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大明重启:年方三岁,登基称帝 > 第111章、《朕问》天下(十二)

第111章、《朕问》天下(十二)

第111章、《朕问》天下(十二) (第1/2页)

对于接见艾儒略,朱慈炅觉得事涉天下,有些犹豫。艾和尚毫无疑问是传播东西方学术的重要人物,或许可以安上一个东西方文化交流使者的名头。
  
  如果没有朱慈炅,他一生都将在福建度过。朱慈炅知道他,是中书团中成员蒋德璟在与朱慈炅讨论西洋学术时推荐。
  
  大明士大夫没有被鞑清阉割后的文化失落,所以完全没有什么公知心态。他们也不是后世激进的自干五,否定西方的一切,甚至觉得人家的历史全部伪造,所有知识技术都偷窃自大明。
  
  大明士大夫看待西方学术,天然就具备自己的文化自信,可以坦然接受对方的优秀,并认真研究学习。在浩瀚史册中,他们找不到大明困境的解法,于是才把目光投向西方,希望可以有所借鉴。
  
  对于西学,他们大多数人就像蒋德璟一样,只是一个猎奇的小伙子。而所谓卖国学说,他们更像是一个炫耀爸爸大汽车的小朋友,可以付之一笑。
  
  至于篡改历史,朱慈炅指示,张瑞图操刀,高大上的大明翰林院捉笔,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天启大帝这辈子留给后人的印象必然走向另一个极端,或许是个时运不佳的千古名君,甚至对标后周世宗,只因为修实录的是他宠溺的亲儿子。
  
  历史其实不是学术而是政治。
  
  朱慈炅犹豫的原因是,艾儒略不是一个单纯的学者,他本质上是个传教士。
  
  大明这个时代思想领域一片混乱,王阳明的徒孙们都分成了好几派,西学那一点点荒诞的学术理论动摇不了大明的思想根基,最多就是为这混乱添砖加瓦。
  
  其实,朱慈炅对于大明思想领域,还有点唯恐天下不乱,只有乱了,他才能拨乱反“正”,当然这件事朱慈炅并不急。
  
  但宗教问题就很严重,大明刚刚剿灭了白莲教不久,但残余力量还不少。方懋昌和孔胤植在北京的吵闹,方总兵就毫不犹豫的给衍圣公扣上了一顶白莲逆匪的大帽子,差点没把衍圣公气死。
  
  在末世,宗教问题一定要严肃对待,朱慈炅可不想一群农夫提前打出太平天国的旗号。
  
  朱慈炅抬起小手,揉了揉眉心。
  
  “等等。这事定在明年五月圣母太后圣诞。同时传旨当代禅宗主持、龙虎山张显庸、乌思藏班禅罗桑却吉坚赞,告诉他们,朕要见他们。”
  
  王坤大吃一惊,龙虎山的张天师他知道,但班禅名字好难记,而且进藏传旨好难的,四川还在打仗啊。
  
  王坤没有想到区区一个洋和尚觐见,小皇帝居然要见正宗的和尚和喇嘛,还有天师,他的理解力也跟不上皇帝的节奏了。
  
  王坤只能默记。
  
  “奴婢明白。”
  
  朱慈炅自己也轻叹了口气,他最开始想见艾儒略的想法只是想通过传教士联系上西洋几个大国,通过正常贸易来实现开海。
  
  但是,朱慈炅到南直不久就意识到,对于这群海盗后裔来说,大明如果没有超越西洋蛮夷的海军实力,想要正常贸易,是痴人说梦。
  
  这是政治现实,可以写进祖训的那种。
  
  艾儒略的作用瞬间消失一大半,但艾儒略本人丰富的学识和他的传教士身份又带来了新的问题,朱慈炅还没有做好准备。
  
  王坤看到吴良辅又带着一群人来到亭中,给朱慈炅倒了一杯水,还剥了几瓣橘子和摆了一些糕点。
  
  对着朱慈炅有些无奈的眼神,吴良辅小声开口。
  
  “太后吩咐的。奴婢刚刚还去了御书房,发现陛下不在才折回来。刘阁老在问,陛下不过去了吗?”
  
  朱慈炅拿起橘子塞进嘴里。
  
  “不会什么事都要朕亲自处理吧,那要他们有何用?你们都退下吧,朕只想安静看会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