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大明重启:年方三岁,登基称帝 > 第109章、《朕问》天下(十)

第109章、《朕问》天下(十)

第109章、《朕问》天下(十) (第1/2页)

回到柔仪殿的朱慈炅,没有再主持下午的会议,他将十事交给了田维章记录,然后拿着《朕问》样刊就回慈庆宫午睡了。
  
  亲政半天搞得身心俱疲,既然有内阁,自己何必事事插手呢?身体条件不允许,就算这帮人再怎么样也是成熟官僚,自己确定方向拍板结果就行,参与讨论太费神了。
  
  朱慈炅离开的时候,绝对没有想到这场国事会议会连开三天,就区区十件事啊,还差不多已经处理了两件半。
  
  马士英也没有参加下午的会议,小皇帝的单独接见让他兴奋无比,可是庭院散步时听到的内容却颠覆了他世界观。
  
  马士英已经不是官场菜鸟了,他在江西河南山西都主政过一方的,虽然除了大同都是小地方,但民风相对淳朴啊,哪里有苏州这么复杂。
  
  农民,工匠,天下,回到寓所的马士英郑重的写下这六个字。
  
  窗外吹了半天风,打了好久雷的秋雨终于下下来了,淅淅沥沥的。
  
  皇权下乡!
  
  马士英望着窗外的雨,没有关窗,任凭风雨吹进书房。
  
  小皇帝是要恢复秦制吗?是啊,江南士绅已经不与国家一条心了,恢复秦制又如何呢?
  
  马士英很难想象得到,苏州士绅竟然敢对皇家亲卫下手,这是何等丧心病狂才做得出来的事?或许真是天高皇帝远太久了,真的以为银子可以摆平一切。
  
  马士英一声冷笑,将手中毛笔掷落。至少摆平不了本官,本官就来试试这苏州的水深水浅。
  
  柔仪殿的国政会议并没有因为朱慈炅不在而人少了,相反还增加了几人。
  
  来找小皇帝汇报疫情处理的南兵部尚书王在晋和南京留守太监刘应坤,想找小皇帝办点私事的南监国朱由崧也被拉了进来充当主持人,还有捧了一大堆报告进宫的南吏部尚书钱士升也被内阁留下。
  
  王在晋和钱士升留下是内阁感觉自己说不过天工院的年轻人,刘应坤和朱由崧是天工院感觉作为皇帝代表的田维章弱爆了,根本不能把控大局。
  
  不知不觉中,朱慈炅的秘书团也有了阵营分野,或许也是最初级的党争。内阁老人团倾向于维持稳定,而天工院中书团则寻求变化,只有在变化中,年轻一辈才有出头机会。
  
  这是千古不变的政治常态,老人未必就是保守派,他们也能借鉴吸取年轻人的活跃思维。年轻人未必就是改革派,投机者也不缺乏,他们也需要借重老人的政治能量。
  
  柔仪殿的会议和东林阉党的政治对决很不一样,分歧都是围绕国事的,无论老人还是年轻人都不敢将政争转化为政斗,因为最终决策的皇帝虽小,却不被任何人控制影响,玩火者绝对先倒霉。
  
  朱慈炅美美的睡到任太后回宫才醒,房袖帮他洗了一把脸才出门。
  
  天空下着雨,朱慈炅只好绕着游廊到前殿。
  
  看着雨水,听着雨声,朱慈炅还算满意,粮食早收了晒干了。现在虽然不是春雨,但下点秋雨也是好的,轮种的地也能浸润下,多点天然的土肥。
  
  可怜的娃,睁开眼想的就是粮食。
  
  朱慈炅到前殿刚想跟任太后行礼,却看到一个陌生的丰腴妇人先向他行礼。
  
  “臣妾见过陛下。”
  
  朱慈炅点点头,任太后开口了。
  
  “炅儿,见过你三叔祖母。”
  
  谁?福王妃邹氏?她们到南京了?
  
  朱慈炅愣神时,福王妃已经满面笑容的开口了。
  
  “可不敢。陛下身体倒是康健啊。由桦在陛下这么大的时候,一身是病,完全是药罐子救回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