能嗅到,凭他的嗅觉辨别起来更是毫无压力。
如草酸钠、野大黄等有毒物,则存在于叶片或栗木中。
掰开叶茎,内部的汁液接触到皮肤后有干涩或滚烫感,就说明其中含有草酸盐,这类毒素他同样能够辨别。
当然,恶补了些许知识的陈舟与植物学家之间的差距还是天壤之别。
就连现代的植物他都认不清哪怕万分之一,更别说史前植物了。
但生物演化数亿年,万事万物性质都是相通的。
尤其是植物这种进化缓慢的生物,更容易掌握要领。
谨记不要采集带有乳白色汁液的植物,表面呈亮红色的植物,叶片上具有紫红色斑点的植物。
避免采集分裂成五瓣形的浆果,避开那些茎叶上带有微小倒钩的野草,同时不要食用衰老或已经枯萎的叶片和成熟的羊齿类植物就可以避免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危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