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是否侦结?
第23章 是否侦结? (第2/2页)目前也找不到别的调查依据了,也只能这样了吧!"
旁边的卓岩,也陷入沉思:
"我们大致调查了松本子青,在衡市这边的交际圈。
但时间太长了,并没有找到太多信息。
他02年回国后,没再返回岛国,公司也被收购了。
用着弟弟宋子朋的身份,基本处于躺平状态。
没有注册新企业,企图东山再起。
骗保得到的那些钱,也没有用于投资。
基本都成了赌资,在网络上散完了。
据张黎父母说,松本子青来衡市后,和张黎的接触,其实都非常少。
一年可能都见不了一面。
应该只有缺钱的时候,会找张黎。
就算他和其他人有仇怨,一般也会趁着他一个人的时候,杀死他。
不可能跑到张黎的家里来,明目张胆的杀他,事后张黎还不报警,反而要搬离这里。
综合这些信息的话,张黎估计就是凶手,这一点问题应该不大。
不过......"
卓岩眉头越皱越紧:
"沈组长所说的那些疑点,也的确是问题。
案卷如果这么上交检察院,那边估计也会因为案情不清晰,有可能打回来让我们补充侦查。
如果能将所有疑点解释清楚,自然更好。
沈组长,你有办法吗?"
办法吗?
沈庭现在能想到的,也就只有之前汉尼拔提出的血迹疑点。
他再看向那些发现血迹的地方,蓝色荧光早已经消失。
鲁米诺试剂接触血迹后,发出蓝色荧光的时间,其实很短。
通常发现荧光后,会有警员立刻用相机,拍下高清照片,以供后续调查。
实在不行,还可以二次喷洒鲁米诺试剂。
因为血迹中的铁离子,只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并不会被反应掉,所以不影响二次鉴定。
沈庭找出警员拍摄的荧光照片,再次查看。
"墙上和地面的血迹,明显被擦拭清理过。
不过,在地板缝隙、墙角等位置,还是有血迹残留。
或许,真的可以用血迹形态分析试试?”
血迹形态分析,融合了生物学、物理学等众多学科,是刑侦调查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
它的研究对象,自然是犯罪现场的血迹。
通过对血迹的形态、大小、分布等进行测验,分析出血迹形成的具体机制。
比较厉害的血迹形态专家,不但能通过现场血迹,确定血迹对应的出血部位、出血量、行凶工具等等。
甚至能确认行凶者的数量、体貌特征,凶手具体的行凶过程,以及受害者的运动轨迹等等。
“血溅形态分析,倒是专业对口。
对这次埋尸案的诸多疑点,都能给出答案。”
沈庭沉吟片刻,没有多犹豫,直接兑换了血迹形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