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意外结果!
第25章 意外结果! (第2/2页)剩下的零点一成,也因为擦拭没有一个是完全完整的,但仍然可以鉴定。
零点一成血迹残余的局部特征,只要整合到一起,顶级血迹专家也足以分析出这次攻击时!
凶手和受害者的相对位置、锤子砸击的躯体部位、挥舞锤子的角度和力度等等。
只不过,相比没有被擦拭过的原生态血迹,这种分析明显要复杂很多。
当然!
一次攻击形成的成百上千血迹,实践中,一般不会被全部擦拭,总会有特征完全遗留的完整血迹。
因此!
血迹形态分析领域,有一句名言——
“总有血迹,会在你意想不到的地方出现!”
这里的“你”,既可以指行凶者,也可以指调查者。
血迹的形成其实是非常复杂的。
过程中会受到重力、空气阻力等很多力的作用,承载体特性、遮挡物等等,也都会影响血迹的形成和分布。
凶手的一次攻击,绝大部分血迹喷溅到墙面上,但也可能会有几个血雾溅到天花板上,或者有血迹进入柜子后面的缝隙。
关键是!
恰恰是这种血迹,通常非常细微,达到肉眼不可能见的程度。
行凶者看不到,自然不会擦拭相应区域。
而对于调查者来说,这些血迹,为擦拭后的血迹现场,提供了鉴定的重要依据。
这些肉眼看不见的血迹,在鲁米诺试剂的作用下,无所遁形。
因为鲁米诺有高达百万倍的精确度——
一滴血液,滴到一百万倍体积的水里,鲁米诺同样能轻松鉴定出来。
而沈庭现在所做的,就是整合血迹群的残余特征,并尝试寻找完整血迹,通过这些,复原血迹形成过程,逆推案件发生的经过。
……
差不多半个小时后,微型激光发射器送了过来。
沈庭立刻在之前计算过的血迹上,安置发射器。
而亮起的激光就是他测算出的血迹飞行轨迹。
随着安装发射器的位置越来越多,产生了多个激光交汇的区域。
这些位置,就是产生血迹群的血源!
沈庭对这些区域进行测算后,基本确定——
张黎的确不是行凶杀死松本子青的人。
正常来说,行凶者不是张黎,那就只可能是本案的另一名嫌疑人余庆伟了。
但这就是让沈庭疑惑的地方,他通过血迹初步判断——
那余庆伟,似乎也不是持锤行凶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