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四海升平
第四十五章:四海升平 (第2/2页)北疆人生活在这片严酷的环境中,血脉中早已融入了不屈的意志。战争,是他们生存的方式,他们与大自然的斗争、与敌人的搏斗,已成为日常。但即便如此,人与人之间的血肉之躯终究不能像钢铁那样坚硬。战争带来的疲惫,在每一场战斗之后愈发沉重。
克伦威尔的叛乱爆发时,北疆地区强征了大量青壮年,这些人曾是驰骋荒原的英雄,纵马驰骋在辽阔的草原上。然而,当他们被强迫为伪王克伦威尔效力时,许多人内心充满了不甘与抗拒。北疆人从不愿臣服于这位自封的伪王,若非克伦威尔威胁用老弱妇孺威逼他们,他们原本是不愿为其卖命的。
然而,战火中的北疆人承受了巨大的痛苦,鲜血染红了他们的土地,直到有一天,莱昂希尔带领义军推翻了伪王克伦威尔的统治。整个北疆沸腾了,百姓们的欢呼声与掌声几乎冲破了天际。莱昂希尔的仁义之名迅速传播,成为北疆人心中的英雄。他不仅成功推翻了暴政,还在登基之后,赦免了北疆三年的赋税,让曾经陷入困境的北疆百姓得以喘息。
莱昂希尔的“仁君”称号,在这片土地上并不是空穴来风。他的宽宏大量让北疆人感受到温暖,他们从心底相信,这位新皇帝,真的是为百姓着想。为了庆祝莱昂希尔的登基,北疆的男子们拿出了珍藏已久的美酒,满怀豪情地为新皇庆祝。那高挑的北疆女子围着篝火载歌载舞,歌曲欢快,舞姿轻盈,在这片曾被战火摧残的土地上,终于迎来了久违的宁静。
歌声随着狂风飘荡,随风而至,传向南疆的广袤大地,仿佛向全帝国宣告着新的纪元已经来临。
随着莱昂希尔返回大陆,首先抵达的便是克莱城,因此,克莱城中的居民们便认为这座城市象征着索兰蒂亚王朝龙兴之地。而克莱城的居民得知莱昂希尔扫清寰宇,一统帝国的消息后,纷纷自发地准备庆祝典礼。街头巷尾,彩灯悬挂,甚至一些平民家里尽管并不富裕,也会拿出家中仅有的几尺红绸,挂在自家门前,表达对新皇帝的敬意和祝福。
由于莱昂希尔废除了宵禁政策,克莱城的街道上从黄昏到夜晚,始终灯火通明。居民们穿上新衣,提着各式各样的灯笼,齐聚街头,为帝国祈福。人们的笑声、歌声交织成一片,大家的眼中充满着对未来的期许,期盼着盛世的繁荣,期盼着帝国的安稳与永续。
就在这片欢庆的气氛中,塔巴尔递上了一份由各国使节所呈的贺表。塔巴尔清晰地朗诵着上面写的内容,声音低沉且有力:“莫莱科公国奉上黄金千两,宝马百匹,恭祝陛下您登基为帝。奥匈帝国送来绸缎五千匹,珍珠三千颗,红珊瑚一百株,作为陛下您登基的贺礼。希卡共和国赠送龙涎香三千斤,黄花梨木三千颗,作为两国友谊的象征。”
塔巴尔朗诵完贺表上的内容后,恭敬地将其递给了莱昂希尔。莱昂希尔接过贺表,快速扫视了一眼,便随手将其放到了一旁。然后,他轻轻地说:“各国使节的安排,要妥善处理。”
塔巴尔点了点头,正欲回应,却见莱昂希尔笑了笑,带着一丝无奈说道:“都说了,没人的时候不必这么拘束。”
“礼不可废,陛下。”塔巴尔依旧恭敬地答道,目光中透着对莱昂希尔深深的敬重。尽管在内心深处,塔巴尔早已习惯了这种庄重的仪式,但他明白,莱昂希尔依然秉持着自己一贯的随和与真诚。
莱昂希尔听罢,微微摇了摇头,嘴角带着一抹微笑。他深知塔巴尔作为自己最为信任的大臣,已经习惯了这种形式,但他也清楚,自己心中并不拘泥这些繁文缛节。对于他来说,最重要的是帝国的安稳与百姓的幸福,而非表面上的仪式和虚礼。
“塔巴尔,务实些,做事要从根本上去做,而不是拘泥于形式。”莱昂希尔的话语平淡而坚定,流露出他对未来帝国治理的决心与信念。
塔巴尔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深思。他明白,莱昂希尔的每一句话背后,都藏着对帝国未来的宏大愿景。在这位新皇的带领下,帝国正朝着更加稳健与繁荣的方向前进。
随着盛大的庆典进入高潮,克莱城的街道上,欢笑与歌声混杂在一起,传向四面八方。这座城市,曾经因为战火而满目疮痍,如今却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人们的笑声,似乎也在告诉整个帝国——新的时代,已经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