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 第299章 借钱抗清

第299章 借钱抗清

第299章 借钱抗清 (第2/2页)

至于城内的五十多个明廷官员,则被这群蒙古难民给宰了个一干二净。
  
  阿济格见状,不禁连连感叹,要是辽东的明军也这么对付就好了。
  
  总兵巢丕昌见大势已去,试图带着亲兵突围逃命,结果刚出城就被阿济格逮了个正着,当场生擒活捉。
  
  巢丕昌吓得魂飞魄散,连声高喊“我愿降!愿降!”。
  
  而阿济格只是轻蔑地扫了他一眼,便扭头对着手下吩咐道:
  
  “过几天往边墙送俘虏的时候,告诉陛下,这人虽然是个总兵,但实则是个草包。”
  
  “陛下最喜欢对降将搞什么解衣推食的把戏了。”
  
  “让陛下千万别自降身份,这种草包实在不配。”
  
  就这样,巢丕昌被俘后,清廷上下没有一个人看得起他,也没有再受到任何重用,从此消失在了记载中。
  
  攻陷昌平后,阿济格志得意满,继续率军向北京推进。
  
  然而,大军行进至巩华城(沙河)时,却意外遭到了有效抵抗!
  
  简直是破天荒了。
  
  巩华城守将姜瑄(姜瓖之弟)率领部下死守严防,清军前锋刚抵近城下,就被城头猛烈的炮火轰退。
  
  阿济格十分纳闷,这一路过来顺风顺水,怎么到这里就碰了钉子?
  
  于是他便命人将俘虏巢丕昌带来问话。
  
  巢丕昌哆哆嗦嗦地回答道:
  
  “回……回王爷,巩华城守将名叫姜瑄,他带的都是京营的人马。”
  
  “京营?”
  
  阿济格听了更纳闷儿了,
  
  “京营不就是一群少爷兵、叫花子兵吗?”
  
  “当初己巳年的时候我也来过,我记得你们的京营只会自己打自己人,好像还射伤了那个叫满桂的?”
  
  “怎的现在突然换了一副模样?”
  
  巢丕昌连忙解释:
  
  “王爷有所不知。”
  
  “皇帝重用了一个叫黑云龙的将领,听说是从大凌河逃回来的。”
  
  “这黑云龙在鞑……贵国那边待过几年,对贵军的战法颇为了解。”
  
  “黑云龙逃回来后,皇上对他信任有加,还授予其京营副将之职,并委以整顿京营的重任。”
  
  “皇上要什么给什么,黑云龙借此淘汰了大量老弱,并招募了许多蒙古、辽东的难民充实队伍。”
  
  “如今从巩华城到西山一带的防务,皆是由黑云龙负责。”
  
  “他麾下的神枢营精锐,都是从九边抽调来的精兵,又经过他亲手调教,战力……战力确实是不俗。”
  
  有一说一,从朱由检登基以来,虽然干了不少蠢事,但他在整顿京营这件事上,确实投入了不少心血。
  
  朱由检搜刮了这么多民脂民膏,倒也没留着自己享乐,几乎都用在了整顿兵马身上。
  
  他深知京营糜烂,不堪一战,故而力排众议,启用有实战经验、熟悉清军战术的反正将领黑云龙。
  
  并给予其相当大的自主权和资源,试图打造一支真正能保卫京师的精锐。
  
  而黑云龙也不负所托,通过汰弱留强,改变训练方式等法子,使得京营的战斗力有了不小的提升。
  
  虽然可能比不上辽东的关宁精锐,但据城而守,应该不成问题。
  
  听完巢丕昌的话,阿济格这才恍然大悟:
  
  “黑云龙?”
  
  “不就是那个当年被和硕图阵前生擒的草包?”
  
  “现在倒好,去了趟辽东,回来竟成了个人物了?”
  
  他转念一想,计上心头。
  
  都说明朝皇帝猜忌心重,何不效仿当年皇太极算计袁崇焕的故技,也给这黑云龙来一招反间计?
  
  说不定就能不费一兵一卒,把黑云龙也给弄死。
  
  于是,阿济格从俘虏中挑选了几个胆大机灵的,故意让他们带一封密信逃脱,返回巩华城。
  
  密信是以阿济格口吻写的,信中言语暧昧,约定黑云龙里应外合,献出北京城门。
  
  这封信很快便被守将姜瑄截获。
  
  姜瑄一看内容,吓得差点没软过去。
  
  他不敢隐瞒,立刻以密报的形式,将阿济格的信呈送给了皇帝。
  
  姜瑄还在心中暗叹,以皇上的性子,黑将军怕是在劫难逃了
  
  果不其然,黑云龙很快被一纸诏书紧急召回京师,并于乾清门的平台上召见。
  
  黑云龙风尘仆仆从前线赶回,内心充满疑惑和不安。
  
  他走上平台,只见崇祯皇帝面无表情地站在白玉石栏杆后,周围气氛凝重。
  
  “陛下,”
  
  黑云龙行礼后急切问道,
  
  “建州兵威逼西山,正值紧要关头,陛下为何急召臣回京?”
  
  “可是军情有变?”
  
  朱由检没有说话,只是对身旁的王承恩使了个眼色。
  
  王承恩会意,捧着一封信,走到黑云龙面前,低声道:
  
  “将军请看。”
  
  黑云龙疑惑地接过信件,快速浏览起来。
  
  刚看几行,他脸色骤变,越看越是惊恐。
  
  他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以头抢地,声音颤抖着高喊道:
  
  “陛下,此乃鞑子的反间计!意在除掉末将,令您自毁长城啊!”
  
  “陛下万万不可相信!末将对陛下、对大明忠心耿耿,天日可鉴!”
  
  “陛下要是不信,末将甘愿接受三司会审,彻查此事,以证清白!”
  
  黑云龙吓得魂都要飞了,要知道,当初袁督师就是在这个平台上,被锦衣卫当场拿下,押入诏狱的。
  
  然而,令他意想不到的是,栏杆后的皇帝并未发作,只是淡淡地反问道:
  
  “爱卿何出此言?”
  
  他顿了顿,语气平静,
  
  “朕的意思是,这种拙劣的伎俩是骗不了朕的。”
  
  “朕也不会中鞑子的诡计。”
  
  听了这话,黑云龙猛地抬头,差点没哭出声来。
  
  崇祯冷哼一声,继续道,
  
  “朕今天找你来,是为了将计就计!”
  
  “爱卿可以继续与那鞑子主将通信,先骗取其信任,然后诱敌深入,设伏将其围杀!”
  
  他看向黑云龙,语气中带着一丝鼓励:
  
  “爱卿放心,即便诱杀不成,朕也绝不加罪。”
  
  “放手去做便是!”
  
  经历了己巳之变的惨痛教训,尤其是经过袁崇焕一事后,朱由检总算没有重蹈覆辙,竟然保持了难得的清醒和理智。
  
  黑云龙闻言,顿时热泪盈眶,感激涕零,再次重重磕头:
  
  “陛下明察!末将万死难报!”
  
  “末将即刻返回前线,依计行事,必不负陛下所托!”
  
  黑云龙返回西山防区后,立刻依计行事,派人给阿济格回了一封信。
  
  他在信中说自己当年背叛大清,是因为皇帝扣押了他的家眷,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
  
  自己在内心里,始终是向往大清的,如今愿弃暗投明,作为内应
  
  送出信后,黑云龙立刻在西山一带精心设下埋伏,只等阿济格上钩。
  
  结果他等了好些天,阿济格根本就不理这茬。
  
  阿济格虽然平时犯浑,但打起仗来脑子还是很清醒的。
  
  当他收到回信后,当即便断定其中有诈,从西山周边袭扰北京是不可能了。
  
  于是,阿济格根本不理黑云龙的投诚,果断改变计划,带着大军绕过西山防线,抵达了良乡。
  
  但问题是,良乡这个地方,在己巳之变时就已经被山西勤王军给抢了一遍,穷困不堪。
  
  再加上出征前,皇太极曾特意嘱咐不要重复抢掠同一个地方,避免竭泽而渔。
  
  阿济格在良乡休整了两天,发现周边地区都被霍霍过,根本没地方可抢。
  
  他和贝勒阿巴泰商议后,做出了一个极为大胆的决定——分兵。
  
  阿巴泰领兵往南,阿济格率军向东。
  
  此次入关的清兵不过两万人,阿济格竟然还敢分兵,其嚣张气焰可见一斑。
  
  消息传回京师,紫禁城里的朱由检已经气疯了。
  
  区区两万虏骑,竟敢在他的眼皮子底下如此肆无忌惮地分兵抄掠,简直视大明如无物!
  
  他不得不再度下达诏书,命令天下兵马火速进京勤王!
  
  同时,他吸取了己巳之变时,各路勤王军因缺粮少食而哗变的教训,强令户部筹措犒军粮饷。
  
  然而,此时的国库早已空空如也。
  
  朱由检翻箱倒柜,试图从京师找出些钱财,结果却一无所获。
  
  下面的官员们更是装聋作哑,互相推诿。
  
  只有户部尚书侯恂提出了一个无奈的建议:
  
  暂时停止京畿地区的粮食交易,统一调配。
  
  而吏部给事中颜继祖的建议则更为疯狂荒谬,他竟然上书建议直接没收京城百姓家中的存粮,用以供给军队!
  
  崇祯看到这个奏疏,气得差点当场下令把颜继祖拖出去砍了。
  
  他好歹是一国之君,怎能做出这种公然抢劫子民、自毁根基的勾当?
  
  不得不说,至少在表面上,大明朝还保持着最后的体面和人权底线。
  
  要是换成老野猪皮努尔哈赤,恐怕早就开始屠杀“无粮人”了。
  
  无奈之下,朱由检决定自己想办法,他准备向勋贵借钱。
  
  他下达喻令,说道:
  
  “因边备难缓,内帑匮乏,百姓穷苦。”
  
  “朕为犒劳勤王军,令兵部借武清侯李成名四十万两银子,犒劳关宁军。”
  
  “借驸马都尉王昺、万炜、冉兴让各十万两银子,犒劳大同、西宁军。”
  
  “令工部借太监田诏十万两银子,制造甲胄;借魏学颜五万两银子,制造营铺。”
  
  “等日后内帑宽裕,悉数奉还,如有人尚义乐捐,朕会从优奖叙。”
  
  这道谕令,堪称古今罕见。
  
  一位手握天下权柄的封建帝王,竟然穷困到了需要向臣子、甚至家奴太监“借贷”军饷的地步。
  
  其处境之窘迫,实在是令人唏嘘不已。
  
  但问题来了,崇祯的内帑里,真的一点儿银子都没有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