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无锋阵”的试验与青训的阅兵
第111章“无锋阵”的试验与青训的阅兵 (第1/2页)英锦赛的备战会议上,气氛本该是轻松的。刚刚啃下卡莱尔联这块硬骨头,全队的士气正盛。
当林风在战术板上画出一个古怪的“4-6-0”阵型时,会议室里的空气凝固了。
老约翰的眉毛拧成一团,他指着空无一人的锋线位置,第一个开口。
“老板,我没看错吧?前锋呢?”
青训主管托尼·普利斯也凑了过来,他那张饱经风霜的脸写满了困惑。他用粗壮的手指敲了敲战术板:“没有前锋,我们怎么进球?让后卫上去蒙一脚吗?”
他的语气里带着一丝挑战。这是职业教练的本能反应,是对足球基本逻辑的捍卫。
“我们进球,靠的不是前锋。”
林风转过身,拿起记号笔,在拥挤的中场区域画出几个交错的箭头。
“靠的是‘空间’,和‘后插上’。”
他的声音很平静,却让会议室里落针可闻。
“罗瑟勒姆会以为我们派上一群孩子,打算死守。他们会压出来,会想在主场球迷面前吞掉我们。这就给了我们利用空间的可能。”
他点了点战术板上两个顶在最前面的中场名字——汤姆·因斯,奥利弗·贝克。
“他们两个,是我们的‘伪九号’。他们的任务不是顶在最前面等球,恰恰相反,他们要不断回撤,甚至拉到边路去拿球。他们的跑动,会把对方的中后卫从禁区里带出来。”
林风的笔尖在对方禁区前画出一个巨大的空白区域。
“当中后卫离开了自己的防区,这里,就是我们的进球走廊。”
“我们的六名中场,”他用笔重重地圈起那六个名字,“就像六个随时可以发射的活塞。因斯和贝克拉扯,其他人就轮流从后而插上,冲击这个走廊。对方的后卫会彻底陷入混乱,因为他们永远不知道下一秒该去盯谁,也不知道真正的威胁来自哪里。”
老约翰和普利斯死死盯着战术板,大脑在飞速运转。
普利斯喃喃自语:“让中后卫无的放矢……他们跟出来,身后就是空当;他们不跟,我们的技术中场就能从容拿球组织……”
“我的天……”老约翰吐出两个字。他感觉自己几十年的足球认知,正在被眼前这个年轻人一点点敲碎,然后重塑。
这不是在安排一场比赛,这是在讲述一种足球哲学。一种超越了这个时代的,关于空间和跑动的哲学。
林风看着他们脸上的神情,继续说道:“这场比赛,胜负不是第一位的。我需要看到的是这群孩子的跑动,是他们的创造力。我要看一看,我们的青训,我们的训练体系,究竟给他们带来了什么。”
“这是一次阅兵。”
凤凰训练中心。
当老约翰宣布了对阵罗瑟勒姆的战术安排后,训练场上出现了一阵小小的骚动。
一群平均年龄不到二十二岁的年轻球员,面面相觑。
没有前锋?
15岁的汤姆·因斯和14岁的奥利弗·贝克被叫到了一边。他们是这套战术的核心,也是压力最大的人。
“紧张吗?”
林风的声音从他们身后传来。两个少年立刻站得笔直。
“老板!”
“别那么拘谨。”林风走到他们面前,“战术听懂了吗?”
“听懂了……大概。”汤姆·因斯鼓起勇气说,“就是不停地跑,把防守我的人带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