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朕问》天下(八)
第107章、《朕问》天下(八) (第2/2页)来宗道面露微笑。
“季晦家里的瓷罐都足够开一间瓷器店,你让他怎么节制嘛?随他去吧,喝不死就行。京师民间打趣,通政难离杯中物,阁老最喜不夜侯。黄中五只是喜爱,刘季晦这才是成瘾,以老夫看来,刘季晦和傅元甫才是绝配,你们都是江西人嘛。”
徐光启鼓掌大乐,对来宗道的调侃深表赞同。
“说到江西。以二位看来,陛下出兵江西难道仅仅是铜矿?老夫担心怕是南直存粮供不起这二十万新六卫了,陛下又不愿裁军,才让他们就食江西。”
刘一燝点头。
“有这方面的原因,老夫一直担心的是,陛下对地方始终充满不信任。咱们只想阻止陛下对苏州动武,没想到摊上这一堆事。蓟北走一趟,不只陛下更自信了,天工院这帮人现在翅膀也硬了。子由,你回京后要给老夫调配两三个中书来,在陛下身边,忙不过来啊。”
来宗道笑着答应。
“你不是说,天工院中书随你指挥吗?这科庶吉士已经结束了,老夫回京帮你看看有没有合适的。”
刘一燝连忙抬手。
“菜鸟不要,就没有正经翰林了?”
徐光启盖上茶碗盖。
“你们都要翰林。陛下又把进士全扔到草原上,翰林院要空了。”
来宗道叹了一口气。
“老夫尽量吧,但不能保证。以老夫对陛下的了解,苏州这事怕是不会就这么完了吧?”
四个老头集体沉默,瞬间无语。
朱慈炅一直有午休的习惯,或许是昨晚在老娘身边睡了个好觉,今日午后,精神依然不错。他领着王坤、卢九德在柔仪殿庭院中散步,还和远远行礼的朱由崧挥手打了个招呼。有些奇怪,这个叔叔今天怎么这么勤政,现在才回去吃饭,他有正经事忙吗?
马士英也跟随在朱慈炅身后,他是北京官员,第一次参与南京朝议,那感觉简直难以言说。
北京天天都有早朝,要是黄立极不在,御史们几乎就是集体轰炸信王,一开议就是各种弹劾。北京最关注的是三件事,一是衍圣公孔胤植和山东总兵方懋昌的极限扯皮,一是蓟州粮案的后续风波,当然还少不了京察大计。
孔方二人的矛盾直接牵扯到了所有武勋,侯爷们现在集体跟着小皇帝搞钱,当然义无反顾的支持小皇帝忠犬,大明朝很多年没有上演的文武互喷每天都激情开麦。
连张太后都惊动了,紧急将老英国公从麻将桌上召入宫中,不过老国公一眼看穿本质。都他妈的纯属嘴嗨,屁事都没有。没有小皇帝允许,谁动得了方懋昌?要动衍圣公,大明也办不到。
张老国公定海神针般的安抚了张太后,任由朝堂继续吵吵。他对于进宫非常抗拒,女人就是晦气,害老国公当天多输了二十两银子。
北京还流行一个新词,粮逆。不知道是不是黄立极的指使,无数东林党人被打上粮逆的标签,搞得风声鹤唳的。韩爌韩大爷都吓得交待了,没有继续玩绝食,开始吃肉了。
他的奏章来阁老已经带来南京,也不知道小皇帝看没看,估计应该要放出来了。太仆寺的侯恂交代问题后都放了,除了罚款没有啥损失。
北京现在流行交粮赎罪,问题不大,只要交粮基本都能过关。这是小皇帝处理吴淳夫案留下的“先例”,被黄立极发扬光大了。被罚者还要感谢黄首辅的大恩大德,谢他十八辈祖宗的那种。
但是南京小皇帝的御前会议,瞬间高端大气上档次了,虽然这里也有争吵辩论,但这里讨论的才是真正的国家大事,北京那帮人都在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